鈴鐺博物館

鈴鐺博物館

為了傳承和發揚了中國數千年的鈴鐺文化,河南響噹噹食品有限公司在各級領導和各界友人的支持下,在董事長楊紹卿先生的倡導及楊氏三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在許昌縣尚集產業集聚區食品工業園內,建成了許昌“第一鈴鐺博物館”。作為中國內地首個鈴鐺博物館,它的出現不僅填補了內地收藏領域的一項空白,更為大眾深入了解這一傳統文化做出參考和突出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鈴鐺博物館
  • 外文名:Bell Museum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鈴鐺文化,博大精深,“網際網路+”將成就未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響噹噹公司的老闆“楊氏三兄弟”均是許昌縣靈井鎮人。靈井自明代至民國時期,有一口自流井,名曰“靈泉瑞溢”,井上的石龍頭口中銜有一枚金質鈴鐺。夜深人靜時,金鈴碰到石頭連同流水發出的聲音傳遍十里八鄉,所以當時人們把靈井鎮叫“鈴鐺鎮”,清末民國時期,金鈴被盜。生於靈井、長於靈井的楊氏三兄弟,從小痴迷於鈴鐺文化,從改革之初,便下定決心找回金鈴。所以,楊氏三兄弟所創辦的企業就是根據鈴鐺的聲音——“響噹噹”為名而創辦的。像美國“唐人街”代表華人一樣,“響噹噹”表明了楊氏三兄弟永遠不忘初心、永遠銘記自己是“鈴鐺鎮”(靈井鎮)人。
三十多年來,利用出差、參觀、外出學習的機會,楊氏三兄弟踏遍千山萬水,到全國各地古玩市場蒐集各種鈴鐺臻品。雖然至今還沒找到存在於童年記憶里,那丟失的石龍口中的金鈴鐺。但是現在,蒐集到的各種鈴鐺已經達到了一萬餘件。公司開設的“鈴鐺博物館”,也免費供大家參觀鑑賞。漫長的尋找之路,仍在繼續。

鈴鐺文化,博大精深

在第一鈴鐺博物館,館內珍藏了超過一萬多件鈴鐺臻品,展出數百餘件。其中囊括從古代的陶玲到現在的卡通鈴鐺,時間跨越了從仰韶文化至近代的數千年時間。這些鈴鐺的材質涵蓋了金、銀、銅、鐵、木、竹、玉、陶、椰子鈴等......其中,既有夏商周時期的鑾鈴,也有明清時期茶馬古道的奔馬記鈴、清代九品蓮花臥牛銅鈴,宋代蓮花鐵風鈴,還有七十年代出品的青瓷駱駝飾鈴等。品種之多可謂琳琅滿目、千姿百態,品種之全可謂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中國古代,鈴鐺的形狀特點是圓,象徵著勝利、團結、權利、祥和,中國歷代崇尚惟圓是美。在西方文化中,聖誕老人手提鈴鐺轉村過市,為的就是為人們帶來吉祥平安。追根朔源,在中西方歷史文化中,鈴鐺都是吉祥與圓滿的代名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鈴聲悅耳,廣為傳播。鈴鐺為法鈴而用於宗教,為工具而用於勞動,為樂器而娛樂大眾,為飾品而妝點人生......它身上不僅凝聚著前人的智慧與創造力,更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朝代的更迭。

“網際網路+”將成就未來

在現代化通訊工具出現以前,人們用鈴音來實施定位、傳播信息、召集人群、管理農牧等活動,各種鈴鐺組成了最早的“網際網路+”。現在,“網際網路+”作為創新2.0下的網際網路發展的新業態,將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當今社會,“網際網路+”已經改造影響了多個行業。響噹噹食品有限公司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為了迎合消費新理念,公司打造了“網際網路+”體驗型銷售平台。通過線下體驗、線上訂購、社區配送的方式,響噹噹將規範、透明、自信的品牌形象深深植入顧客心中,讓“響噹噹”這個品牌走進千家萬戶。
鈴鐺象徵著勞動與創造、團結和引領、成功與榮耀。響噹噹深耕河南14載,以做一個有歷史底蘊、有文化思想的企業為目標。響噹噹,百年基業,健康使命。希望乘悅耳的和諧鈴聲,讓“響噹噹”的聲音傳遍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