鈐岡嶺

鈐岡嶺,又名鈐山,海拔252米,位於仙女湖鈐陽湖景區南岸。它與被淹沒於水下的分宜古縣城隔河相望,既是分宜縣的祖山,又是分宜古城的天然屏障。由於鈐岡嶺是分宜古城的天然屏障,故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鈐岡嶺的自然風光秀美可人,南宋分宜縣主簿鄧元曾在《鈐岡早行》中用“火輪欲飛動,灩灩紫霄東”的詩句來描述仙女湖的景色,明代知府黃明喬曾用和喬的詩句"勢奇看不定,景變寫難真"來概括鈐岡嶺變幻萬狀的風景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鈐岡嶺
  • 別名:鈐山
  • 地點:仙女湖鈐陽湖景區南岸
  • 海拔:252 m
歷史記載,革命意義,自然風光,

歷史記載

若從鈐岡北麓攀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明嘉靖朝權相嚴嵩所創建的鈐麓書院和他養病期間居住的鈐山堂。當你逶迤而上,來到約二三里許的山腰,可以看到山岫有幽泉一泓,既涓流不竭,又清澈可鑑。至於泉的來歷只項敬充,"相傳昔仰山二神維舟,卓篙於半峰,遂有泉湧出"(明代正德年間《袁州府志·山川》),因此名之為卓篙泉,簡稱卓泉。泉旁築有卓泉亭。明萬曆年間(1573-1619),登覽鈐岡的遊人越來越多,卻苦無駐足之處。知縣周應治利用舊有的磚瓦、木材,在卓泉亭旁連建傍雲、翠微、撫松、漱石、振衣等亭。由於為舊物所築,這些亭子別有一番古樸蒼涼的韻味。爾後,徐之孟又建問泉亭。明崇禎十六轎挨年(1643)冬,因受戰亂衝擊,這些亭子皆遭傾圮。清康熙三年(1664),守道施閏章捐資重建。此後,又續建了惠風、得月、得翠等亭。在鈐岡山頂,屹立著一座分宜最早的廟宇--仰山孚惠行祠。據《分宜縣誌》記載:早在漢文帝之時(公元前179-前157)"仰山二神"就開始在鈐岡主脈仰山立祠。唐永徽二年(651),有一位姓徐的宜春籍商人,"買舟鍵求屑自維揚歸",路遇兩位自稱姓簫的書生搭船而歸。原來"二生"就是以靈異著稱的仰山之神。為了紀念這次仙俗際會,後人在鈐岡徐氏與"二生"分手處建祠以祀,名鈐岡廟,並於正祠之側另闢徐公祠,合稱仰山孚惠行祠。

革命意義

由於鈐岡嶺是分宜古城的天然屏障,故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2年9月15日,為了使湘贛、湘鄂贛蘇區得以珠聯璧合,湘贛省新編紅八軍遵照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在湘贛省軍區總指揮張啟龍和代政委王震率領下,進抵分宜松山,與中共分宜縣委聯合召開軍事會議,制訂了紅八軍與地方衛隊共同奪取分殼永騙宜縣城的作戰方案。9月20日凌晨,紅八軍和地方赤衛隊共6000餘人四面圍攻分宜縣城。王震身先士卒,率部進攻城南制高點--鈐岡嶺。守城的國民黨軍肯囑民十八師五十二旅拚命抵抗。黃昏時分,紅軍終於拿下鈐岡嶺,斃敵300餘人,並向城內發起總攻。敵人憑藉防禦工事死守待援,鏖戰良久,舉循拔紅軍也傷亡了300餘人,其中連排長在內共30餘人陣亡,王震負傷,紅三師二團政委趙克強犧牲。眼看縣城快要被攻破,這時敵十八師各部匯集地方民團從宜春、新喻兩面馳援。紅軍腹背受敵,被迫撤出戰鬥。這次行動,紅軍功敗垂成,先烈們的鮮血灑滿了鈐岡上下,為這裡平添了一種悲壯的氛圍。

自然風光

鈐岡嶺的自然風光秀美可人道簽坑照,明代知府黃明喬曾用和喬的詩句"勢奇看不定,景變寫難真"來概括鈐岡嶺變幻萬狀的風景特色。黃明喬還把洪陽洞與鈐岡嶺的風景特色進行比較:
洪洞以奇勝;鈐岡以正勝。洪洞去城二十里許,稍費跋涉;而鈐岡則出郭不數武,公事粗畢可扶筇醉其上。洪洞幽邃,玄窈若螺尾,然非火炬不得前,旦游者惟秋冬為便,若春夏則嵐液襲人,而毒蟲怪蟄時亦有之;鈐岡峻絕宏敞,雨晴雲月,靡不宜人,況樓閣亭台參差布列,而禪房尤快棲息!(《鈐岡紀勝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