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竿(曹丕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詩用樂府舊題,讚美了女子的堅貞,頗具民歌風味。語言清麗自然,明白如話。象徵手法的運用,使詩歌具有了含蓄蘊藉的韻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釣竿
  • 創作年代:漢魏時期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曹丕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東越河濟水,遙望大海涯。
釣竿何珊珊,魚尾何簁簁。
行路之好者,芳餌欲何為?

注釋

河濟:亦作“河泲”。黃河與濟水的並稱。與長江、淮河合稱四瀆。
涯:水邊。
珊珊:緩慢移動貌,常用以形容女子步態。玉佩聲。形容風雨等聲音。
簁簁shāi:魚躍貌。色白貌。
好者:愛好者。
芳餌:魚鉤上芳香的誘餌。

白話譯文

向東渡過黃河和濟水,遠遠地望著大海。釣魚的竿子在水中來回擺動,魚的尾巴像沾濕的羽毛一樣在水中搖來搖去。那些對我表示愛慕之情的過路人,為什麼要用芳香的誘餌引誘我?

作品賞析

這首詩的主旨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這首詩為愛情詩其二是說這首詩為寓言式詩

    作者簡介

    曹丕(187-226)三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魏朝的開國皇帝。字子桓。公元220-226年在位,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謚為文皇帝(魏文帝),葬於首陽陵。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的長子。由於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並稱為“三曹”。少有逸才。多技藝,善騎射、好擊劍。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被立為王世子。公元220年(延康元年),繼位為魏王、丞相、冀州牧。當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位,登基為大魏皇帝。愛好文學,並有相當高的成就。其《燕歌行》是中國現存較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所著《典論·論文》,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