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

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

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福建省泉州市傳統醫藥,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留章傑出生於中醫世家,又師承承淡安。他主張先言指力,後言手法,先言氣感,後言補瀉;擅長灸法,培養了大批針灸人才。留氏學術思想強調“注重攻邪,補中寓攻”,以“針灸為主,針藥開施”。針法強調指力練習,養氣內功,力求得氣。善用艾絨、艾條、燈芯灸、針灸針、腰痛散、虎杖液、三伏天貼灸等獨特配方。

2017年1月11日,“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Ⅸ-4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 保護單位:泉州市中醫院
  • 項目編號:Ⅸ-46
歷史淵源,醫藥特徵,基本特徵,基本手法,得氣,灸術,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泉州留章傑中醫針灸”特色鮮明,歷史悠久。留章傑師承承淡安,提倡針法先指力,後手法,善用平刺手,即以大指和食、中次指平捻永戲鑽針而入,並創立三度進針法及特殊補瀉手法。在泉州首創針灸科室,風格突出。來自日、韓、菲、新、馬、汶萊、泰、越、緬、印尼、美、加等國和港澳台地區人員紛紛到泉求醫、學習。留氏是泉州針灸界的代表性人物,為泉州針灸在中國內外的學術界奠定了基礎。主要代表著作有《傷寒方臨床闡述》。
留章傑在針法、灸法方面,既繼承承淡安的精華,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泉州,留章傑成為推動針灸防治疾病的重要人物,他薪傳承門針灸學派理論,培養了許多傳承人。

醫藥特徵

基本特徵

留氏學術思想強調“注重攻邪,補中寓攻”,以“針灸為主,針藥開施”。針法強調指力練習,養氣內功,力求得氣。持針時有平刺手和垂直手兩種,留師擅長平刺手,強調持針須中平正直,即使必須斜刺,亦要先取平直,後改換方向。取穴時將穴位分為“天、人、地”三個層次,配合提插捻轉,達到補瀉的目的。臨床上擅用灸法,常用直接灸、溫針灸、艾條灸贈乘埋、燈芯灸,反對“重針輕灸、只針不灸”的現象。善用艾絨、艾條、燈芯灸、針灸針、腰痛散、虎杖液、三伏天貼灸陵境愚等獨特配方。

基本手法

留章傑基本手法的訓練是針刺的基本功。基本手法是一般的平補平瀉,需在練好指力、持針的前提下才承促墓整能掌握,這便是3度進針法。3度進針,按一般人的穴上分為“天、人、地”3層。初度進針以3分為標準,提淺插淺,捻輕轉短,觀其得氣與否。若得氣不必再深刺;如未得氣.再進入“人”部、 “地”部。第1度是觀察,第2、3度則據第1度反映決定是否再進針,關鍵是得氣。

得氣

練好充實的指力,捻針有數,進針有度,關鍵在於激發經氣——得氣。氣至而有效。不用指力,猛用腕力,易產生針體彎曲。或針入難出,只能造成創傷,難以達到治療日的。指力是核心,故先言指力,後言持針;至於補瀉手法,則應在基本手法功成,能達到得氣目的後,才據其虛實行補瀉。基本手法不過關,則無從言補瀉。

灸術

灸術是留氏另一特色。留氏堅持灸法,常用艾炷瘢痕灸晚棕端法獲取奇效。留氏考艾藥性溫中,能逐冷、理氣、除濕、開郁,生肌、安胎、灸百病通十二經,回垂絕之陽氣。艾灸透入體內,熱感似針感。有淺有深,有短有長。艾炷灸時疼痛,灸後即愈。留氏選注針灸醫案時,舉王執中灸水分治水腫;竇材灸氣海、關元三百壯治消渴的例子說明灸法神效。
直接灸需選擇上等的艾絨,方能搓成堅實的艾炷(綠豆大小),取準穴位,置艾炷於上(留師強調使每壯平均,勿偏大偏小)。然後以線香點燃尖頭。第1壯將燃完時,以指壓之。艾灰即成平面,勿拂淨,第2壯放在第1壯上,勿稍偏斜,每壯皆如是,一般灸3—5壯不化膿、不甚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留章傑從醫近60年,他的針法灸法已廣為流傳。他的學術思想及操作技法或整理成書,或拍成錄相。這些都是中醫財富。泉州留章傑針灸具有歷史、文化、科學的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蘇稼夫,男,1950年12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1979年11月參加由福建省衛生廳主辦的“福建省第一屆針灸進修班”,師承福建省針灸醫師留章傑、陳應龍等老師學習針灸技藝。1982年參加在福州舉辦的“福建省第一屆針灸手法班”,師承中國中醫研究院陳克彥教授,學習針灸手法的臨床套用。1983年參加在福州舉辦的“福建省第一屆淺針學習班”,師承福州市中醫院淺針專家黃挺冀老中醫學習淺針。1985年參加在合肥舉辦的“全國第二屆灸法學習班”,師承安徽中醫學院教授,灸海旬愉套法專家周楣聲,學習灸法,豬鬃埋線法,耳穴貼藥治療膽結石,並同時學習王秀珍、喻家春老師的刺絡放血法戶旬,學習張維教授的芒針法。1996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小針刀學習班”,師承針刀專家朱漢章教授。2006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平衡針學習班”,師承王文遠教授。
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
蘇稼夫
張永樹,1941年1月出生,第五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1961年成為留章傑學生。1964年起在海濱衛生院開設了針灸科,獨立開展業務,被評為1978年泉州社會主義建設群英會代表。1981年創辦晉江地區針灸研究會(泉州市針灸學會前身)。1984年創辦《針灸界》刊物。1982年協助泉州衛校籌辦針灸專業班。1987年華僑大學創辦首屆海外針灸培訓中心。1992年主編出版了《留章傑先生紀念文集》。
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
張永樹
周文強,1968年3月出生,第六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1990年分配至泉州市中醫針灸科,一直在張永樹和蘇稼夫兩位主任的指導下開展臨床工作。主編出版《張永樹針灸學科理論與實踐解讀》一書。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泉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泉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泉州市青年科技獎,泉州青年五四獎章、省五一勞動獎章。
莊垂加,1966年6月出生,第六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1990年8月起在泉州市中醫院針灸科工作,師從張永樹和蘇稼夫主任學習針灸手法、灸法、刺絡放血、耳穴等針灸技藝及臨床經驗。2008年被福建中醫藥大學表彰為“先進帶教老師”。

社會影響

衍生節目
電視資料片《福建針灸名醫留章傑》對留章傑作了介紹。
2021年,《閩醫學派名家薈》系列訪談節目中,邀請了泉州市中醫院,泉州留氏針灸學術流派的張永樹醫生進行訪談。
直接灸需選擇上等的艾絨,方能搓成堅實的艾炷(綠豆大小),取準穴位,置艾炷於上(留師強調使每壯平均,勿偏大偏小)。然後以線香點燃尖頭。第1壯將燃完時,以指壓之。艾灰即成平面,勿拂淨,第2壯放在第1壯上,勿稍偏斜,每壯皆如是,一般灸3—5壯不化膿、不甚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留章傑從醫近60年,他的針法灸法已廣為流傳。他的學術思想及操作技法或整理成書,或拍成錄相。這些都是中醫財富。泉州留章傑針灸具有歷史、文化、科學的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蘇稼夫,男,1950年12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1979年11月參加由福建省衛生廳主辦的“福建省第一屆針灸進修班”,師承福建省針灸醫師留章傑、陳應龍等老師學習針灸技藝。1982年參加在福州舉辦的“福建省第一屆針灸手法班”,師承中國中醫研究院陳克彥教授,學習針灸手法的臨床套用。1983年參加在福州舉辦的“福建省第一屆淺針學習班”,師承福州市中醫院淺針專家黃挺冀老中醫學習淺針。1985年參加在合肥舉辦的“全國第二屆灸法學習班”,師承安徽中醫學院教授,灸法專家周楣聲,學習灸法,豬鬃埋線法,耳穴貼藥治療膽結石,並同時學習王秀珍、喻家春老師的刺絡放血法,學習張維教授的芒針法。1996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小針刀學習班”,師承針刀專家朱漢章教授。2006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平衡針學習班”,師承王文遠教授。
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
蘇稼夫
張永樹,1941年1月出生,第五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1961年成為留章傑學生。1964年起在海濱衛生院開設了針灸科,獨立開展業務,被評為1978年泉州社會主義建設群英會代表。1981年創辦晉江地區針灸研究會(泉州市針灸學會前身)。1984年創辦《針灸界》刊物。1982年協助泉州衛校籌辦針灸專業班。1987年華僑大學創辦首屆海外針灸培訓中心。1992年主編出版了《留章傑先生紀念文集》。
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
張永樹
周文強,1968年3月出生,第六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1990年分配至泉州市中醫針灸科,一直在張永樹和蘇稼夫兩位主任的指導下開展臨床工作。主編出版《張永樹針灸學科理論與實踐解讀》一書。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泉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泉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泉州市青年科技獎,泉州青年五四獎章、省五一勞動獎章。
莊垂加,1966年6月出生,第六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針灸(泉州留章傑針灸)”。1990年8月起在泉州市中醫院針灸科工作,師從張永樹和蘇稼夫主任學習針灸手法、灸法、刺絡放血、耳穴等針灸技藝及臨床經驗。2008年被福建中醫藥大學表彰為“先進帶教老師”。

社會影響

衍生節目
電視資料片《福建針灸名醫留章傑》對留章傑作了介紹。
2021年,《閩醫學派名家薈》系列訪談節目中,邀請了泉州市中醫院,泉州留氏針灸學術流派的張永樹醫生進行訪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