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針灸典籍考》一書由黃龍祥教授撰著,本書收入60餘種歷代針灸古籍。黃龍祥教授在系統研讀了現存數百種針灸古籍的基礎上,對入選古籍除了傳統目錄學包含的書名、作者、版本內容的介紹外,還特別注重對原書體例、基本構成、採用文獻特點、學術價值及其失誤的考察,是其數十年來研究針灸文獻的*新成果。本書可為現階段以及未來針灸醫籍整理選目、選本提供學術支撐,起到工具書的作用,同時也為讀者學習和研究針灸典籍提供參考。
圖書目錄
概論:針灸古籍研究的基本問題及解題思路
一、基本問題與薄弱環節
(一)考察源流
(二)考察構成
(三)考察體例
二、古人失誤——以宋代校正醫書局為例
(一)重新編次
(二)刪改原文
(三)增補文字
(四)誤校誤注
三、今人失誤——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古籍整理失誤舉例
(一)書目編纂
(二)醫書影印
(三)醫書排印
四、解題思路——以兩部《針灸集成》為例
案例一:《針灸集成》——走活一盤棋的一顆棋子
案例二:《勉學堂針灸集成》——勝似懸疑大片的案例
附:中醫古籍版本鑑定常見問題例說
(一)據序文誤定刊刻年代例
(二)據刻書牌記定刊刻年代的常見失誤
(三)重修本、遞修本誤作原刊本例
(四)重刻本誤作原刊本例
(五)殘本誤作足本例
(六)叢書零種因欠總序而誤定版本例
(七)坊刻本託名例
(八)影印本鑑定
第一篇扁鵲醫籍考
一、扁鵲脈書
(一)從扁鵲《脈法》到王叔和《脈經》
(二)謝士泰《刪繁方》
(三)孫思邈《千金翼方》
(四)《素問》《靈樞》
(五)《難經》
二、扁鵲針方明堂
第二篇出土簡帛經脈文獻考
一、書名及年代
二、傳本源流
(一)《足臂十一脈》與《陰陽十一脈》的關係
(二)三種《陰陽十一脈》傳本異文分析
三、內容及構成
四、經脈命名
五、經脈循行
六、經脈病候
七、診脈法
八、馬王堆帛書經脈文獻對“脈”的認識
九、脈與臟腑的關係
第三篇《黃帝明堂經》考
一、書名及成書年代
二、《黃帝明堂經》的原形
三、《黃帝明堂經》傳本
(一)《針灸甲乙經》傳本
(二)楊上善注本《黃帝內經明堂》
(三)敦煌本
(四)甄權修訂本
(五)王冰引用《黃帝中誥孔穴圖經》
(六)其他傳本
四、不同傳本《黃帝明堂經》異文舉例
五、《黃帝明堂經》採用文獻特點
(一)針灸方中的“經脈穴”多歸入相應腧穴中
(二)多個“經脈穴”針灸方,只改其中一穴
(三)多穴針灸方主治的處理
六、《黃帝明堂經》學術價值
七、《黃帝明堂經》腧穴主治失誤
(一)多穴針灸方主治的處理失誤
(二)錯會原文獻之義
(三)腧穴鑑別錯誤
第四篇《黃帝蝦蟆經》考
第五篇《針灸甲乙經》考
一、編者與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一)北宋刊本
(二)明萬曆吳勉學刊《醫學六經》本
(三)《醫統正脈》本及其影印本
(四)明藍格抄本
(五)所謂“嘉靖刊本”
(六)所謂“抄正統本”
三、基本構成
(一)所謂大字注文及釋文
(二)林億等注文
(三)“一本作”等校語非盡引自別本《甲乙經》
(四)“序例”及其他體例
四、《針灸甲乙經》“三部”與《黃帝內經》及《黃帝明堂經》
佚文的比較
(一)見於《針灸甲乙經》而不見於《素問》《靈樞》例
(二)條文次序不同例
(三)與現存《黃帝明堂經》殘卷及其佚文的差異
五、引錄《針灸甲乙經》諸書
(一)《小品方》
(二)《千金要方》
(三)《外台秘要方》
(四)《素問》注
(五)《太平聖惠方》
(六)《聖濟總錄》
(七)《醫學綱目》
六、失誤類析
(一)皇甫謐編集失誤例
(二)林億校註失誤例
第六篇敦煌卷子《佚名灸方》考
一、書名及成書年代
二、敦煌本與《千金翼方》傳本異同
三、基本構成
四、學術價值及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第七篇敦煌卷子《新集備急灸經》考
第八篇《千金要方•針灸》考
一、版本
二、體例
三、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第九篇《千金翼方•針灸》考
一、版本
二、基本內容與構成
三、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第十篇《外台秘要方•明堂》考
一、版本
二、基本構成
三、基本內容
四、採用文獻及引文方式
(一)《針灸甲乙經》
(二)其他傳本《明堂經》
(三)甄權針書
(四)《千金要方》
(五)楊玄操針灸書
五、體例
六、學術特點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一)以經統穴
(二)不錄刺法
(三)增補別穴
七、失誤類析
(一)誤錄《千金要方》之文
(二)誤錄《內經》之文
(三)同名穴辨別失誤例
(四)脫文
(五)重複
第十一篇《醫心方》針灸卷考
一、版本
二、構成
三、基本內容
四、學術價值
第十二篇《太平聖惠方》針灸卷考
一、成書年代與編者
二、書名與題解
三、版本
(一)一卷本《黃帝明堂灸經》
(二)三卷本《新刊黃帝明堂灸經》
(三)七卷本《銅人針灸經》
四、基本內容
五、體例
(一)《太平聖惠方•針經》卷九十九體例
(二)《太平聖惠方•明堂》卷一百體例
六、引用文獻
(一)卷九十九《針經》部分
(二)卷一百《明堂》部分
七、《太平聖惠方》若干腧穴的考辨
(一)“清冷淵”與“青靈”
(二)胸部“巨骨”與肩部“巨骨”
(三)“上崑崙”“下崑崙”“內崑崙”“外崑崙”與“崑崙”
(四)“明堂”與“上星”
(五)“接脊”“脊中”與“懸樞”
(六)“前關”“太陽”與“瞳子髎”
(七)“陽蹺”與“陰蹺”
(八)腹部腎經穴橫寸
八、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九、失誤類析
(一)腧穴內容相混
(二)腧穴重出
第十三篇《素問亡篇•刺法論》考
一、作者與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三、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一)針法補瀉兼取《靈樞》《素問》之法
(二)補瀉注重配穴
(三)補瀉不同用針各異
(四)倡用溫針、彈針法
(五)強調針刺時機,注重針後調攝
第十四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
一、作者與書名
二、卷數及版本
(一)原刊三卷本
(二)宋天聖石刻
(三)明代石刻及刊本
(四)金大定五卷補註本
(五)清宣統影元刻本
三、基本內容
四、《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的前後差異
(一)腧穴排列順序不一例
(二)經脈順序不同例
(三)腧穴歸經及脈氣所發不同例
(四)經脈名不一例
(五)穴名不一例
(六)腧穴部位不同例
五、基本構成
(一)正文
(二)注文
(三)附文
(四)附圖
六、體例
七、引用文獻
(一)《外台秘要方》
(二)《太平聖惠方•針經》
(三)《靈樞經》
(四)《甲乙經》
(五)《素問》及王冰注文
(六)《千金要方》
(七)《太平聖惠方•明堂》
(八)甄權《針經鈔》
八、採用文獻的特點
(一)直錄
(二)翻譯
(三)綜合諸家,擇善而從
(四)改編
九、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一)腧穴歸經
(二)經脈圖
(三)統一取穴法,修訂骨度法
(四)統一字詞
(五)增補新穴、增加腧穴主治症
(六)對前代文獻的修改
(七)傳統“明堂圖”的重大發展——創建針灸銅人
十、失誤類析
(一)沿襲前人之誤
(二)王惟一編輯失誤例
十一、“天聖銅人”考
(一)“正統銅人”的流傳
(二)“正統銅人”的鑑定
(三)新的難題與突破
第十五篇《存真環中圖》考
一、作者與書名
二、成書與刊刻年代
三、引用文獻
四、學術特點與學術價值
第十六篇《聖濟總錄•針灸門》考
一、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一)金刊本
(二)元大德重印本
(三)清刊本
(四)日本文化十三年木活字本
三、內容與體例
(一)腧穴部分
(二)針灸方
(三)禁忌與救針法
四、引用文獻
(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二)《千金要方》
(三)《素問》
(四)《針灸甲乙經》
(五)《崔丞相灸勞法》
(六)佚名《灸經》
五、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第十七篇《傷寒百問經絡圖》考
一、作者
二、版本與傳本
三、經絡圖的演變
第十八篇《針灸資生經》考
一、作者與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一)初刊本
(二)宋嘉定徐氏刻本
(三)宋紹定趙氏刻本
(四)元大德國氏刻本
(五)元天曆廣勤書堂印本
(六)明正統廣勤書堂新刊本
(七)日本寬文九年(1669)刊本
(八)四庫全書本
三、基本內容
四、基本構成
(一)正文
(二)原注
(三)補註
(四)目錄
五、體例
六、引用文獻
(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二)《太平聖惠方》
(三)《素問》
(四)《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五)《全生指迷方》《蘇沈良方》《集效方》
七、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一)腧穴主治編輯方式的變革
(二)腧穴定位
(三)對於人神禁忌及禁穴的態度
(四)取穴注重“壓痛點”
八、失誤類析
(一)引文出處失誤例
(二)小字注參見篇名與實際不符例
(三)妄改原文例
(四)體例
(五)穴名錯誤
第十九篇《西方子明堂灸經》考
一、編者與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三、基本內容與構成
四、體例
(一)穴名
(二)腧穴部位
(三)主治病症
(四)灸療壯數及灸療法
(五)禁灸穴的處理
(六)引用文獻
五、引用文獻及引錄方式
(一)《千金要方》
(二)《太平聖惠方》
(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四)《素問》及王冰注文
六、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七、失誤類析
(一)由穴名混淆導致的錯誤
(二)灸法項的錯誤
(三)不明《千金要方》體例造成的失誤
第二十篇《備急灸法》考
一、《備急灸法》
二、《騎竹馬灸法》
三、《竹閣經驗備急藥方》
第二十一篇《灸膏肓腧穴法》考
第二十二篇《子午流注針經》考
一、編者與成書年代
二、書名與版本
三、基本內容與構成
四、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第二十三篇《針經指南》考
一、作者
二、版本
(一)元刊本
(二)天一閣藏本
(三)明宣德七年廣勤書堂新刊本
(四)明成化八年本
(五)明成化九年本
三、基本內容與構成
四、不同傳本竇氏針書的異同
第二十四篇《潔古雲岐針法》《竇太師針法》考
一、成書年代與編者
二、書名
三、版本
四、內容
(一)論經絡迎隨補瀉法
(二)經絡取原法
(三)接經法
(四)傷寒熱病刺灸法
第二十五篇《針經摘英集》考
(一)九針式
(二)折量取腧穴法
(三)補瀉法
(四)用針呼吸法
(五)治病直刺訣
第二十六篇《針灸玉龍經》考
一、編者與版本
二、基本內容與構成
三、“玉龍歌”的學術淵源
第二十七篇《盤石金直刺秘傳》考
一、書名、作者與年代
二、版本、傳本與構成
(一)版本
(二)傳本
三、內容與價值
第二十八篇《竇太師針經》考
一、書名、作者與年代
二、版本、傳本與構成
(一)版本
(二)傳本
(三)基本構成
三、內容與價值
第二十九篇《針灸集成》考
一、書名、作者與年代
二、版本、傳本與構成
(一)版本
(二)傳本
(三)基本構成
三、內容與價值
第三十篇《十四經發揮》考
一、作者
二、成書年代與刊刻年代
三、版本
四、基本內容與構成
(一)正文
(二)十四經穴歌
(三)注文
(四)骨度圖
五、體例
六、引用文獻
七、學術特點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八、失誤類析
第三十一篇《癰疽神秘灸經》考
一、作者、注者及成書年代
二、版本源流
三、學術特點
第三十二篇《醫經國小•針灸卷》考
一、作者與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三、基本內容與構成
四、引用文獻
(一)《針經》
(二)《醫學發明》
五、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第三十三篇《重編醫經國小》考
一、版本源流
二、年代與作者
三、引用文獻與學術影響
四、反思
第三十四篇《普濟方•針灸門》考
一、作者
二、版本與卷數
(一)明永樂刊本
(二)明抄本
(三)《四庫全書》抄本
(四)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三、基本內容
(一)針灸理論
(二)腧穴
(三)針灸治療
四、體例
五、引用文獻
(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銅人針灸經》
(二)《明堂經》
(三)《針灸四書》
(四)《針經節要》《針經摘英集》《潔古雲岐針法》
(五)《外台秘要方•明堂》
(六)其他醫書針灸篇
六、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七、失誤類析
(一)篇名與內容不合例
(二)圖、文不符例
(三)編排失當例
(四)引用書名不當例
第三十五篇《神應經》考
一、版本
二、基本構成
三、學術價值
第三十六篇《瓊瑤神書》考
一、作者及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三、基本構成
第三十七篇《瓊瑤發明神書》考
第三十八篇《奇效良方•針灸門》考
一、版本
二、基本內容與學術價值
第三十九篇《針灸大全》考
一、書名與卷數
二、成書年代
三、版本
四、基本內容
第四十篇《針灸捷徑》考
一、版本
二、基本內容與引用文獻
三、成書年代與編者
四、體例
五、 失誤類析
六、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補記】
第四十一篇《針灸集書》考
一、書名與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一)明刊本
(二)日本抄本
三、基本內容
四、引用文獻
(一)《針灸資生經》
(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三)《素問要旨論》《聖濟總錄》《內外二景圖》
(四)《小易賦》
第四十二篇《針灸問對》考
一、作者
二、書名與卷數
三、版本與成書年代
四、基本內容及體例
五、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六、失誤類析
第四十三篇《針灸節要聚英》考
一、作者與成書年代
二、卷數與版本
(一)明嘉靖丁酉陶師文刻本
(二)正德本
(三)日本刻本
(四)排印本
三、基本內容
四、基本構成
(一)注文
(二)附圖
五、引用文獻考
(一)《十四經發揮》
(二)《針灸資生經》
(三)《針經節要》《針經摘英集》《潔古雲岐針法》
(四)《脾胃論》
(五)《傷寒治例》《雜病治例》《玉機微義》
(六)《神應經》
六、引用文獻的特點
七、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八、失誤類析
(一)同名穴辨析失誤
(二)穴名識別錯誤
(三)脫文
(四)誤解原文之義
(五)斷句錯誤
(六)引文失誤
第四十四篇《醫學入門》考
一、版本
二、引用文獻
三、學術特點及其對後世醫學的影響
第四十五篇《徐氏針灸全書》《銅人針灸全書》考
一、書名
二、著者與編者
三、版本與年代
四、內容
五、學術價值
第四十六篇《楊敬齋針灸全書》考
一、內容與引用文獻
二、版本與年代
三、編者
四、學術價值
第四十七篇《針灸大成》考
一、作者
二、版本
(一)明萬曆趙文炳刻本
(二)明萬曆刻清順治李月桂重修本
(三)明萬曆刻清順治、康熙遞修本
(四)清康熙李月桂重刻本
(五)清乾隆章廷珪刻本
(六)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七)嶽麓書社影印本
三、基本內容
四、基本構成
五、體例
六、引用文獻考
(一)《玄機秘要》
(二)《針灸節要聚英》
(三)《神應經》
(四)《古今醫統》
(五)《難經》
(六)《醫經國小》
(七)《小兒按摩經》
(八)《乾坤生意》
(九)《針灸集成》
(十)《奇效良方》
七、採用文獻的特點
(一)大量採用間接文獻
(二)引文多有改編
八、失誤類析
(一)腧穴錯誤例
(二)編排、分類失誤例
九、學術特點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附:《銅人明堂圖》考
第四十八篇《奇經八脈考》考
一、版本
二、引用文獻及引文方式
三、考穴依據
四、學術價值及其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
第四十九篇《三才圖會•身體圖會》考
一、編者與成書年代
二、版本
三、基本內容及學術特點
第五十篇《東醫寶鑑•針灸篇》考
一、版本
二、引用文獻
三、基本內容與學術特點
第五十一篇《針方六集》考
一、作者
二、版本
三、基本內容
四、引用文獻
(一)《針灸甲乙經》
(二)竇氏針灸書
第五十二篇《類經圖翼•針灸卷》考
一、版本
二、基本內容
三、引用文獻
(一)《神農經》
(二)《捷徑》
(三)《乾坤生意》
(四)《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