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傳真

《針灸傳真》,又名《繪圖針灸傳真》。4種,8卷,趙熙、孫秉彝、王秉禮合編於1923年。其中《繪圖針灸傳真》2卷,總論針灸操作法、宜忌等,並列傷寒、斑疹、水腫等病治法;《繪圖針灸傳真內經刺法》2卷則援引《內經》精華,並作註解;《繪圖針灸傳真名醫刺法》乃採擇古代名醫針法作為治病取穴依據,《繪圖針灸傳真考正穴法》2卷辨經絡,繪圖形,訂正他書錯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灸傳真》
  • 書名(異名):《針灸傳真》《繪圖針灸傳真》
  • 作者:趙熙、孫秉彝、王秉禮
  • 成書年代:民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1914年北洋政府曾公開取締中醫中藥,中醫藥事業備受摧殘,針灸學術更是寂然無聲。為使針灸學術不致湮沒,趙熙於1923年與人合編《針灸傳真》八卷,成為辛亥革命後刊出的第一部整理性針灸巨著。

流傳版本

現存1923年石印本、1933年排印本。

作者簡介

趙熙(1877~1938),字輯庵,自號遁仙,山西代縣人。自幼刻苦,於經、史、子、集無一不通。1909年科試拔貢後,又繼承祖傳中醫,熟讀經典,臨證治療針藥並用,療效頗佳,名噪一時,有“三晉名醫”之譽。1923年與人合撰《針灸傳真》八卷,成為辛亥革命後刊出的第一部整理性針灸巨著。此後,趙氏還陸續編撰了《針灸要訣》、《按摩十法》、《針灸經穴用表》、《針灸驗案》等多部醫著,於針灸學術頗多貢獻。
趙氏行醫,觀察仔細,治療認真,常主動為患者複診,不僅最大可能地為患者解除了病痛,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學術主張,首先強調醫乃仁術,必須急病人之所急,不可借醫術以謀私利,而為廣大百姓除疾,就要重視掌握經濟簡便、療效迅捷、受之歡迎的針灸術。又指出針灸操作,最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做到“手若握虎,勢若擒龍”。其次主張師古而不泥古,如在針灸器具的製造上,趙氏認為“《內經》所用九針……然當時開化未久,用物簡單,一切工匠製造,多未發明,故治療可以師古意,而針式宜用新製造。”(《針灸傳真。卷一》)故其臨床所用針具,皆根據需要,自己設計定做,務以便於取氣取血,消結散邪以取一切遠痹深邪為宜;趙氏還反對保守,主張消除門戶之見,兼取各家之長,使醫學遺產得到更好的整理、提高;對於情志之病,趙氏認為除針藥施治外,還應發揚古代“治神”的理論,也就是重視心理治療。這些觀點能在當時提出,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由於“七七”事變,趙氏的許多醫學手稿毀於國難之中,非常可惜。

內容簡介

《針灸傳真》含《針灸傳真》二卷,《內經刺法》二卷,《名醫刺法》二卷,《考證穴法》二卷四種著述。其中《針灸傳真》對於針灸手法、理論、治療等根據作者多年的臨床經驗提出了很多個人見解。如:提倡進針之前宜先提倡指針,指出“世之用針者,皆知某病針某穴,某穴治某病,審病既確,則先取穴,取穴既正,則急下針,豈知未針前之手法不完全,則氣道難通,收效亦較遲,一遇多年積聚,經絡閉塞,僅恃針頭補瀉,恐不足以通氣血而交經脈,故指針尚焉。指針無殊於金針,金針補瀉,不外上下迎隨,指針補瀉,亦不外上下迎隨,……知用針之訣者,即知用指之決焉……皆略推按,以和其氣如是,則是經氣血流通活動,未針而脈道通,針進而迎奪易”(《針灸傳真·卷一》)。同時,作者也敢於疑古,對古醫書上的不確之處,往往據自己臨床所得予以批評,如以往針灸書多雲男女補瀉不同,而作者指出“……氣血流注之理,男女皆同,豈有男早女晚、午前午後之分,又豈有背陰腹陽,背陽腹陰之別,余等嘗以針男子者針婦人,往往應手取效”(《針灸傳真·卷一》)。在《內經刺法》中,節錄了《內經》關於刺法的原文,並予分類,重立標題;對其中深奧難解之辭,或以前人所述論述,或據己之心得而釋,力求闡明原旨;《名醫刺法》則是將歷代針灸書中的補瀉手法、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和諸症刺法等方面的論述及其歌訣匯集而成。其中對“標幽賦”、“金針賦”、“通玄指要賦”評價最高。在《考證穴法》中,作者明確了周身十四條經脈和奇經八脈的走向並厘定了十四經穴的位置。

影響評價

該書內容豐富具體,切於實用,且文字通俗,學習方便。故時逸人贊此書“體例之謹嚴,取材之淵博,取穴之精當,功效之確實,心折久之”(《針灸傳真精義·時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