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尖唐卡
- 外文名:Needled Thangka
- 類型:十字繡
針尖唐卡的起源,針尖唐卡的特點,繡線工藝,針尖歷史,修行的意義,
針尖唐卡的起源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一種名為”針尖唐卡” 的簡便修行方式應運而生,針尖唐卡不僅有廣種資糧福報的善緣,而且有針尖造佛的功德,這種修行方式越來越流行於現代的白領,賦閒在家的女士,甚至是年輕的潮流一代。這種針尖類的唐卡,要求一針一線,身體力行的凝聚和專注。因為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專注於指尖,所以繡出來的菩薩佛像別具生氣與神韻,遠看近看,都十分精緻。
針尖唐卡的特點
刺繡或繪畫在布、綢或紙上的彩色捲軸畫。唐卡因保存千年不變色而聞名於世。畫師出於對宗教的虔誠,在材料上往往無所不用其極,用珍珠研磨出的白色、用紅珊瑚研磨出的紅色、用綠松石研磨出的綠色、用金箔貼出的金色等使得唐卡色彩濃烈厚重,也正是這些天然礦物質顏色使得唐卡千年顏色不褪。
十字繡套包質量比較差的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十字繡布太軟,格子歪而不正。
(2)十字繡線的耐磨度太低,繡幾針就會有嚴重起毛或斷線現象。
(3)十字繡線會褪色﹑掉色。
(4)十字繡線量不夠。
(5)十字繡線圖印刷模糊不清,很難看甚至看不到。
(6)繡品的顏色或畫面跟十字繡圖片出入太大。
繡線工藝
根據著名品牌資糧田·錦繡的建議,推薦選用的繡線是世界最頂級最昂貴的歐洲原裝進口DMC繡線。
製作繡線的公司擁有270多年的發展歷史,具備最先進的工藝,保證繡線保存100年以上也無任何顏色變化。這是全球唯一一家對400多種繡線的色號都進行了專利註冊及標準化的公司。
針尖歷史
黃梅挑花又名“十字挑花”、“十字繡”,起源於唐宋,興於明清。
十四世紀黃梅挑花經土耳其傳到歐洲,恰逢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黃梅挑花因針法簡單,表現力強而迅速風靡歐洲各國宮廷。中西文化的持續交融使得黃梅挑花的針法、圖案、花色在歐洲得到進一步發揚,黃梅挑花因以十字交叉針法為主,故被歐洲譯為“CROSS-STITCH”,即十字繡。
二十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黃梅挑花經日、韓重歸故里,CROSS-STITCH被中國消費者俗稱為“十字繡”,中國刺繡專家陳少平先生曾多次指出這個外來的“十字繡”就是流傳海外的“黃梅挑花”。十字繡在民間俗稱為“挑花”或“挑補繡”。
公元14世紀十字繡從中國經由土耳其傳到義大利,繼而在歐洲傳播開來。最初在宮廷中風行,後來傳入民間。由於它易學易懂,很快就廣泛流行起來,並受到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的喜愛。
修行的意義
每幅佛像刺繡功德極高,刺繡造佛,廣積福報,祈請國泰民安,善愛存人間。每一幅佛像底稿根據經典尺寸度量,全手工繪製少則一周,多則幾個月,所以每幅佛像底稿都匠心獨韻。編繡完成之作,蘊含無量慈悲與智慧,造佛功德無量,祈請金剛薩埵佛尊將愛與善播種天下。
在一針一線中體悟,在一葉一菩提中修行,這就是針尖唐卡,
每幅針尖唐卡都具足佛菩薩的神韻,這一點讓我們引以為傲,
我們力求在蒼生百難修行中做點事情,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去修行,通過一針一線體悟佛家智慧,獲得生活,工作上面的靈感,培養性情的同時,體悟靜心與慈悲。
我們用平靜,安定的內心前行。
在一針一線中體悟,在一葉一菩提中修行,這就是針尖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