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鎮痛的心理學研究

針刺鎮痛的心理學研究,主要探討心理因素在針刺鎮痛中的作用以及個體差異和心理生理特點與針刺鎮痛效果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刺鎮痛的心理學研究
  • 所屬學科醫學
有關針刺鎮痛的研究是從中國醫學臨床上運用針灸治病的演進中引伸出來的。針灸治病起源於中國石器時代,在戰國至西漢期間(公元前475~公元21)得到迅速發展。通過針刺而獲取鎮痛的效果是針灸治病的重要內容之一。直到1958年,在針刺鎮痛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針刺麻醉,才逐步被廣泛運用於臨床,成為中國外科麻醉的一種重要方法,進而從心理學方面探討針刺麻醉的研究工作也相應得以開展。關於心理因素在針刺鎮痛中的作用問題,主要的是探討影響針刺鎮痛的心理因素,以及出現針麻效果個別差異的心理學基礎。一般認為,情緒狀態與針麻效果有密切關係。情緒鎮靜、特別是在手術前情緒較平穩者效果較好;而情緒緊張或不穩定者則效果較差。對針刺的不同認識與態度,如較為信賴或頗多疑慮,可產生不同的針麻鎮痛效果;個體的心身差異對針刺鎮痛的效果也有影響。對於針刺能夠鎮痛的解釋,曾有不同的觀點。有人提出是否由於暗示的作用。這一看法曾引起較多的注意。外國有些學者認為,針刺鎮痛的效果主要來自心理的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它本身就是催眠暗示的一種。實驗研究表明,暗示和針刺均有鎮痛作用,但兩者並不一定有一致關係。臨床觀察表明,通過針麻預測預報效果欠佳的少數患者,實驗測定其暗示感受性確屬較高者,乃因相信醫護人員和相信針麻,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針麻的效果。這說明暗示對提高針刺的鎮痛效果有促進作用。但是,統計分析又表明,暗示感受性高者亦多為痛敏感者,他們往往不易產生痛覺遲鈍,從而暗示感受性和患者的針麻效果之間沒有顯著的一致關係。實驗測試表明,不論暗示感受性高低,針刺對痛刺激引起的大腦誘發電位P2波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應。催眠是暗示的一種特例,催眠易感者在催眠過程中經過暗示有時能產生較強的鎮痛作用,但多數人難以進入催眠。針刺可使一部分人產生較強的鎮痛效果,對多數人(約占2/3)確有不很強的實際鎮痛作用。20世紀50年代末期出現一種心理物理學理論──信號檢測論的觀點,將痛知覺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成分,即生理性的感覺辨別和與動機暗示等心理因素有關的報痛標準。採用這種方法探討心理因素(主要是暗示)與針刺鎮痛關係的研究結果提示,個別研究者只發現報痛標準提高,認為針刺之所以能鎮痛主要是心理因素的作用。然而,多數研究者發現,除報痛標準提高外針後痛覺辨別力也明顯降低,這證明是生理性的痛覺變得遲鈍。20世紀70年代後,研究發現腦內有一種內源性鎮痛物質,簡稱內啡素。可作用於體內的鴉片(或嗎啡)受體,並發揮鎮痛作用。納洛酮是一種特異性嗎啡受體拮抗劑,它能阻遏內啡素的鎮痛作用。許多實驗研究已經證明,注射納洛酮可使猴、兔等動物的針刺鎮痛效應明顯受到阻抑。在人體的實驗與針刺鎮痛的信號檢測論分析同時進行時,經信號檢測論分析,針後感覺辨別力降低的一組被試者,在注射納洛酮之後,會使已產生的針刺鎮痛效應明顯下降甚至被阻斷。這說明人體的針刺鎮痛作用和腦內產生的內啡素有關,而不能完全歸結為“心理作用”。影響針刺鎮痛效果的心理因素來自幾個方面。例如,情緒緊張可影響其針感或耐針,進而干擾針刺效應的正常發揮,由於情緒緊張使機體的多種機能處於不良狀態;對針麻缺少了解和信任並有較多顧慮者,由於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其鎮痛效果往往低於有充分“思想準備”者;注意力集中於手術疼痛也會減弱鎮痛效果;採用聽音樂等方法轉移或分散其注意,往往會使痛閾提高,獲得較好的針麻效果。個體在生理與心理上的差異,對針刺鎮痛效果有明顯的影響。研究表明,不同個體表現出的針麻鎮痛的不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與個體的某些生理或心理的特點有密切關係。手術前情緒狀態反映著不同個體處在應激狀態下的適應特點。情緒緊張者的針麻效果較差;情緒鎮靜者的效果較好。採用不同測痛方法所得結果都發現,耐痛閾的個體差異很大,這種差異又和針刺鎮痛效果有關,耐痛閾高者效果較好。電觸覺以及包括痛覺在內的各種皮膚感覺的敏感性的個體特點,均和針麻的效果有關,在多種情況下,不敏感者的針麻效果都較好。在某種特定的意義上,針感和耐針也可視作一種深部軀體感覺。這方面的個體差異,即對針刺是否有適宜的酸、麻、脹、重、沉的感覺,即“得氣感”,以及能否耐受這種強烈的針感,都和針刺效應有關。“得氣”佳且耐針好者的鎮痛效果較好。這些指標的一種或幾種的綜合,可用作針麻效果的預測,並在選擇針刺麻醉適應症時以供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