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釔鋇銅氧超導體的能譜(光譜)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李增發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釔鋇銅氧超導體的能譜(光譜)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增發
- 依託單位:南開大學
- 批准號:18770730
- 申請代碼:A2008
- 負責人職稱:副教授
- 研究期限:1988-01-01 至 1990-01-01
- 支持經費:3.5(萬元)
《釔鋇銅氧超導體的能譜(光譜)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李增發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釔鋇銅氧超導體的能譜(光譜)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李增發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本項目研究了暖溫帶地區一些現代植物的植矽石形態,包括一些載培植物和農作物的植矽石形態;還對幾個遺址進行了探索性研究,著重在於探...
釔鋇銅氧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Y₂O₃·BaO·CuO,為黑色固體。歷史 在發現超導性後的第75年,在蘇黎世IBM工作的約翰內斯·貝德諾爾茨和卡爾·米勒發現特定的半導體氧化物可以在低於35K的溫度下顯示出超導性,特別是鑭鋇銅氧化物,一種缺氧鈣鈦礦型的潛在材料。在此基礎上,1987年,亨茨維爾阿拉巴馬大學的...
研究現狀 釔鋇銅氧的化學式為YBa2Cu3O7-x,簡稱YBCO,是一種高溫超導材料。YBCO膜可用於微電子領域,製成的各種高,精,尖電子器件,比如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超導耦合天線(Antenna-coupled)、超導探測器(Superconductor bolometric detectors)等。製備YBCO膜主要採用PLD,MOCVD,磁控濺射等方法,但要涉及到價格...
《REBCO高溫超導晶體生長和套用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姚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 高溫超導材料以其優越的物理特性和不可估量的套用價值,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高技術器材之一。以釔鋇銅氧為代表的REBCO高溫超導體一直是超導研究的重點。獲得大尺寸,高質量REBCO晶體,實現晶體生長取向及組分結構性能的...
《摻雜釔鋇銅氧,鑭錳氧及薄膜晶格微應變與輸運性質》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吳小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研究釔鋇銅氧超導體與鑭鈣錳氧特大磁電阻材料的晶體結構,晶格應變與晶格應力,測量相應材料的輸運性質,進行對比分析,以期弄清晶格應變包括揚-特勒效應在內的晶格效應對牧洗攀湓誦災實撓跋歟貌...
2013年德國研究人員發現,釔鋇銅氧高溫超導化合物經紅外雷射輻射後,能在幾微微秒極短時間內,在室溫下變成超導體,其機理尚不清楚。但這發現的意義有二:1.可幫助完善現有的超導理論;2.可幫助探索新的高臨界溫度超導材料。無電阻能傳輸電流物體的性能,稱為物體的超電導性。開始,只知道很少幾種金屬在接近負273...
釔鋇銅氧系複合氧化物熱化學數據的測定和研究及該系固線下相關係圖的計算,論文作者張衡中著,導師陳新民教授指導,學科專業冶金物理化學。副題名 外文題名 Determination of and Studies on the Thermochemical Data of Complex Oxides in Yttrium-Barium-Copper-Oxygen System and ...
鈮鈦合金、銅鎳合金、銅矽合金等超導體材料採用合金冶煉法而製成;高溫超導材料多是陶瓷型氧化物,一般採用高溫燒結法而製成,當然具體的工藝條件不同,也會得到不同形狀和不同性能的超導材料。對於釔鋇銅氧超導材料,如果把原料經過預燒後,再經粉碎,最後在高溫下燒制,便得到片狀產品;如果採用熔融織構法就可製成...
BSCCO-2223超導體是一種高溫超導材料,一類以釔鋇銅氧( YBAP Cu(x)為代表(T=92K),或稱YBCO或Y-123,其中Y能被多種稀土元素替代。另一類為鉍鍶鈣氧銅,以Bi2 Sr2 Ca1 Cu2()x(Bi-2212)和(Bi, pb)2 Sr 2Ca2 Cu3 x(BI--2223)為代表。簡介 i-2212的T為80~90K左右,而E223為110K左右。由於...
1986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究的超導材料,其臨界超導溫度達到40K,液氫的“溫度壁壘”(40K)被跨越。1987年 1987年,美國華裔科學家朱經武以及中國科學家趙忠賢相繼在釔-鋇-銅-氧系材料上把臨界超導溫度提高到90K以上,液氮的“溫度壁壘”(77K)也被突破了。1987年底,鉈-鋇-鈣-銅-氧系材料又把臨界超導溫度...
實驗6靶標酶生物感測器研製與農藥分子識別研究 實驗7藥物靶標重組蛋白的表達、純化與表征 實驗8構建基於殼聚糖新型靶標酶固載平台在農藥檢測中的套用 實驗9丙酮酸脫氫酶系抑制劑1,2,3—三唑衍生物的合成與研究 實驗10巰基蒽醌分子線在不同pH水相體系中電化學行為的研究 實驗11釔鋇銅氧高溫超導體的製備與性質測試...
釔鋇銅氧薄膜及其多層異質外延結構的製備與性能研究 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8年 大規格鎂合金板材產業化關鍵技術 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18年 外科植入和矯形修復用鈦鎳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及製品產業化 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3] 2017年 高性能金屬粉末多孔材料製備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7年 超導磁...
2001年5月,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採用自行設計研製的設備,成功地製備出國內最大面積的高質量雙面釔鋇銅氧超導薄膜,達到國際同類材料的先進水平 2008年2月,日本的細野秀雄(Hideo Hosono)研究組宣布在F摻雜的LaOFeAs(後寫作LaFeAsO)中發現26 K的超導電性。同年3月份,中國的趙忠賢、陳仙輝、王楠林、聞海虎、...
1987年底,鉈-鋇-鈣-銅-氧系材料又把臨界超導溫度的記錄提高到125K。從1986-1987年的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臨界超導溫度提高了100K以上。室溫超導性 2013年, 一個馬普研究所參與的國際研究組發現,當使用紅外雷射脈衝照射釔鋇銅氧化物材料時,它會在室溫條件下短暫地顯示出超導性。用途 1、 在電力系統方面...
1986年10月瑞士科學家K.繆勒和德國科學家J.貝德諾爾茨在研究氧化物陶瓷材料LaBaCuO時發現了在35K的超導跡象,不久中國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幾乎同時獨立地發現了臨界溫度在液氮溫度(77.3K)以上的釔鋇銅氧(YBaCuO)超導體,T達到93K。隨後科學家們研製出多系列100多種氧化物超導體。最有代表性的幾種系列的氧化物...
銅氧化物超導體在實驗上是由卡爾·米勒及約翰內斯·貝德諾爾茨首度發現,不久兩人的研究成果即受到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肯定。1987年,來自台灣的美國物理學家吳茂昆和朱經武在釔鋇銅氧系材料上把臨界超導溫度提高到90K以上,液氮的“溫度壁壘”(77K)也被突破了。根據權威的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Web of Science,由...
1986年柏諾茲和繆勒發現了35K 超導的鑭鋇銅氧體系。這一突破性發現導致了更高溫度的一系列稀土鋇銅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通過元素替換,1987年初美國吳茂昆(朱經武)等和我國物理所趙忠賢等宣布了90K釔鋇銅氧超導體的發現,第一次實現了液氮溫度(77 K)這個溫度壁壘的突破。柏諾茲和繆勒也因為他們的開創性工作而榮獲...
全書共11章,分別為:高溫超導體磁通動力學和混合態相圖;高溫超導體的能斯特效應;高溫超導膜的回顧與展望;二代超導體;薄膜晶界和塗層導體;釔鋇銅氧系塗層導體的低成本和新方法製備;高溫超導的電力套用;高溫超導低溫實驗技術;REBCO高溫超導晶體生長;微波特性及其套用;二硼化鎂超導材料研究進展。本書介紹的實驗...
重費米子超導體(heavy fermion superconductors)(如銦化物CeCoIn₅、CeIrIn₅)。2.超晶格(superlattice)此外,德國的Habermeier與Cristiani,則是利用鐵磁性化合物鑭鈣錳氧(LaCaMnO,簡稱LCMO)或鍶釕氧(SrRuO,簡稱SRO)與具超導性的化合物釔鋇銅氧(YBaCuO,簡稱YBCO)合成超晶格薄膜,再加以研究其物理性質。
超導能 超導儲能是一種無需經過能量轉換而直接儲存電能的方式,它將電流導入電感線圈,由於線圈由超導體製成,理論上電流可以無損失地不斷循環,直到導出。超導線圈採用的材料主要有鈮鈦(NbTi)和鈮三錫(Nb3Sn)超導材料、鉍系和釔鋇銅氧(YBCO)高溫超導材料等,這些材料的共同特點是需要運行在液氦或液氮的低溫...
1987年-1988年,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物理系教授。任教期間發現世界首例高於液態氮溫度的超導體——釔鋇銅氧超導體,因此被提名諾貝爾物理獎,從此聲名大噪,被認為是超導體領域30年來最重要的先驅之一。吳茂昆團隊的發現對日後超導體的科學與商業套用頗具影響;1988年-199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套用物理系教授;1989年,吳茂昆...
55.毛振偉、陳樹榆、石磊、周貴恩, X射線螢光基本參數法測定Y1-x Cex Ba2 Cu3Oy中的釔鈰鋇銅,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8(4), 503-506(1998.8.1)。56.毛振偉, X射線螢光光譜理論α係數法測定古青銅錢幣中的鉛銅錫,《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19(5), 738-741(1999.10)。57.毛振偉,十六枚宋代古錢幣...
該研究小組進行了實驗演示來證明他們的發現。科學家使用了單片的藍寶石晶片(正如英國凱特王妃佩戴的藍寶石戒指那樣的材質),然後在該晶片外罩上一層薄薄的被稱作釔鋇銅氧的物質。釔鋇銅氧是著名的高溫超導體,屬於第二類超導體。它是首個超導溫度在77K以上的材料,也就是說它的轉變溫度高於液氮的沸點,用相對便宜...
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套用及潛力展望 熱噴塗高性能陶瓷塗層技術,正在高科技領域展露頭角,它將帶動和促進一系列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和興起。高溫超導體製件具有高臨界電阻溫度的複合氧化物超導陶瓷材料的發現,是80年代材料領域的重大突破。釔鋇銅氧超導陶瓷材料的零電阻溫度tc>90 K(高於液氮溫度),磁轉變溫度tB>96 K。...
1986年,李林用直流磁控濺射及後熱處理法獲得了Tc=27K的鍶鑭銅氧超導薄膜。1987年至今開展了高溫超導薄膜與器件的研製,達到國際水平,發表論文百餘篇。1987年,李林和她的研究組在國內首次採用濺射方法製備出高臨界溫度釔鋇銅氧超導薄膜。1988年,她製備出了Tc=90k,臨界電流密度Jc=1.34×106安培/平方厘米的釔鋇...
實驗十 真空鍍膜技術 實驗十一 核磁共振 實驗十二 電子自旋共振(ESR)實驗十三 光泵磁共振 實驗十四 全息照相 實驗十五 光速的測量 實驗十六 光電器件的光譜特性 實驗十七 穆斯堡爾效應 實驗十八 電子衍射實驗 實驗十九 釔鋇銅氧系列超導體轉變溫度的測量 實驗誤差與數據處理 附表1 SI詞頭 附表2 國際單位制(SI)...
其超導轉變溫度為35k 。1987年2月,美國休斯敦大學研究小組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幾乎同時獲得了釔鋇銅氧化物超導體,其轉變溫度提高到90k。至1992年,已經開發出70多種超導氧化物,將超導轉變溫度提高到125k。但是,125k的轉變溫度對於實際套用來說,還是太低了 ,超導理論研究也遠不夠成熟,可前景廣闊。
常見的陶瓷薄膜有高介電常數的鈦酸鋇薄膜、鈦酸鉛薄膜。可用於製造大容量的薄膜電容器。摻鑭的鍶鋇鈦酸鹽薄膜,可製成熱敏電阻輻射熱測量器。鈮酸鍶鋇薄膜,可製成熱釋電探測器;鈦酸鉍薄膜,可製成鐵電顯示器。釔鋇銅氧薄膜,可製成超導體用。氧化鋁薄膜、氧化鋯薄膜、氧化鈦薄膜,可作為固-液分離膜使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