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凌鼎年卷:那片竹林那

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凌鼎年卷:那片竹林那

《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凌鼎年卷:那片竹林那棵樹》是凌鼎年出版的第32本集子。該集子系《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凌鼎年卷》,楊曉敏、劉海濤、秦俑主編。集子分“佛門禪意”“文人軼事”“假語村言”“荒誕文本”“浮世圖繪”“光怪陸離”“雜樹生花”“辛卯年新作”等8個小輯,每個小輯都有提綱挈領的精短而雋永的閱讀導引,集子共收入89篇作品,25萬字,其中“辛卯年新作”一輯36篇全部為2011年創作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凌鼎年卷:那片竹林那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
  • 頁數:265頁
  • 開本:16
  • 品牌:廣東世界圖書
  • 作者:凌鼎年 楊曉敏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01567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凌鼎年卷:那片竹林那棵樹》由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簡介

凌鼎年,中國作協會員、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中國小小說名家沙龍副會長、香港《華人月刊》《澳門文藝》特聘副總編、美國“汪曾祺世界華文小小說獎”終評審、首屆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徵文終評審,在《人民文學》、《香港文學》等海內外報刊發表過3000多篇作品,800多萬字,出版過32本集子。作品譯成英、法、日、德、韓、泰、荷蘭、士耳其等9種文字,16篇收入日、韓、美、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香港的大學、中學教材。作品曾獲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最高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紫金山文學獎、吳承恩文學獎、小小說金麻雀獎等。

媒體推薦

凌鼎年的小小說作品傳統文化意味較濃,人生哲理性強,題材寬泛,能將人物不同凡響的生命體驗融於廣博的知識和社會背景之中。他對小小說文體有著明晰的認識和把握,能夠調動和嫻熟掌握小小說寫作的各種藝術手段,從傳統的現實主義到各種帶有先鋒色彩的實驗文體,表現得花樣繁多。
——金麻雀獎頒獎辭

圖書目錄

傾情寫作與遍地開花——凌鼎年小小說印象
第一輯 佛門禪意
第二輯 文人軼事
第三輯 假語村言
第四輯 荒誕文本
第五輯 浮世圖繪
第六輯 光怪陸離
第七輯 雜樹生花
第八輯 辛卯年新作
附錄

序言

凌鼎年是我國當代小小說創作領域重要的“專業戶”之一,其作品傳統文化意味較濃,人生哲理性強,題材寬泛,能將人物不同凡響的生命體驗融於廣博的知識和社會背景之中。他對小小說文體有著明晰的認識和把握,能夠調動和嫻熟掌握小小說寫作的各種藝術手段,從傳統的現實主義到各種帶有先鋒色彩的實驗文體,表現得花樣繁多。在創作之餘,凌鼎年熱心參與海內外各種小小說活動,對小小說文體的思考也頗有心得。20餘年來,鼎年發表了千餘篇小小說作品,出版作品集和散文、隨筆集等30多部,更由於他長期為小小說事業推波助瀾,尤其在東南亞華文小小說創作領域頗多交流,所以說他是“小小說30年風雲人物”似乎也十分貼切。
《茶垢》《菊痴》《再年輕一次》等小小說是鼎年早期創作的作品,無論在小小說文體的選材、立意、構思上還是在人物塑造、敘述表達和環境營造上,這些作品都顯示出作者對小小說文體的自覺實踐,諸如體現在對小小說文體的字數限定、技巧密度的使用以及故事布局上的胸有成竹。他的文筆抒情,行文活潑有趣,遣詞造句不拘一格,文風飄逸多有書卷氣。
《茶垢》浸潤著無比滄桑的人生況味,“茶垢,茶之精華也”,“如此豐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積澱,焉能得之?!壺,千金可購;垢,萬金難求。”當不明就裡的小孫女把紫砂壺清理乾淨後,主人公史老爹再不能從壺裡品咂出縈繞心頭的那種陳年茶垢的味道,竟一下癱軟在太師椅上,如失之魂魄,頃刻間命懸一線。《菊痴》同樣寫出了在傳統文化薰陶下的人性弱點。一棵純正的“綠荷”菊花,在一位愛菊如命的“菊痴”手裡,把正常的保護措施變成了疑神疑鬼的行為方式,生怕這寶貝玩意兒在離開視野後被弄得基因變異。最後終因耐不住折騰,此菊還是一縷芳魂去矣。落得所謂御菊親本、正宗綠荷就此絕種。《再年輕一次》則寫得簡潔明快,把主人公的生活姿態由保守到逐漸明朗置放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進行關照,凸現一種文明時尚的人性釋放。
在20年前,作為小小說第一梯隊的寫作者,鼎年的這些作品是有自己的藝術追求和個性風格的。和當時的一些短篇小說縮寫式的“脫水乾菜”寫作比起來,他有著清醒的文體意識;和一些新聞報導式的概念化臉譜化寫作比起來,他更願意在文學性上努力探索,深度開掘;和一些認為小小說好寫,在沒有做好文學準備就半路出家直奔目標的作者比起來,他已具備了先天性的優越站位。鼎年之所以到如今依然活躍在小小說創作舞台,發表上千篇作品後文思不竭,這除了他豐富的閱歷外,還在於旺盛的求知慾望所裂變放大的綜合性知識結構的形成,為他提供了豐潤的土壤源泉。言情狀物,信手拈來,皆成文章。《棋友》《畫·人·價》《讓兒子獨立一回》等佳作,作者早期的數質並舉的創作成就奠定了他一流作家的地位。
1990年5月的“湯泉池筆會”,是以鄭州為大本營的小小說中心吹響的“集結號”。中國當代嶄露頭角的數十名小小說“新銳”聚集在林木蔥蘢的大別山區,燃起了小小說的第一堆篝火。從當時他們已發表的“代表作”中,就可以看出主辦者的如炬慧眼和開始打造中國小小說標誌性作家的決心,與會者攜帶的“資格證”就是明證:譬如:孫方友《捉鱉大王》、《郵差》、王奎山《刺柏》、司玉笙《書法家》、沈祖連《老實人的虛偽》、許世傑《關於申請購買一把鐵壺的報告》、劉國芳《誘惑》、謝志強《習慣))、劉連群《大破台》、雨瑞《斷弦》、程世偉《未晉級人》、生曉清《兩棵棗樹》、曹乃謙《筱麥秸垛里》、吳金良《醉人的春夜》、沙澠農《喲,不是發表了嗎》、張記書《怪夢》、子尼《選擇》、邢可《歪脖子樹》、滕剛《預感》(此篇其時已發表在當年4月份的《青年作家》上)。加上原屬計畫內邀請的許行、白小易、於德北、徐平、胡爾朴、尹全生、邵寶健、鄧開善、曹德權等人因故未參加。鼎年在這一撥兒文友裡面,因善於與大家溝通,人緣頗佳,會後曾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寫作友誼。
上世紀90年代,鼎年處於井噴式爆發的創作態勢。在發表的眾多作品裡,也有像《守拙之謎》《史仁祖》《剃頭阿六》等惹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史仁祖》寫一小城雜文家在寫作環境中潛移默化的變異過程,解析了由基層寫作熟知民生疾苦到走上優越崗位後筆鋒變得遲鈍的內在規律,可謂一針見血,強化了對社會問題的思索與批判性。《剃頭阿六》是“春蘭杯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的獲獎作品,寫迂腐的“職業精神”的黑色幽默意味,呈現出作品的多義性。進入新世紀以後,鼎年又寫出了《了悟禪師》《嘴刁》《藥膳大師》《天下第一樁》和《法眼》等可圈可點的佳作。其實從創作伊始,作者就把寫作背景放在了“婁城”這一塊熟悉而動情的土地上。像孫方友寫“陳州筆記”、楊小凡寫“藥都筆記”一樣,鼎年的“婁城筆記”同樣寫得人物雜駁、各色人等栩栩如生,讀後如入畫廊,過目揮之不去。與孫方友、楊小凡的誌異傳奇式故事不同的是,鼎年在作品中所注入的文化蘊含,或者說通過人物,故事的描寫敘述所透露出來的文化韻味,卻是獨樹一幟的。譬如《嘴刁》里的主人公尚百味在“食不厭精”上的形象刻畫,《藥膳大師》里對“食療”的專業表述,《了悟禪師》里對佛家禪機的詮釋,皆如行家裡手般稔熟,一字一句皆有出處。
如今悵然四顧,當年“湯泉池筆會”上的身影早巳驚鴻散去,因種種原因,大都另謀它圖了。而矢志不移、痴心不改,20多年來依然視小小說事業為畢生理想而獻身者也碩果尚存。他們伴隨著小小說成長壯大的步伐,引領出一茬又一茬的後來人。難能可貴的是,鼎年在寫作之餘熱衷於參加任何一項與小小說文體相關的活動。編書、講學、為文友們寫序或推薦習作等,被業界戲稱為“小小說活動家和代言人”。今年3月1日當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把小小說列入評選行列的訊息公布後,從廣義上講,這裡面包含了所有小小說的倡導者、編者、作者、評論者乃至讀者的共同努力,但作為數十年不遺餘力地為之搖旗吶喊、筆耕不輟的諸如凌鼎年、王奎山、劉國芳、謝志強、沈祖連、張記書、孫方友等個性化人物,注定是功不可沒載入小小說史冊的。那天我和李永康先生通電話時,一致認為在小小說的發展史上,這些人起碼應該屬於開拓者和奠基人之列。“小小說,三十年再論”,上世紀他們就敢於向某些狹隘而持有偏見的人發出類似賭氣式的宣言,那也是要有極大勇氣的。
我和鼎年相識於“湯泉池”筆會,中間曾有幾年聯繫不多。但是有關他的信息不時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傳出,說來也從未陌生過。去年在蔡楠、張記書等操辦的“邯鄲京娘湖小小說筆會”上,我與奎山、祖連、鼎年、建超等老朋友相聚在一起,當回憶起多年來共同為打造一種新文體或者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各自經歷的人世滄桑和酸甜苦辣時,在互相對視之間,都有說不出的感慨。
中國當代的小小說現象已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大眾文化話題,她的旺盛的生命力在於,民間性寫作和文體的雅俗共賞,而這兩點,也正在和它的創造者們一起簇擁著走向美好的未來。
(楊曉敏。現任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主編,曾榮獲“小小說事業家”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