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雨後登樓

《金陵雨後登樓》是明代詩人彭澤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首聯兩句寫雨後登樓所見遠處雲樹蒼茫的景色;頷聯承上繼續寫雨收之後遠跳中所能見到的金陵景色;頸聯兩句,以六朝舊跡盪盡,襯大明之國勢方盛;尾聯兩句,一意貫注,用東晉諸名士新亭對泣,以反襯當前金陵之太平景象。此詩以反問結句,既有村托當時太平景象的讚頌之情,也不無“居安思危”的寄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陵雨後登樓
  • 作者:彭澤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老葵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金陵雨後登樓
醉倚危欄看雨收,分明遠樹見晴洲。
千年壯麗山為郭,十里人家水繞樓。
燕子近來誰是主,鳳凰已去有遺邱。
如何東晉諸名士,卻上新亭雙淚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醉倚:既是酒後,亦有陶醉在美景中之意,也可理解為酒後吐真言。危欄:高處的欄桿。
②郭:城牆的外郭或泛指城牆。
③“燕子”句:劉禹錫烏衣巷》詩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此句反其意而用之。
④“鳳凰”句: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云:“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此句化用李白詩句。遺邱,指鳳凰台。
⑤“如何”二句:用東晉諸名士新亭對泣的典故。新亭對泣見於《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後人常用新亭對泣,喻對國事擔優。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酒後靠著高處的欄桿陶醉在美景中之意,可以看到明亮的晴洲遠樹。
千年的金陵古城依山為城牆,房屋橫亘綿延顯示出一種富庶的景象。
燕子新的一年飛回來有了新主人,鳳凰已經飛走而鳳凰台依舊存在。
金陵景象無處不美,但為什麼東晉名士卻在“新亭”上“對泣”呢?

創作背景

作者生當明朝中葉的承平時期。詩中描寫金陵“山為郭”,“水繞樓”的壯麗景象,對東晉諸名士曾對泣於新亭,故意表示不理解。於是創作此詩來襯托當時金陵的太平景象。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寫雨後登樓所見景色,別有一番情趣。
首聯兩句,寫雨後登樓所見遠處雲樹蒼茫的景色。這兩句寫景,使人想起了晚唐詩人許渾鹹陽城西樓晚眺》中“蒹葭楊柳似汀洲”的句子,兩者一是寫遠眺中的錯覺,一是寫雨後晴光自遠而近,而同樣寫出了風神搖曳、流動的美。這兩句,重心在後一句寫景,但後一句所見景色,以前一句為條件,由前一句生出。如果不是登樓倚欄,不是雨後就不會看到分外明亮的晴洲遠樹了。而妙在雨後,妙在其晴光自遠而至。這就使剎那流動的景物便被敏感地記錄了下來,成為極其生動的妙句。
頷聯承上繼續寫雨收之後遠跳中所能見到的金陵景色。這兩句,前一句寫金陵依山為郭的自然形勝。“千年”,極言其久遠永固,給人以一種深沉的歷史感。後一句寫居民區綠水繞屋、紅樓映波的富庶景象。“十里”,極寫其鱗次櫛比、橫亘綿延的盛況。這兩句,山水相映,縱橫見勢,既寫出了金陵無比壯麗的氣勢,又寫出市肆繁華的景象。只此兩句,便把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前四句是一個整體,純是寫景,從晴洲遠樹,寫到城郭人民,宛如徐徐展開的一幅平遠山水圖畫,畫出了金陵的壯麗繁盛景象,從而為下面議論、抒情,提供了形象依據。
以下四句轉入議論,並在議論中抒情。頸聯兩句,以六朝舊跡盪盡,襯大明之國勢方盛。“燕子”句化用劉禹錫詩,寓舊燕又有新主人,特提“近來”,意在與頷聯“十里”句相呼應,喻指“十里人家”已為舊燕主人。“鳳凰”句則又化用李白《登金陵風凰台》中“鳳去台空江自流”句意,寫六朝繁華之“遺丘”僅存。這兩句,一以飛燕易主,一以台觀遺蹟僅存,反映了盛衰興亡之變遷。而其引用六朝歷史,意不在弔古,而在贊今,即用舊跡之蕩然殆盡,以反襯當時金陵面貌之輪奐一新。
尾聯兩句,一意貫注,用東晉諸名士新亭對泣,以反襯當前金陵之太平景象。這裡詩人故設“如何”之問,表示不解,實乃以六朝之衰,襯大明之盛,得意之色,溢於言表。總之,這是對明中葉承平景象的一曲頌歌。

名家點評

南京市作家協會顧問馮亦同《南京歷代經典詩詞》:此詩的難得,就在於結句的反問,既有村托當時太平景象的讚頌之情,也不無“居安思危”的寄託。

作者簡介

彭澤(生卒年不詳),明詩人。字民望,號老葵。攸縣(今屬湖南)人。景泰七年(1456)舉人,除應天府通判。詩學唐人,風調遒上,七言律詩尤為擅場,是正統、景泰間不可多見的詩人。著有《老葵集》,傳本少見。生平事跡見《明詩紀事》乙簽卷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