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2011年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原聲專輯)

金陵十三釵(2011年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原聲專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陵十三釵》是陳其鋼於2011年12月20日發行的專輯,是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原聲專輯,共收錄26首曲目,由陳其鋼擔任製作人。

2012年,該專輯提名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陵十三釵
  • 外文名:The Flowers of War
  • 曲目數量:26 首
  • 音樂風格:古典
  • 唱片公司:索尼音樂
  • 發行日期:2022年12月20日
  • 發行地區:中國
  • 製作人:陳其鋼
創作背景,專輯曲目,專輯鑑賞,獲獎記錄,

創作背景

2008年,作曲人陳其鋼在完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音樂監製工作後,便接到了導演張藝謀的邀請,為電影《山楂樹之戀》與電影《金陵十三釵》創作配樂。陳其鋼認為《金陵十三釵》的音樂創作不同於《山楂樹之戀》,音樂在電影中的比重相當大,且電影中背景複雜、人物眾多,因此決定了電影音樂類型的多樣和交融,他希望創作的音樂可以與整部電影的製作水準相當,因此在創作上也更加挑剔。經過反覆的考察信息和收集素材,並與導演張藝謀導演多次討論後,陳其鋼在創作上採用了具有地方文化特點的民間音調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風格素材,並從中綜合出獨立的人物主題。
整張音樂原聲專輯的音樂風格被陳其鋼定位為天主教堂環境之中的中西文化碰撞與融合,在表現手法上既有歐洲16世紀的合唱形式,又有中國民歌小調呈現,並融入了西洋樂器小提琴與中國傳統樂器琵琶、二胡。其中,合唱由瑞典阿爾麥納合唱團進行呈現,小提琴聲則出自美國小提琴演奏人約夏·貝爾之手,專輯內的女高音則由中國歌手陳小朵演繹。專輯中多次出現的不同版本的曲目《秦淮景》則是陳其鋼根據江蘇民歌《無錫景》為素材進行改編和填詞,由片中“金陵十三釵”的扮演者用蘇州評彈的咬字方式進行演唱。

專輯曲目

曲序
曲目
曲序
曲目
1
《愛情主題(片頭)》
14
《秦淮景(藝伎齊唱)》
2
《秦淮景(墜入愛河)》
15
《滿目瘡痍》
3
《救贖(教堂慘劇)》
16
《永生(暴行)
4
《秦淮景(臨別的囑託)》
17
《愛情主題(她從天邊走來)》
5
《永生(李教官就義)》
18
《安慰與希望(片頭)》
6
《秦淮景(血染的琴弦)》
19
《天上來的聲音(約翰與孩子們的對話)》
7
《愛情主題(情調)》
20
《秦淮景(她們走進大門)》
8
《救贖(教堂慘劇)》
21
《秦淮景(姐妹之間)》
9
《天使佳音》
22
《愛情主題(離別)》
10
《安慰與希望(教堂慘劇)》
23
《天上來的聲音》
11
《救贖》
24
《秦淮景(片尾齊唱)》
12
《純潔》
25
《安慰與希望(投奔光明)》
13
《安魂曲與救贖(李教官和孩子們)》
26
《愛情主題(片尾)》
創作者:陳其鋼

專輯鑑賞

音樂原聲專輯《金陵十三釵》在風格上沿襲了創作者陳其鋼溫婉的特色,把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和具有中國國外特色的元素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專輯的整體基調溫柔婉轉,為影片《金陵十三釵》中的情節渲染了悲劇的氣氛,為影片中的感人情節增加了力度。整張專輯主要有兩個主題,一是愛與拯救,是一個闡述人生道理的音樂;二是 《秦淮景》,是一個獨具特色的象徵性符號。不難看出,專輯具有特別規範的結構,表達的意思也很準確,和影片想要表達的情感相一致,與影片的故事情節有著很好的配合。
專輯中的第一主題“愛與拯救”,描述的是人物內心的和情緒的變化,曲目主要是以獨奏的形式表現的,包括不同版本的《愛情主題》與《救贖》共8首曲目,這8首曲目都以小提琴的演奏為主。曲目《愛情主題(片頭)》旋律以低音為主,以女低音和小提琴相配合,再輔以合唱和交響樂隊,一起為影片奠定了感情基調,即悲傷、沉重、黑色。曲目《救贖(教堂慘劇)》充滿著憤慨和悲傷,讓聽眾親身體會到敵人的殘暴和愛國軍人的無私。
專輯中的第二主題《秦淮景》,是片中秦淮河女子的背景音樂,曲目與 “金陵十三釵”的形象相契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清麗延綿的曲調及琵琶等樂器的配合,把她們身上獨有的氣質顯露無疑,凸顯了秦淮河女子溫柔中帶著剛毅、窈窕動人的人物性格,與電影的主題相呼應。該曲目在專輯中多次出現,而每次演繹的形式也不一樣,給聽眾帶來了一場聽覺盛宴,同時也通過不同的演繹將秦淮河女子的悲劇命運進一步推進,一種悲壯的情緒油然而生,使聽眾不得不對這群已知亡國之恨的商女們的行為肅然起敬,進而產生愈加憤怒的情感體驗。

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方
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12年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原創音樂獎
《金陵十三釵》
提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