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子丸

金鈴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淳祜新添方)。具有利氣止痛,補腎治疝之功效。主治腎氣發動,牽引疼痛,臍腹弦急,攻沖不定。

基本介紹

  • 名稱:金鈴子丸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淳祜新添方)
  • 組成:金鈴子、益智仁、胡蘆巴、石菖蒲、破故紙、茴香、巴戟、木香、白茯苓、陳皮
  • 功用:利氣止痛,補腎治疝
  • 主治:腎氣發動,牽引疼痛,臍腹弦急,攻沖不定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組成

金鈴子(去核,炒)四兩(120g),益智仁、胡蘆巴(炒)、石菖蒲、破故紙(炒)、茴香(微炒)、巴戟(去心)各二兩(60g),木香、白茯苓(去皮)、陳皮(去白)各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溫酒任下。

功用

利氣止痛,補腎治疝。

主治

腎氣發動,牽引疼痛,臍腹弦急,攻沖不定。

方義

腎氣發動,牽引疼痛,臍腹弦急,攻沖不定,治宜利氣止痛,補腎治疝。方用金鈴子(川楝子)利氣止痛;胡蘆巴補腎治疝,治臍腹弦急、小腸疝氣;益智仁溫脾胃、暖腎固精,共為主藥。石菖蒲化濕開胃、醒神益智;補骨脂溫腎助陽;茴香散寒止痛,治寒疝腹痛,共為輔藥。巴戟天補腎陽、強筋骨;木香行氣調中、止痛,治積滯寒疝;白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陳皮健脾理氣、燥濕化痰,治胸腹脹痛,共為佐使。諸藥協同,具有利氣止痛,補腎治疝之效。

附方

名稱:金鈴子丸
組成:茴香、川楝子、破故紙、胡蘆巴
用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每服三十丸,細嚼胡桃仁三個,熱蔥酒送下;常服,鹽酒吞下亦可
主治:膀胱小腸疝氣,臍腹苦痛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三
名稱:金鈴子丸
組成:川楝子
用法:上將楝子去核,同破故紙、茴香焙乾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空心送下
主治:釣腎氣,膀胱偏墜,痛不可忍者
出處:《袖珍方》卷二引《澹寮》
名稱:金鈴子丸
組成:金鈴子肉、胡蘆巴、破故紙、萆薢、小茴香、蒼朮、附子
用法:上為細末,酒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主治:腰腳痛,小腸腳氣等疾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六
名稱:金鈴子散
組成:金鈴子、玄胡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三錢,酒調下,溫湯亦可
主治:熱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
出處:《袖珍方》卷二引《聖惠方》
功用:行氣疏肝,活血止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