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車村
- 行政區類別:廣西壯族自治區
- 所屬地區:中國南部沿海
- 地理位置:廣西
基礎設施,生產發展,鄉風文明,
基礎設施
2001年以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經過幾年的奮鬥,新建了村部辦公樓。金車寨56戶255人,通過“五改”,完成了人飲消防工程、亮化工程,95%的農戶建設了沼氣,硬化了村道,修建了公廁,綠化美化環境,完成了老龍溝瀑布景區一期工程,梯田景點道路正在建設當中,安裝了閉路電視,建起了文化室、籃球場,成立了老年協會、文藝隊、籃球隊,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投資30多萬元,擴寬了村級公路,2003年被評為全市首批8個農家樂旅遊點之一。
生產發展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金車村按照“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旅遊”的“12336”工作思路,把黨建精神文明創建、文明衛生村建設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及農家樂旅遊結合起來;村里成立了農家樂旅遊公司,與旅行社聯合,促進了旅遊的蓬勃發展,通過旅遊輻射,帶動全村經濟發展,轉變生產方式,農民從傳統農業耕作中解放出來,專門從事旅遊及相關產業服務,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2005年國內外遊客達到2萬多人,僅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的遊客就有1萬人,營業收入30多萬元,老百姓土特產品不愁銷路。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03年開始,將村旁500多畝旱地和水田規劃成5個特色優質淡季水果園區,村寨前後,全部果林化。2005年全村人平收入3000多元,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金車成為龍勝旅遊的新亮點。積極探索了一條“文明創建+農家樂旅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金車模式”。
鄉風文明
培養新型農民,金車村走出去的勞動力掌握1門以上的務工技能,留下來的80%以上掌握2門以上農業生產實用技術;農村新型社區管理有序,村規民約完善,無“黃、賭、毒”現象,社會治安狀況良好,計畫生育率達100%;村黨組織和領導班子組織健全、威信高;村務公開制度健全,民主選舉依法,民主決策規範,民主監督有效,村民民主管理機構和村規民約健全,實行民主管理。金車村在新農村建設中突出了五新:即生產發展要有新項目,生活水平要有新提高,農村面貌要有新變化,工作要有新成果,管理要有新機制。目前,金車正以其新型的經濟合作組織、全新的管理機制、獨具特色的農家樂旅遊、“勇於創新、艱苦奮鬥、永不自滿”的精神,成為全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