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脆弱性實證分析:新興市場早期預警體系的構建》是2005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莫里斯·戈爾茨坦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脆弱性實證分析:新興市場早期預警體系的構建
- ISBN:7504936170
- 頁數:148頁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出版時間: 第1版 (2005年8月1日)
- 開本:32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4936170
條形碼: 9787504936172
尺寸: 20.2 x 13.9 x 0.7 cm
重量: 159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莫里斯·戈爾茨坦(Morris Goldstein) (美國)格拉謝拉·L.凱賓斯基(Graciela L.Kaminsky) (美國)卡門·M.瑞哈特(Carmen M.Reinhart) 編譯:劉光溪 等
內容簡介
《金融脆弱性實證分析——新興市場早期預警體系的構建》分析了新興經濟體發生的銀行和貨幣危機的早期預警指數,並提供了實證測試。目的是發現銀行和貨幣危機發生前的主要規律,從而使政府官員和私人市場參與者能較早辨認出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這反過來又使糾正性措施更容易出台,從而避免此類危機真正發生。近期人們對確認金融危機早期預警指數的興趣大增,主要由於以下兩點:遭受危機之害的國家過多的損失和人們提高對密切監視市場指數缺乏的認識。
目錄
1 簡介
1.1 雙危機之害與預警之益
1.2 市場指數作用的得失
1.3 本書的框架
2 方法
2.1 總原則
2.2 使信號法發揮作用
2.3 貨幣危機
2.4 銀行危機
2.5 指數
2.6 信號視窗
2.7 門檻
3 實證結果
3.1 月度指數:活力檢測
3.2 年度指數:什麼起作用?
3.3 指數發出警報及時嗎?
3.4 微觀經濟指數:選擇性證據
4 評級機構和市場
4.1 主權信用評級預測危機嗎?
4.2 為什麼信用評級不能預測危機
4.3 金融市場預測危機嗎?
5 脆弱性分析:樣本外結果
5.1 脆弱性和信號
5.2 合成指數和危機可能性
5.3 實證結果
5.4 東南亞國家的樣本外適用
6 傳染分析
6.1 定義傳染
6.2 傳染理論及其含義
6.3 實證研究
6.4 貿易和金融集以及一個合成傳染指數
6.5 合成傳染脆弱性指數對最近3個危機階段的作用
7 危機之後
7.1 恢復過程
7.2 一些告誡
8 結果總結和綜述
8.1 研究結果總結
8.2 指數的發布會破壞它們的早期預警作用嗎?
8.3 表現較好的指數有政策含義嗎?
附屬檔案一 數據的定義
附屬檔案二 韓國和巴西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