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制的變遷與大國崛起》是2014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興庭、劉志雲。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法制的變遷與大國崛起
- 作者:彭興庭 劉志雲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頁數:352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11859310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金融法制的變遷與大國崛起》講述了金融就像是核能,在一國崛起的過程中,它發揮出來的能量特別巨人。但是,金融工程技術同樣也可以像核武器一樣,輕則使一個家庭的財富蒸發,承則毀滅一個國家多年積累的資本,甚至從此令這個國家一蹶不振。如果金融是核能,那么,金融法就是激勵和規制這種核能,並使其朝有利於人民幸福方向發展的一種規則技術。《金融法制的變遷與大國崛起》構建了大國崛起的金融法分析範式,從金融公平、金融自由和金融安全的角度,考察近代以來世界主要國家崛起、衰退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金融法制的變遷與大國崛起》構建了國家崛起的金融法分析範式。金融法是國之重器,而金融法的價值支撐點主要有三個,即金融公平、金融自由和金融安全,對金融法制促進國家崛起作了一個比較研究。從金融公平、金融自由和金融安全的角度,考察近代以來世界主要國家崛起、衰退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大國崛起對金融法制的需求
第二節作為一種規則技術的金融法制
第三節作為社會反應裝置的金融法制
第一章國家崛起的金融法律制度分析範式
第一節公平、自由和安全是金融法的基本價值
一、正義的三個主題
二、金融法的價值定位
三、金融法價值主題的歷史變遷
第二節金融自由是國家崛起的基礎前提
一、自由的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二、金融法制的變遷與個人自由的擴展
三、金融自由對國家崛起的工具性作用
四、貨幣和金融自由的異化
第三節金融公平是市場成熟的第一要件
一、公平與發展
二、維護金融機會公平以促進經濟成長
三、避免被剝奪以保證市場繁榮
四、限制分利集團發展以促進金融公平
第四節金融安全是國家成長的重要保障
一、金融的安全困境
二、金融不安全的歷史鏡像
三、強化金融安全的兩面性
第二章金融法律制度的變遷與國家的興衰
第一節金融法制的變遷與西方世界的興起
一、問題的提出
二、金融法制的創新與資本主義的起源和發展
三、金融法制的創新路徑
第二節金融法制與典型資本主義國家的崛起和衰落
一、荷蘭崛起過程中的金融法制
二、英國崛起過程中的金融法制
三、美國崛起過程中的金融法制
第三節金融法制的變遷與古代中國的興衰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專制王朝的金融政策與財務體制
三、金融制度的大分岔:兩宋與同時期的威尼斯
四、布羅代爾鐘罩下的明清資本主義萌芽
第三章當前國家崛起面臨的金融法制環境
第一節以美元霸權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體系
一、美元陷阱和美元霸權
二、國際金融不公平:美元霸權的歷史變遷
三、自由貨幣運動:構建公平競爭的國際貨幣體系
第二節新自由主義的影響和頻發的金融危機
一、金融危機的治亂循環
二、金融危機的根源:金融自由和風險的辯證法
三、金融自由制度化和金融風險技術性治理的不對稱
第三節立法的危機導向:金融危機對金融法的影響
一、金融立法的危機導向
二、作為契機的危機:美國《金本位法案》與羅斯福新政
三、作為教訓的危機:日本的經濟蕭條與僵化的金融體制
第四節最新立法動態: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與金融法的變遷——以美國《多德一弗蘭克法案》為例
一、“金融海嘯”後的金融立法
二、《多德一弗蘭克法案》的主要內容
三、《多德一弗蘭克法案》的影響及作用評估
四、《多德一弗蘭克法案》與美國金融立法的最新動向
五、《多德一弗蘭克法案》中價值主題的平衡
第四章我國金鼬法與和平崛起的背離與契合
第一節我國金融法律制度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賦分原則和計算方法
二、金融公平的測算
三、金融安全的測算
四、金融自由的測算
第二節金融法的效應分析
一、金融法的功能檢驗:數量效應、質量效應和增長效應
二、金融法在經濟成長中的貢獻:非線性的探討
第三節金融法分項指標與經濟成長:基於VAR模型的檢驗
一、數據的來源和處理
二、經濟成長與金融法分項指標間的因果檢驗
三、經濟成長與金融法分項指標間的脈衝回響
四、經濟成長與金融法分項指標間的方差分解
第四節契合中國崛起的金融法戰略選擇
一、制定《金融改革遠景規劃》,提高金融立法的質量
二、出台《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
三、深化金融安全,保障國家、人民的財產利益不受損害
四、有次序地實施金融自由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五、協調金融自由、金融安全和金融公平之間的關係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彭興庭,1981年生,江西安福人。先後取得經濟學博士、法學博士學位,有兩年博士後工作經歷,現供職深圳某金融機構。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法、法和經濟學。參與或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至今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曾擔任多家報紙、雜誌的專欄作者、特約評論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上海證券報》《聯合早報》等國內外報刊發表時政經濟評論累計一百二十餘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