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信用評級

金融機構信用評級

金融機構信用評級是指專業評級機構對金融機構整體資產質量,以及所承擔各種債務如約還本付息的能力和意願的評估,是對債務償還風險的綜合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機構信用評級
  • 性質:信用評價
  • 作用:對債務償還能力的評價
  • 意義:有助於金融市場國際化
分析項目,制度意義,

分析項目

金融機構信用評級的主要分析項目可分為:外部環境分析、經營管理狀況分析、業務及其風險分析資產質量分析、籌資能力分析、清償能力分析。
其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1)金融機構經營管理與業務發展水平。
(2)資產質量與財務狀況,包括資本充足率貸款收益率與穩健程度、財務穩定性、支付能力等。
(3)外部環境,包括行業發展狀況、經濟發展情況、政策法規的變動、外部支持因素等。
(4)值得注意的突出問題:是否存在支付危機,是否有違規違法行為,高級管理人才的變更,大的政策出台對其有無大的影響,是否存在道德風險問題等。
可參照國際信用評級慣例,信用等級的設定採用三等十級制,即AAA、AA、A、BBB、BB、B、CCC、CC、C、D,對每一個信用級別分別規定具體的標準。

制度意義

1.建立金融機構資信評級制度是建立現代金融管理制度的基礎,對於我國金融業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信用評級制度的建立,是中央銀行管理金融機構的基礎。現代化的金融業意味著中央銀行以對金融機構信用評級為依據,對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進行監管,並推動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科學、嚴密的信用評級制度使中央銀行有可能向全社會提供先進有效的金融服務和管理,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樹立中央銀行的權威並強化中央銀行的監管職能。
2.以建立和維護金融機構信用評級制度為基礎,配套建立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可將人民銀行內部各處室的工作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從而有效地在央行內部溝通信息,避免重複勞動,提高中央銀行的整體工作效率。傳統的計畫管理體制是條條塊塊的行政式分割管理,信息很少橫向流通管理人員只對自己的上司負責,而無需考慮與其它部門的關係。但市場化的金融管理則強調的是信息管理、公開化管理。管理人員的職責不再僅僅對上級負責,更多地是要向社會負責,建立金融企業的資信評級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僅為將來金融機構以不同的成本在市場上籌集資金創造了前提,而且為將來的利率市場化提供可能。
3.以信用評級制度為基礎,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信息匯集功能以及對全國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巨觀指導功能。中央銀行若將金融機構和企業經濟的信息金融系統內部和社會上公開,就可以真正地樹立起中央銀行的權威,有效地控制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如果有哪個金融機構發生了違規操作,中央銀行就可以依法降低該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使其喪失業務經營上的諸種優惠和便利,進而從經營機制的角度上促其自發地杜絕本機構違規行為的發生。通過建立金融企業資信評級制度,就可以將央行的監管工作從事後的被動跟蹤轉變為事先的預防引導。若將金融機構按照信用等級進行分類和排隊,利用信息公開化杜絕大部分因違規操作而產生的金融風險,並根據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制訂監管工作的不同重點和方法,將大大提高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從而縮短我國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金融監管差距,進而提高我國的金融監管水平。
4.建立金融機構信用評級制度,還將有助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無論是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還是中國的金融機構進軍國際金融市場,都將因此而受到促進和推動。建立中國特色的金融業資信評級制度自然有助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也有助於外國金融機構在中國的健康發展。自80年代以後,全球範圍內流行的金融自由化潮流就已將金融市場信息的公開化推廣為國際公認的準則。一家上市企業的健康程度,一個金融市場的健康程度,甚至一個國家經濟的健康程度,都同信息公開程度有關。近年世界各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趨勢也表明,較為完善的監管體制總是提高了信息的公開程度,也就是更細化了信用評審分級制度的指標體系。在中國金融日益對外開放的今天,信息公開化是我國實現金融體系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基本前提,通過借鑑已開發國家國際金融市場的信用評審標準以及信息公開的標準,從法規框架上使我國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的信用評審體系歸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體系,從而達到藉助發達的國際金融市場,規範和發展我國區域性金融市場的目的,並為規範離岸融資業務創造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