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研究

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研究

《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研究:基於IASC\IASB的若干經驗》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IASB)制定並改進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歷程進行全面回顧與評介。金融工具會計作為財務會計領域最為複雜的問題之一,其準則制定也經歷一個從表外披露與列報到表內確認與計量、由簡入難、逐步深入的過程。但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金融工具會計準則遠未實現完善與完美。其中,關鍵的公允價值計量仍是準則制定機構久攻不克的難關。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研究
  • 作者陳秧秧
  • 定價:16.00 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6月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歷史上,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對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制定是分為披露與計量兩階段展開的。項目分拆是IASC應對當時的現實困境而有悖初衷之舉。金融工具披露與列報規範(IAS 32)從早期的綜合性徵求意見稿(ED 48)中抽取出來而先行發布。在理論上,當複雜的交易或事項未能經過嚴格“過濾”進入賬簿與財務報表中確認時,表外先行披露重要內容是可行且必要的。但是,IAS 32(1995)卻出現有違財務會計基本程式嚴密性的邏輯問題:金融工具在表內確認與計量之前,先對表上的列報方式與會計政策披露(主要為確認標準與計量基礎)作出規範!
對IAS 32的修訂始終與IAS 39的任何變動緊密相關。IASB似乎已然意識到,金融工具的表內列報應緊隨確認與計量程式,而非與披露同時規範。這一思想加之金融市場監管力量的推動,最終促使一份純粹且全面的金融工具披露準則(IFRS 7)出台。IAS 32雖繼續規範已確認金融工具的表內列報原則,但作為一份單獨準則存在的命運堪憂。
金融工具(尤其衍生金融工具)由表外“請入”表內是會計準則制定極富意義的“艱難”一躍。但是,IAS 39的制定與後續修訂似乎始終在與時間賽跑:1998年底準則發布是應對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IOSCO)“核心準則”項目的最後評估;2003年準則修訂則旨在為歐盟上市公司2005年報編制簡化準則套用並預留充分時間。因此,現行IAS 39(2004年修訂版)雖“歷經數變”,卻仍是一份過渡性準則,距離以公允價值計量所有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的目標還十分遙遠。
公允價值是金融工具最相關的計量屬性,來自資本市場的經驗研究已提供充分證據,但公允價值信息的可靠性仍值得商榷。公允價值概念的清晰界定、公允價值計量框架的合理設計以及表內列報與表外披露關係的深入思考是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與改進的關鍵。
中國的經濟與金融環境日益與世界融為一體,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是現實的必然選擇。但是,中國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出台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突變”,準則的發布並不意味著準則制定與改進工作的終結。中航油在發達資本市場上從事衍生品交易以及套用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失敗更為我們敲響警鐘。

作者簡介

陳秧秧,女,1978年5月生,浙江餘姚人。1997—2007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會計系,管理學(會計學)博士。碩、博期間,師從中國會計學界泰斗葛家澍教授。現任教於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與會計理論、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等。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歷史回顧
第一節 準則制定的前期探索
一、IAS 25《投資會計》: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有益嘗試
二、研究與討論:1997—2007金融工具指導委員會的努力
第二節 IAS 32與IAS 39的出台
一、金融工具的披露與列報
二、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
第三節 金融工具準則的持續修訂與國際趨同
一、委員會重組與準則持續修訂
二、準則制定聯合攻關:IASB與FASB加強合作
第二章 披露與列報準則的演進
第一節 IAS 32(1995)概要與評述
一、金融工具在財務報表中的列報原則:幾點質疑
二、金融工具在財務報表中的披露原則:幾點質疑
三、列報與披露:重新認識
第二節 披露與列報準則的修訂
一、1998年與2000年兩次技術性修訂
二、2003年重大原則性修訂
第三節 IFRS 7《金融工具:披露》——純粹的金融工具披露準則
一、背景
二、準則評述
第三章 確認與計量準則的演進
第一節 IAS 39(1998)評述——第一份綜合性金融工具會計準則
一、ED 48關於確認與計量的提議
二、IAS 39(1998)評述
第二節 對確認與計量準則的修訂
一、2000年技術性套用問題的修訂
二、2003年作為技術改進項目的修訂
第三節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選擇權
一、為何引入公允價值選擇權?
二、公允價值選擇權的修訂:限制套用
第四章 金融工具準則與公允價值計量
第一節 準則制定的目標與現實
一、金融工具準則關於計量的目標:全面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二、金融工具準則關於計量的現實:部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第二節 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性與可靠性
一、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性與可靠性:準則制定機構的觀點
二、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性與可靠性:來自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
第三節 公允價值定義剖析
一、公允價值:傳統定義與缺陷
二、公允價值:定義修訂與剖析
第四節 金融工具計量的全面公允價值模式
一、全面公允價值計量與部分公允價值計量的若干經驗證據
二、公允價值計量框架:估值技術及其輸入變數
三、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
四、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問題
五、公允價值信息披露:對確認的必要補充
第五章 中國金融工具會計規範沿革與評述
第一節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沿革
一、《全國銀行統一會計基本制度》(1987):改革初期的金融會計規範
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1993)與具體企業會計準則(1997—2001)
三、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改進(2001)
第二節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規範
一、商品期貨會計:表內確認衍生金融工具的早期嘗試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
三、衍生金融工具表內確認與計量的再次試水
第三節 金融工具會計準則(2006)
一、總體評述
二、對準則制定的幾點質疑
附錄一 中航油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套用研究:基於2001—2005年年報的分析
附錄二 IASB討論稿摘譯《降低金融工具報告中的複雜性》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