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第三版)(精編版·修訂版)》是2014年05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達。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學(第三版)(精編版·修訂版)
- 作者:黃達
- ISBN:9787300191263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0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黃達教授所著的經典教科書——《金融學》(第三版)的精編版,此版本在完全版的基礎上,根據目前教學課時的需要,取其精要,進行了適當的壓縮和合併。本次精編版的修訂版本,是根據廣大讀者對2013年初出版的精編版的內容和體系結構的建議,結合*近一年來金融領域新的發展變化進行了修訂。本書是對當前正在採用的《貨幣銀行學》教材的重大改造和推進。目標是在繼續加強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充分反映近年來金融領域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演進和金融學科建設不斷取得的開拓性成果,以滿足提高金融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
作者簡介
黃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財經委員會委員,第二、第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經濟學科規劃小組成員,第一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委員,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和中國財政學會、中國價格學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中國物資流通學會等團體的副會長。
目錄
第一篇 貨幣、信用與金融
第一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第一節 初識貨幣
經濟生活中處處有貨幣/貨幣在對外交往中——外匯/貨幣流通
第二節 貨幣的起源
貨幣並非開天闢地就已存在/從交易的社會成本角度比較物物交易與通過貨幣的交易
第三節 形形色色的貨幣
古代的貨幣/幣材/鑄幣/中國早期用紙做的貨幣/銀行券與國家發行的紙幣/可簽發支票的存款/外匯存在的種種形態/計算機的運用與無現金社會
第四節 貨幣的職能
賦予交易對象以價格形態/貨幣單位/貨幣購買力/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中的貨幣和貨幣需求/積累和保存價值的手段/國際交往中的貨幣職能、匯率
第五節 貨幣的界說
從職能視角的貨幣界說/一般等價物/貨幣與流動性/社會計算工具或“選票”/從控制貨幣的要求出發定義貨幣
第六節 貨幣制度
貨幣制度及其構成/幣材的確定/貨幣單位的確定/金屬貨幣的鑄造/本位幣和輔幣/對鈔票和存款貨幣的管理/無限法償與有限法償/金本位的發展史
第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
什麼是國際貨幣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制的終結和浮動匯率制/歐洲貨幣聯盟與歐元/對貨幣制度主權的挑戰
第二節 外匯與外匯管理
外匯界說再釋/外匯管理與管制/可兌換與不完全可兌換/我國的外匯管理和人民幣可兌換問題
第三節 匯率與匯率制度
匯率/匯率牌價表/官方匯率、市場匯率、黑市匯率/浮動匯率與固定匯率/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人民幣匯率制度
第四節 匯率與幣值、匯率與利率
貨幣的對內價值與對外價值/匯率與利率
第五節 匯率的決定
關於匯率的決定/種種匯率決定說
第三章 信用與信用形式 / 29
第一節 信用及其與貨幣的聯繫
什麼是信用/信用也是一個古老的經濟範疇/信用是如何產生的/實物借貸與貨幣借貸/市場經濟要求信用秩序
第二節 現代社會之前的信用
債、usury、高利貸/高利率/歷史上對高利貸的態度/資產階級反高利率的鬥爭/如何詮釋高利貸/中國的高利貸問題/當前的“民間借貸”
第三節 現代信用活動的基礎
“信用經濟”/盈餘與赤字,債權與債務/信用關係中的個人、企業、政府和國際收支/作為信用媒介的金融機構
第四節 現代信用的形式
商業信用/商業票據和票據流通/商業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銀行信用/銀行家的票據——銀行券/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國際信用
第四章 利率及其決定
第一節 利 息
什麼是利息/人類對利息的認識/現代利息的實質/利息之轉化為收益的一般形態/收益的資本化
第二節 利率及其種類
利率系統/基準利率與無風險利率/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年率、月率、日率
第三節 利率的決定
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古典學派的利率決定/凱恩斯理論的利率決定/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利率決定/影響利率的風險因素/利率管制
第四節 利率的作用
對利率作用的一般估價/利率發揮作用的環境和條件
第五節 利率的度量
概念和計算公式/複利反映利息的本質特徵/兩個有廣泛用途的算式/現值與終值/競價拍賣與利率/利率與收益率
第六節 利率的風險結構
違約因素/流動性因素/稅收因素
第七節 利率的期限結構
什麼是利率的期限結構/即期利率與遠期利率/到期收益率/收益率曲線/影響利率期限結構的因素
第五章 金融範疇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金融及其涵蓋的領域
“金融”這個由中文組成的詞所涵蓋的範圍/“金融”這箇中文詞並非古已有之/西方人對finance的用法/比較“金融”與“finance”/如何對待中文“金融”的不同用法以及本教材的約定
第二節 金融範疇的形成
古代相互獨立發展的貨幣範疇與信用範疇/現代銀行的產生與金融範疇的形成
第三節 金融範疇的界定
金融範疇的擴展/對金融範疇的界定
第二篇 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
第六章 金融中介體系
第一節 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範圍
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機構、金融機構/聯合國統計署和國民核算體系的分類/金融服務業與一般產業的異同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
西方國家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中央銀行和存款貨幣銀行以外的金 融機構/跨國金融中介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其他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券商/農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郵政儲蓄機構/保險公司/投資基金/匯金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華外資金融機構
第四節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
國際金融機構的形成和發展/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 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第七章 存款貨幣銀行
第一節 存款貨幣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存款貨幣銀行名稱的由來/古代的貨幣兌換和銀錢業/現代銀行的產生/舊中國現代商業銀行的出現、發展及構成/商業銀行的作用/“金融資本”與壟斷
第二節 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
商業銀行的兩種類型:職能分工型與全能型/美、日等國從強調分業到轉變方向/我國強調分業經營的背景與問題
第三節 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浪潮/避免風險的創新與資產業務證券化/技術進步推動的創新/網路銀行/規避行政管理的創新/金融創新反映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四節 不良債權
不良債權及其不可避免性/需要科學的分析/我國銀行的不良債權及其成因/債權質量分類法
第五節 存款保險制度
關於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的功能與問題/這一制度引進我國的問題
第六節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負債業務/吸收存款/其他負債業務
第七節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資產業務/貼現/貸款及其種類/“真實票據”原則/證券投資
第八節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
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匯兌業務/信用證業務/信託業務/銀行卡業務
第九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與管理
商業銀行是企業/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資產管理與負債管理/風險管理備受關注/風險管理的含義/商業銀行的風險類別/銀行的內部控制/我國現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及風險管理
第八章 中央銀行與金融基礎設施
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產生及類型
中央銀行的初創階段和迅速發展階段/國家對中央銀行控制的加強/中央銀行制度的類型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職能
中央銀行業務經營的特點及其職能/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是相對的
第四節 金融基礎設施
換個角度看金融體系/關於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及其作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國際標準
第五節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體系
支付清算體系和中央銀行組織支付清算的職責/支付清算體系的作用/常用的清算方式/票據交換所
第六節 金融業標準
關於金融業標準/資本質量標準/會計準則/風險管理標準/金融業標準在中國的實踐
第九章 金融市場
第一節 金融市場及其要素
什麼是金融市場/金融市場中交易的產品、工具——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的特徵/金融市場的功能/金融市場運作流程的簡單概括/金融市場的類型/我國金融市場的歷史
第二節 貨幣市場
票據與票據市場/中央銀行票據/票據貼現與貼現市場/國庫券市場/可轉讓大額存單市場/回購市場/銀行間拆借市場
第三節 資本市場
股票市場概述/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長期政府債券/公司債券/長期債券市場/初級市場/二級市場
第四節 證券價格與證券價格指數
有價證券價格/證券價格指數
第五節 資本市場的效率
市場效率的定義/研究市場效率的意義/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挑戰
第六節 衍生工具市場
衍生金融產品/衍生工具的迅速發展/遠期和期貨/期權/互換/金融衍生工具的雙刃作用
第七節 投資基金
投資基金及其發展歷史/契約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私募基金/對沖基金/收益基金和增長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養老基金
第八節 外匯市場與黃金市場
外匯市場的概念與功能/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和交易方式/我國的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的歷史發展/黃金市場的金融功能/我國的黃金流通體制改革
第九節 風險投資與創業板市場
風險投資基金和風險資本/風險投資的發展歷史及其作用/風險投資的退出途徑/創業板市場
第十節 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對金融市場國際化的理解/歐洲貨幣市場/金融市場國際化的演進和格局/國際遊資
第十章 資產組合與資產定價
第一節 風險與資產組合
金融市場上的風險/道德風險/關鍵是估量風險程度/風險的度量/資產組合風險/投資分散化與風險/有效資產組合
第二節 證券價值評估
證券價值評估及其思路/債券價值評估/股票價值評估/市盈率
第三節 資產定價模型
為什麼要研究資產定價模型/資本市場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四節 期權定價模型
期權價格與期權定價模型/期權定價的二叉樹模型/布萊克斯科爾斯定價模型
第十一章 金融體系結構
第一節 金融體系與金融功能
金融體系/金融功能
第二節 金融體系的兩種結構
中介與市場對比的不同結構/不同金融體系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優劣比較要求理論論證
第三節 對存款貨幣銀行的再論證
傳統銀行的“衰落”/銀行存在理由的再論證
第四節 金融體系結構的演進趨勢
趨同還是收斂/中介與市場的滲透發展/影子銀行/把金融中介機構作為總體的研究
第三篇 貨幣均衡與巨觀政策
第十二章 現代貨幣的創造機制
第一節 現代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現代經濟生活中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與債權債務網
第二節 存款貨幣的創造
現代銀行創造貨幣的功能集中體現為存款貨幣的創造/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現代金融體制下的存款貨幣創造/存款貨幣創造的兩個必要前提條件/存款貨幣創造的乘數/擴展的存款貨幣創造模型和創造乘數/派生存款的緊縮過程
第三節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貨幣創造過程
關於“現金”的再說明/現金是怎樣進入流通的/現金的增發與準備存款必須不斷得到補充/準備存款的不斷補充必須有中央銀行的支持/中央銀行是否可以無限制地為存款貨幣銀行補充準備存款/基礎貨幣/貨幣乘數/發行收入與鑄幣稅
第四節 對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的總體評價
現代信用貨幣制度是最節約的貨幣制度/雙層次的貨幣創造結構/聯結微觀金融與巨觀金融的關節點
第十三章 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與貨幣均衡
第一節 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前人的貨幣需求思想/馬克思關於流通中貨幣量的理論/費雪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分析/後凱恩斯學派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式/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中國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研究
“1∶8”公式/一個有爭議但廣為流傳的公式
第三節 貨幣需求面面觀
名義需求與實際需求/發揮產出潛力的貨幣需求/金融資產交易的需求應如何納入貨幣需求模型
第四節 貨幣需求分析的微觀角度與巨觀角度
貨幣需求分析的微觀角度/資產選擇/貨幣需求分析的巨觀角度/兩個角度不可偏廢
第五節 貨幣供給及其口徑
貨幣供給問題述要/貨幣供給的多重口徑/外國的、IMF的和中國的M系列/M1/M2——貨幣供給的“流動性”/區分貨幣與非貨幣的困難
第六節 貨幣供給的控制機制
貨幣供給的間接調控與控制工具/居民持幣行為與貨幣供給/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行為與貨幣供給/乘數公式的再說明
第七節 貨幣供給是外生變數還是內生變數
外生變數還是內生變數/中國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問題/貨幣供給能否既是內生變數又是外生變數
第八節 貨幣均衡與非均衡
貨幣均衡與非均衡的含義/貨幣均衡與利率
第九節 貨幣供求與市場總供求
市場總供求及其同貨幣的需求與供給/貨幣均衡與市場均衡/總供求失衡與價格波動/貨幣供給的產出效應及其擴張界限/緊縮效應
第十節 我國對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論探索
反通貨膨脹的“平衡”觀/市場總供需均衡是“三平”理論追求的目標/什麼是理想的均衡態勢
第十四章 開放經濟的均衡
第一節 國際收支
什麼是國際收支/國際收支平衡表/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第二節 國際收支的調節
國際收支失衡/幾種收支差額/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國際收支的平衡——重要的巨觀經濟目標之一
第三節 國際儲備
國際儲備的作用/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外匯儲備規模與管理
第四節 國際資本流動
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影響/我國的利用外資/外債與外債規模/外債的規模管理/我國的境外投資
第五節 對外收支與貨幣均衡
貿易收支中本幣資金與外匯資金的轉化/資本收支與本幣資金/開放經濟下的貨幣供給/中央銀行的外匯操作
第六節 對外收支與市場總供求
外匯收支與市場總供求/國內經濟是基礎
第十五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一節 通貨膨脹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貨膨脹問題/對通貨膨脹概念的詮釋/通貨膨脹的度量
第二節 通貨膨脹的社會經濟效應
強制儲蓄效應/收入分配效應/資產結構調整效應/溫和的通貨膨脹與惡性通貨膨脹/就業與通貨膨脹的替代理論以及滯脹
第三節 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
成因和治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需求拉上及其治理/成本推動及其治理/供求混合推動說/中國對通貨膨脹成因的若干觀點
第四節 通貨緊縮
經濟改革中令人困擾的問題——物價持續上漲及其突然消失/對通貨緊縮的種種解釋/通貨緊縮的社會經濟效應
第十六章 貨幣政策
第一節 貨幣政策及其目標
何謂貨幣政策/我國對貨幣政策認識的演變/貨幣政策的目標:單目標與多目標/我國關於貨幣政策目標選擇的觀點/通貨膨脹目標制/ 貨幣政策與資本市場/相機抉擇與規則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傳導機制和中介指標
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控制信用的行政性手段/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選擇問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選擇
第三節 貨幣政策效應
貨幣政策的時滯/微觀主體預期的對消作用/透明度和取信於公眾問題/西方對貨幣政策總體效應理論評價的演變/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
第四節 財政收支與貨幣供給相互聯繫的歷史演變
在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中財政曾長期占主導地位/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與國家財政聯繫的特點/財政與信貸處於不可分割的聯繫之中
第五節 國債與貨幣供給
國債——平衡財政收支離不開的項目/國家財政的或有債務/國際通常採用的國債發行警戒線/發債與貨幣供給的關係
第六節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組合
組合的基礎/組合模式/改革開放以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比格局的變化
第七節 匯率政策
匯率的作用/匯率風險/穩定國內物價與穩定匯率/人民幣是應貶值還是升值/米德衝突與“政策搭配理論”/克魯格曼三角形/我國的內外均衡衝突與政策選擇問題
第八節 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和政策協調
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理論/政策協調的層次/國際貨幣政策協調的障礙
第四篇 金融發展與穩定機制
第十七章 貨幣經濟與實際經濟
第一節 兩分框架
“名義”與“實際”/實際資產與貨幣資產
第二節 虛擬資本
馬克思對虛擬資本的論述/虛擬資本與銀行信用/虛擬經濟
第三節 貨幣中性抑或非中性
經濟學中一個古老的論題/早期的貨幣中性說/質疑數量論的貨幣中性概念/一般均衡論的貨幣中性概念/從貨幣職能討論一般均衡論的貨幣中性概念/貨幣短期非中性與長期中性/貨幣政策應該是中性的還是非中性的
第十八章 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
第一節 金融與經濟成長
金融發展及其衡量/中國金融發展情況
第二節 金融壓抑
開發中國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壓抑現象/金融壓抑的政策原因
第三節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改革/開發中國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教訓/中央集中計畫體制國家的“金融壓抑”
第四節 中國金融改革
改革開放後到90年代初期的金融改革/1993年以來的金融改革/中國金融改革的經驗
第十九章 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第一節 金融脆弱性
何謂金融脆弱性/金融自由化與金融脆弱性
第二節 金融危機
何謂金融危機/普遍發生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危害與防範
第三節 中國的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中國金融脆弱的表現/“脆弱”但未導致“危機”之謎/脆弱性與市場化
第二十章 金融監管
第一節 金融監管的界說和理論
金融監管的原則及理論/金融監管成本/金融監管失靈問題
第二節 金融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及其類型/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
第三節 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
銀行機構的國際化給銀行監管帶來的挑戰/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組織
第四節 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
《巴塞爾協定》/《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巴塞爾協定Ⅲ》/巨觀審慎框架/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中國版《巴塞爾協定Ⅲ》
第一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第一節 初識貨幣
經濟生活中處處有貨幣/貨幣在對外交往中——外匯/貨幣流通
第二節 貨幣的起源
貨幣並非開天闢地就已存在/從交易的社會成本角度比較物物交易與通過貨幣的交易
第三節 形形色色的貨幣
古代的貨幣/幣材/鑄幣/中國早期用紙做的貨幣/銀行券與國家發行的紙幣/可簽發支票的存款/外匯存在的種種形態/計算機的運用與無現金社會
第四節 貨幣的職能
賦予交易對象以價格形態/貨幣單位/貨幣購買力/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中的貨幣和貨幣需求/積累和保存價值的手段/國際交往中的貨幣職能、匯率
第五節 貨幣的界說
從職能視角的貨幣界說/一般等價物/貨幣與流動性/社會計算工具或“選票”/從控制貨幣的要求出發定義貨幣
第六節 貨幣制度
貨幣制度及其構成/幣材的確定/貨幣單位的確定/金屬貨幣的鑄造/本位幣和輔幣/對鈔票和存款貨幣的管理/無限法償與有限法償/金本位的發展史
第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
什麼是國際貨幣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制的終結和浮動匯率制/歐洲貨幣聯盟與歐元/對貨幣制度主權的挑戰
第二節 外匯與外匯管理
外匯界說再釋/外匯管理與管制/可兌換與不完全可兌換/我國的外匯管理和人民幣可兌換問題
第三節 匯率與匯率制度
匯率/匯率牌價表/官方匯率、市場匯率、黑市匯率/浮動匯率與固定匯率/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人民幣匯率制度
第四節 匯率與幣值、匯率與利率
貨幣的對內價值與對外價值/匯率與利率
第五節 匯率的決定
關於匯率的決定/種種匯率決定說
第三章 信用與信用形式 / 29
第一節 信用及其與貨幣的聯繫
什麼是信用/信用也是一個古老的經濟範疇/信用是如何產生的/實物借貸與貨幣借貸/市場經濟要求信用秩序
第二節 現代社會之前的信用
債、usury、高利貸/高利率/歷史上對高利貸的態度/資產階級反高利率的鬥爭/如何詮釋高利貸/中國的高利貸問題/當前的“民間借貸”
第三節 現代信用活動的基礎
“信用經濟”/盈餘與赤字,債權與債務/信用關係中的個人、企業、政府和國際收支/作為信用媒介的金融機構
第四節 現代信用的形式
商業信用/商業票據和票據流通/商業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銀行信用/銀行家的票據——銀行券/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國際信用
第四章 利率及其決定
第一節 利 息
什麼是利息/人類對利息的認識/現代利息的實質/利息之轉化為收益的一般形態/收益的資本化
第二節 利率及其種類
利率系統/基準利率與無風險利率/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年率、月率、日率
第三節 利率的決定
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古典學派的利率決定/凱恩斯理論的利率決定/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利率決定/影響利率的風險因素/利率管制
第四節 利率的作用
對利率作用的一般估價/利率發揮作用的環境和條件
第五節 利率的度量
概念和計算公式/複利反映利息的本質特徵/兩個有廣泛用途的算式/現值與終值/競價拍賣與利率/利率與收益率
第六節 利率的風險結構
違約因素/流動性因素/稅收因素
第七節 利率的期限結構
什麼是利率的期限結構/即期利率與遠期利率/到期收益率/收益率曲線/影響利率期限結構的因素
第五章 金融範疇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金融及其涵蓋的領域
“金融”這個由中文組成的詞所涵蓋的範圍/“金融”這箇中文詞並非古已有之/西方人對finance的用法/比較“金融”與“finance”/如何對待中文“金融”的不同用法以及本教材的約定
第二節 金融範疇的形成
古代相互獨立發展的貨幣範疇與信用範疇/現代銀行的產生與金融範疇的形成
第三節 金融範疇的界定
金融範疇的擴展/對金融範疇的界定
第二篇 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
第六章 金融中介體系
第一節 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範圍
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機構、金融機構/聯合國統計署和國民核算體系的分類/金融服務業與一般產業的異同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
西方國家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中央銀行和存款貨幣銀行以外的金 融機構/跨國金融中介
第三節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其他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券商/農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郵政儲蓄機構/保險公司/投資基金/匯金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華外資金融機構
第四節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
國際金融機構的形成和發展/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 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第七章 存款貨幣銀行
第一節 存款貨幣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存款貨幣銀行名稱的由來/古代的貨幣兌換和銀錢業/現代銀行的產生/舊中國現代商業銀行的出現、發展及構成/商業銀行的作用/“金融資本”與壟斷
第二節 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
商業銀行的兩種類型:職能分工型與全能型/美、日等國從強調分業到轉變方向/我國強調分業經營的背景與問題
第三節 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浪潮/避免風險的創新與資產業務證券化/技術進步推動的創新/網路銀行/規避行政管理的創新/金融創新反映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四節 不良債權
不良債權及其不可避免性/需要科學的分析/我國銀行的不良債權及其成因/債權質量分類法
第五節 存款保險制度
關於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的功能與問題/這一制度引進我國的問題
第六節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負債業務/吸收存款/其他負債業務
第七節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資產業務/貼現/貸款及其種類/“真實票據”原則/證券投資
第八節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
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匯兌業務/信用證業務/信託業務/銀行卡業務
第九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與管理
商業銀行是企業/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資產管理與負債管理/風險管理備受關注/風險管理的含義/商業銀行的風險類別/銀行的內部控制/我國現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及風險管理
第八章 中央銀行與金融基礎設施
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產生及類型
中央銀行的初創階段和迅速發展階段/國家對中央銀行控制的加強/中央銀行制度的類型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職能
中央銀行業務經營的特點及其職能/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是相對的
第四節 金融基礎設施
換個角度看金融體系/關於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及其作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國際標準
第五節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體系
支付清算體系和中央銀行組織支付清算的職責/支付清算體系的作用/常用的清算方式/票據交換所
第六節 金融業標準
關於金融業標準/資本質量標準/會計準則/風險管理標準/金融業標準在中國的實踐
第九章 金融市場
第一節 金融市場及其要素
什麼是金融市場/金融市場中交易的產品、工具——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的特徵/金融市場的功能/金融市場運作流程的簡單概括/金融市場的類型/我國金融市場的歷史
第二節 貨幣市場
票據與票據市場/中央銀行票據/票據貼現與貼現市場/國庫券市場/可轉讓大額存單市場/回購市場/銀行間拆借市場
第三節 資本市場
股票市場概述/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長期政府債券/公司債券/長期債券市場/初級市場/二級市場
第四節 證券價格與證券價格指數
有價證券價格/證券價格指數
第五節 資本市場的效率
市場效率的定義/研究市場效率的意義/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挑戰
第六節 衍生工具市場
衍生金融產品/衍生工具的迅速發展/遠期和期貨/期權/互換/金融衍生工具的雙刃作用
第七節 投資基金
投資基金及其發展歷史/契約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私募基金/對沖基金/收益基金和增長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養老基金
第八節 外匯市場與黃金市場
外匯市場的概念與功能/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和交易方式/我國的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的歷史發展/黃金市場的金融功能/我國的黃金流通體制改革
第九節 風險投資與創業板市場
風險投資基金和風險資本/風險投資的發展歷史及其作用/風險投資的退出途徑/創業板市場
第十節 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對金融市場國際化的理解/歐洲貨幣市場/金融市場國際化的演進和格局/國際遊資
第十章 資產組合與資產定價
第一節 風險與資產組合
金融市場上的風險/道德風險/關鍵是估量風險程度/風險的度量/資產組合風險/投資分散化與風險/有效資產組合
第二節 證券價值評估
證券價值評估及其思路/債券價值評估/股票價值評估/市盈率
第三節 資產定價模型
為什麼要研究資產定價模型/資本市場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四節 期權定價模型
期權價格與期權定價模型/期權定價的二叉樹模型/布萊克斯科爾斯定價模型
第十一章 金融體系結構
第一節 金融體系與金融功能
金融體系/金融功能
第二節 金融體系的兩種結構
中介與市場對比的不同結構/不同金融體系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優劣比較要求理論論證
第三節 對存款貨幣銀行的再論證
傳統銀行的“衰落”/銀行存在理由的再論證
第四節 金融體系結構的演進趨勢
趨同還是收斂/中介與市場的滲透發展/影子銀行/把金融中介機構作為總體的研究
第三篇 貨幣均衡與巨觀政策
第十二章 現代貨幣的創造機制
第一節 現代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現代經濟生活中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與債權債務網
第二節 存款貨幣的創造
現代銀行創造貨幣的功能集中體現為存款貨幣的創造/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現代金融體制下的存款貨幣創造/存款貨幣創造的兩個必要前提條件/存款貨幣創造的乘數/擴展的存款貨幣創造模型和創造乘數/派生存款的緊縮過程
第三節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貨幣創造過程
關於“現金”的再說明/現金是怎樣進入流通的/現金的增發與準備存款必須不斷得到補充/準備存款的不斷補充必須有中央銀行的支持/中央銀行是否可以無限制地為存款貨幣銀行補充準備存款/基礎貨幣/貨幣乘數/發行收入與鑄幣稅
第四節 對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的總體評價
現代信用貨幣制度是最節約的貨幣制度/雙層次的貨幣創造結構/聯結微觀金融與巨觀金融的關節點
第十三章 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與貨幣均衡
第一節 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前人的貨幣需求思想/馬克思關於流通中貨幣量的理論/費雪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分析/後凱恩斯學派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式/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中國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研究
“1∶8”公式/一個有爭議但廣為流傳的公式
第三節 貨幣需求面面觀
名義需求與實際需求/發揮產出潛力的貨幣需求/金融資產交易的需求應如何納入貨幣需求模型
第四節 貨幣需求分析的微觀角度與巨觀角度
貨幣需求分析的微觀角度/資產選擇/貨幣需求分析的巨觀角度/兩個角度不可偏廢
第五節 貨幣供給及其口徑
貨幣供給問題述要/貨幣供給的多重口徑/外國的、IMF的和中國的M系列/M1/M2——貨幣供給的“流動性”/區分貨幣與非貨幣的困難
第六節 貨幣供給的控制機制
貨幣供給的間接調控與控制工具/居民持幣行為與貨幣供給/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行為與貨幣供給/乘數公式的再說明
第七節 貨幣供給是外生變數還是內生變數
外生變數還是內生變數/中國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問題/貨幣供給能否既是內生變數又是外生變數
第八節 貨幣均衡與非均衡
貨幣均衡與非均衡的含義/貨幣均衡與利率
第九節 貨幣供求與市場總供求
市場總供求及其同貨幣的需求與供給/貨幣均衡與市場均衡/總供求失衡與價格波動/貨幣供給的產出效應及其擴張界限/緊縮效應
第十節 我國對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論探索
反通貨膨脹的“平衡”觀/市場總供需均衡是“三平”理論追求的目標/什麼是理想的均衡態勢
第十四章 開放經濟的均衡
第一節 國際收支
什麼是國際收支/國際收支平衡表/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第二節 國際收支的調節
國際收支失衡/幾種收支差額/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國際收支的平衡——重要的巨觀經濟目標之一
第三節 國際儲備
國際儲備的作用/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外匯儲備規模與管理
第四節 國際資本流動
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影響/我國的利用外資/外債與外債規模/外債的規模管理/我國的境外投資
第五節 對外收支與貨幣均衡
貿易收支中本幣資金與外匯資金的轉化/資本收支與本幣資金/開放經濟下的貨幣供給/中央銀行的外匯操作
第六節 對外收支與市場總供求
外匯收支與市場總供求/國內經濟是基礎
第十五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一節 通貨膨脹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貨膨脹問題/對通貨膨脹概念的詮釋/通貨膨脹的度量
第二節 通貨膨脹的社會經濟效應
強制儲蓄效應/收入分配效應/資產結構調整效應/溫和的通貨膨脹與惡性通貨膨脹/就業與通貨膨脹的替代理論以及滯脹
第三節 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
成因和治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需求拉上及其治理/成本推動及其治理/供求混合推動說/中國對通貨膨脹成因的若干觀點
第四節 通貨緊縮
經濟改革中令人困擾的問題——物價持續上漲及其突然消失/對通貨緊縮的種種解釋/通貨緊縮的社會經濟效應
第十六章 貨幣政策
第一節 貨幣政策及其目標
何謂貨幣政策/我國對貨幣政策認識的演變/貨幣政策的目標:單目標與多目標/我國關於貨幣政策目標選擇的觀點/通貨膨脹目標制/ 貨幣政策與資本市場/相機抉擇與規則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傳導機制和中介指標
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控制信用的行政性手段/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選擇問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選擇
第三節 貨幣政策效應
貨幣政策的時滯/微觀主體預期的對消作用/透明度和取信於公眾問題/西方對貨幣政策總體效應理論評價的演變/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
第四節 財政收支與貨幣供給相互聯繫的歷史演變
在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中財政曾長期占主導地位/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與國家財政聯繫的特點/財政與信貸處於不可分割的聯繫之中
第五節 國債與貨幣供給
國債——平衡財政收支離不開的項目/國家財政的或有債務/國際通常採用的國債發行警戒線/發債與貨幣供給的關係
第六節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組合
組合的基礎/組合模式/改革開放以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比格局的變化
第七節 匯率政策
匯率的作用/匯率風險/穩定國內物價與穩定匯率/人民幣是應貶值還是升值/米德衝突與“政策搭配理論”/克魯格曼三角形/我國的內外均衡衝突與政策選擇問題
第八節 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和政策協調
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理論/政策協調的層次/國際貨幣政策協調的障礙
第四篇 金融發展與穩定機制
第十七章 貨幣經濟與實際經濟
第一節 兩分框架
“名義”與“實際”/實際資產與貨幣資產
第二節 虛擬資本
馬克思對虛擬資本的論述/虛擬資本與銀行信用/虛擬經濟
第三節 貨幣中性抑或非中性
經濟學中一個古老的論題/早期的貨幣中性說/質疑數量論的貨幣中性概念/一般均衡論的貨幣中性概念/從貨幣職能討論一般均衡論的貨幣中性概念/貨幣短期非中性與長期中性/貨幣政策應該是中性的還是非中性的
第十八章 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
第一節 金融與經濟成長
金融發展及其衡量/中國金融發展情況
第二節 金融壓抑
開發中國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壓抑現象/金融壓抑的政策原因
第三節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改革/開發中國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教訓/中央集中計畫體制國家的“金融壓抑”
第四節 中國金融改革
改革開放後到90年代初期的金融改革/1993年以來的金融改革/中國金融改革的經驗
第十九章 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第一節 金融脆弱性
何謂金融脆弱性/金融自由化與金融脆弱性
第二節 金融危機
何謂金融危機/普遍發生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危害與防範
第三節 中國的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中國金融脆弱的表現/“脆弱”但未導致“危機”之謎/脆弱性與市場化
第二十章 金融監管
第一節 金融監管的界說和理論
金融監管的原則及理論/金融監管成本/金融監管失靈問題
第二節 金融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及其類型/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
第三節 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
銀行機構的國際化給銀行監管帶來的挑戰/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組織
第四節 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
《巴塞爾協定》/《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巴塞爾協定Ⅲ》/巨觀審慎框架/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中國版《巴塞爾協定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