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廣播電視大學

金華廣播電視大學

金華廣播電視大學(浙江商貿學校)創辦於1979年2月。學校坐落在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金華市。學校辦學環境優越,網路設施先進,教學資源雄厚,居浙江省電大系統前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華廣播電視大學
  • 英文名:JINHUA RADIO&TELEVISION UNIVERSITY
  • 簡稱:金華電大
  • 創辦時間:1979
  • 類別:公立大學
  • 現任校長:郭航鳴
  • 主管部門:金華市教育局
學校概況,組織機構,辦學情況,辦學規模,發展規劃,工程概況,建設規模,設計要求,學校領導,

學校概況

學校地處金華市風景秀麗的婺江之畔,環境幽靜,交通便捷,現有東關和人民東路兩個校區,校本部設在東關校區,占地面積共170餘畝,校舍面積近10萬平方米。下設財經學院、理工學院、外貿學院、開放教育學院、奧鵬遠程教育中心、社區大學等部門。
金華廣播電視大學
2003年1月,經金華市人民政府批准,金華廣播電視大學與浙江貿易學校正式合併,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作模式,發展勢頭良好。2005年6月,金華社區大學正式在我校掛牌成立。我校已經形成了以開放教育和職業教育為主體,多種形式辦學的新格局,學校辦學路子不斷拓寬,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學校先後榮獲“金華市文明單位”、“浙江省文明單位”、“國家級重點中專”、“浙江省綠化先進單位”、“金華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金華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金華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學校現有教職工252人,其中專任教師154人。專任教師中有副高以上職稱39人,中級職稱96人。學校設有會計電算化、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商務英語、電子商務、計算機套用、物流管理、旅遊服務與管理、建築工程管理、藥品食品質量檢驗等10多個專業。投資近1.5億元的一期擴建工程中的教學樓、實訓樓、學生公寓和學生餐廳以及400米標準塑膠田徑場已經投入使用。學校建有國家投資300萬元的省級商貿實訓基地、60萬元的建築實驗室,擁有計算機1200台、圖書16萬冊、音像讀物10萬冊;擁有校園網、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教室、語言實驗室、室內風雨操場、健身房等現代化教學與文體活動設施。
目前,學校正以嶄新的姿態,按照經營和合作的辦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和服務至上的原則,以強化系統建設為著力點,凸顯電大辦學優勢;以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為突破口,提高中職辦學質量;以完善內部管理體制為牛鼻子,增強學校辦學活力;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根本點,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以改善外部社會環境為切入口,營造良好辦學氛圍,朝著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遠程開放大學和國家級中職示範學校的目標而努力奮進!

組織機構

黨委、校長辦公室
財經學院
(組織宣傳處)
財會教研室\會計研究所
醫務所
工商教研室
組織人事處
德育教研室\體音教研室

理工學院

電子商務教研室
學籍管理科
計算機教研室
教材考務科
理學教研室
圖書館
工學教研室
科研考核處
外貿學院
現代教育技術處
英語教研室
網路中心
中文教研室
處(團 委)
國貿教研室

開放教育學院
教學督導處
教學管理科

學籍考務科
綜合科
招生培訓科
社區大學綜合處
遠程教育中心

辦學情況

金華廣播電視大學地處金華市風景秀麗的婺江之畔,環境幽靜,交通便捷。學校現有東關、人民路和北山路三個 校區,校本部設在東關校區,占地面積共140餘畝。現有財經、理工、外貿三個學
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奧鵬遠程教育中心等,共開設24個專業。
金華廣播電視大學
學校擁有寬頻網、校園網、學校網站、地面衛星接收系統、電子閱覽室、11個多媒體教室和4個語音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計算機中心擁有計算機850多台。圖書館藏書30餘萬冊。學校生活設施齊全,有大禮堂、體育館、旱冰場、公寓化宿舍、400米跑道田徑場和足球場等。 金華廣播電視大學以舉辦高等本科、專科學歷教育為主,電大本級學生規模達到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4000多人;教職員工230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5人,中級職稱78人,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35%,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師資力量雄厚。辦學近三十年來,共培養大專、本科畢業生17000人,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有用人才。我校畢業生以基本功紮實,動手能力強而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歷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6%以上。
教學基礎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截止2006年,學校擁有計算機八百餘台,微機房12個,多媒體教室24個,語音實驗室3個,圖書資料16.5萬冊,電子讀物10萬餘冊,寬頻網、校園網、學校網站和先進的衛星接受系統等網路設施和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已位居全省電大系統前列,榮獲全省電大系統五星級網站稱號,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辦學規模

堅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擴大辦學規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學校積極構築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格局,為學生個性的發揮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社區大學在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教育局的關心與支持下,以提高社區居民綜合素質為基本任務,本著“立足社區、服務社會”的原則,為社區居民提供繼續教育、各類技能培訓、考證等教育服務,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各級各類套用型人才。
開放教育依託金華電大優質的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於1999年秋季起,開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工作,金華廣播電視大學被列入首批試點單位,現已有開放教育畢業生4500人,開放教育在讀生3300餘人。目前開放教育已逐步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專兼職業餘教學教師隊伍,師資力量雄厚。2005年,我校以優良的成績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廳、國家教育部對中央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總結性評估。
學校面貌日新月異,辦學成果引人矚目,社會聲譽日漸提高。2003年學校以兩校合併為契機,強化管理,深化改革,團結拼搏,銳意進取,狠抓質量,謀求發展。學校順利通過了“省級文明單位”的複評,先後獲得“金華市文明單位”、“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綠化、衛生先進單位”、“金華市園林式單位”、“金華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被評為全市教育系統唯一的“金華市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
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金華廣播電視大學將秉承“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治校”辦學理念,以嶄新的姿態,朝著建設全省一流廣播電視大學和社區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進!

發展規劃

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金華廣播電視大學(浙江貿易學校)一期改、擴建工程,規劃用地98839平方米,其中:老校區62111平方米;環城東路與清照路交叉口以北擴建地塊35061平方米(其中第一次征地19611平方米),原校辦廠地塊1667平方米。

建設規模

1、按110個班4500名—5000名學生全部住校,350名教職工規模設計。校舍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第一期約4.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92億元(第一期投資約9400萬元,其中基建投資約4500萬元)。
2、分期建設:本規劃設計一次到位,工程分期實施。第一期工程需考慮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新增2300名學生的教學、住宿及食堂等用房。實施第一期工程時儘量少拆,儘量少影響原建築環境及教學生活。
一期建設工程為:1#、2#、3#學生宿舍、食堂、3#教學樓、實驗樓及實訓商場。2008年投入使用。
二期建設工程為:4#、5#學生宿舍、1#、2#教學樓、多功能廳、風雨操場、實驗培訓用房、學生活動中心、單身教工宿舍及行政綜合樓。

設計要求

1、充分考慮周圍的人文、地理環境,正確分析基地環境,創造出一個清晰簡潔、保證建築使用功能高效性的城市肌理結構。
2、根據學校建築的特點,強化建築組群的聯繫,充分營造學習、生活、交流的場所。注重單體建築的適用性、經濟性,保證建築物基本結構和功能布置的靈活性。
3、總體布局有序,主次分明,交通流線清晰;空間前後連貫,一氣呵成。具有整體的教育園區建築形象,能充分表現出其舒展、大氣的性格特徵。
4、創造簡潔、精緻、開敞和具有現代感的建築造型。在統一和諧的基礎上體現單體建築的多樣性。
本次規劃容積率為1.03,建築密度為21.2%,低層高密度比較容易創造出人性化的外部空間。漫步在新的校園內,就像在豐富而細膩的空間之中不斷迴轉環繞。回眸間,在連廊處、台階處、庭院處、深深的視窗處都是師生交流的身影。我們相信,經過幾年的努力,一個優美而富有詩意的校園必將展現在廣大師生面前。

學校領導

方偉中 黨委書記
黃宏偉 黨委副書記、校長
徐駿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張蘭生 黨委委員、副校長
劉波 黨委委員、副校長
胡吉省 黨委委員、副校長
戴毅群 黨委委員、副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