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華市環城國小
- 創辦時間:1954
- 類別:公立國小
- 學生人數:500多人
學校簡介,辦學情況,學校榮譽,學校規劃,發展現狀,面臨問題,發展目標,指導思想,辦學理念,辦學總目標,管理目標,具體目標,主要措施,教學目標,具體目標,實施措施,科研目標,具體目標,具體措施,德育工作,具體目標,主要措施,藝術工作,具體目標,主要措施,後勤管理,具體目標,主要措施,學校重點,榮譽獎項,
學校簡介
1960年附設國中班二個(一看後併入金華一初),1968年9月改稱金華布廠“五七”學校。1972年6月又更名金華縣城關國小。年9月,復設國中班2個。1978年初定為縣重點國小(國中班併入金華第四中學)。1981年9月復稱現名。1988年9月被婺城區人民政府命為金華第一實驗國小。目前全校共有41個班級、2300多名學生、100多名教職工。
辦學情況
學校現擁有雙向閉路電視,計算機校園網路,互動式機房,語音室,各個教室均配備多媒體電腦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藏書6萬餘冊,音、體、美、常識等學科設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一類標準,是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把“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套用”和“雙語教學”作為辦學的主發特色。
金華市環城國小地圖
學校教師大專以上學歷占75%,中學高級教師8人,國小高級點70% ,省級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2人,市級名師培養對象9人。近幾年學校培養了特級教師5名,省級教壇新秀3名,有30餘人次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省春蠶獎,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教師出版教育專著10餘部,在各種教育刊物發表或獲獎論文不計其數。
學校注重教育科研,確立了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戰略思想,現有國家級研究課題2項,省級課題4項,連續三屆被評為省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單位。2002年被授予“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注提”實驗被國家教委評為該實驗先進單位。“現代國小數學”被評為全國國小教學示範性學校。“音響作文”獲全國優秀成果一等獎。現學校正著力於“校本課程開發”、“校園文化建設”、“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研究。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全面發展,尊重個性,開拓創新的辦學方針,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聲譽。
學校榮譽
在婺城有一條小巷叫馬路里,也許很多人不知這條小巷在何處,甚至有人連這條巷名也沒有聽說過。但在這條小巷裡坐落的一所學校卻是金華誰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金華市環城國小。
俗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環城人”在這深巷裡勞作了五十年,釀製了濃香的教育美酒,香飄婺州大地,享譽浙中內外。五十年來環城國小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的辦學宗旨。確立“現代化、示範性、國際型”的辦學目標,倡導“勤勞、敬業、樂業、創業”的教風和“勤學、苦學、樂學、善學”的學風。“敢為天下先”是“環小”精神的集中體現,五十年風雨里程,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累累碩果,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德育實驗學校”、“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防大學‘注音識字、提高讀寫’教改實驗先進單位”、“全國現代國小數學實驗學校”、“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科研興校2000強”、“浙江省先進基層黨支部”、“金華市十佳形象單位”、“浙江師範大學實驗國小”等多項榮譽稱號。
五十年的耕耘,孕育桃李萬千。中國航天科技有“環小”學子的身影,戲劇百花園裡有“環小”學了燦爛的笑臉,國際體壇賽場上有“環小”學子矯健的身姿......。
風雨五十年,彈指一揮間,五十年輝煌令“環小”無比驕傲和自豪,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信,願這深巷裡的環城國小釀造出更香、更醇的教育美酒獻給社會,辦出一所社會滿意、人民滿意、質量一流的學校。
學校規劃
和諧教育 特色校園
——環城國小學校五年發展規劃
(2007年9月-----2012年8月)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教育正在面臨一場新的調整和變革,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了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求得更好的發展,立足於創建學校特色,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校特制定五年發展規劃,作為學校未來五年發展的辦學指針。
發展現狀
環城國小又名浙江師範大學實驗國小、金華第一實驗國小。創辦於1954年,校園占地面積13195平方米,建築面積8683.37平方米,綠化面積3997.09平方米。現有37個小班化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是金華市政府首批“對外開放學校”,在美國、日本等有多所友好學校。
學校現擁有先進的計算機校園網路、互動式機房、語音室、教室多媒體、塑膠籃球場、室外游泳池等設施,是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多,學校已培養了特級教師7名,中學高級教師13人,全國優秀教師、省春蠶獎、勞動模範10餘人,省、市、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11人,省、市、區教壇新秀35名。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現代國小數學示範學校、國家外語實驗學校等3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學校以“英語、數學、語文、科學、信息技術”學科為發展龍頭,著力打造強勢學科。
面臨問題
在50餘年的辦學歷程中,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學校要得以持續發展,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創建教育品牌。還有不少問題亟待思考與解決。
首先,隨著周邊新生學校的崛起,雖幾經修建,該校也還是成為城區內校園面積小、校舍陳舊的國小了,已不能滿足日常教學的需求,嚴重阻礙了學校的發展。
其次,隨著城區國小的數量和質量的不斷增加,學校生源質量和數量呈下滑的局面,學生的基礎兩極分化日趨嚴重。
再次,學校雖擁有一批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但特級教師、省、市級名師的數量不多,在某學科具有威望的教育教學行家奇缺,已成為學校教育品牌戰略的瓶頸。作為學校傳統優勢的音、體、美學科也已優勢難在。
最後,作為基礎教學的根基,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做到,既能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又能保證學生的各方面素養(品德修養、身體素質、健康的心理等)得到充分的培養與提高,已迫在眉睫。
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
以“十六大”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總要求為指針,以深化課程改革為核心,以師生髮展為本,為學生成長服務,依法治教,科研興校,特色興校。積極建設進取、和諧、特色的學校文化。按校有特色、師有特點、生有特長的思路,教學生6年,想學生60年。讓我們的學生喜歡我們的學校,讓我們的老師體驗成長的幸福,讓我們的課堂充滿創造的快樂,讓我們的學校煥發蓬勃的生機。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要以突出人的主體地位,尊重人的價值和個性,促進人的發展,提升人的素質,增強人的責任,完美人的生活為終極目標。
教學生6年,想學生60年:強調無論是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還是學校的發展,都需要有先進理念的支撐,不斷更新自我,不斷隨著實踐的發展而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永葆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辦學總目標
經過五年的努力,建成校園環境優美,藝術氣息濃郁,教學設施精良,管理機制科學,工作環境和諧,教師素質良好,教學質量上乘的集團型省級示範性學校。
管理目標
具體目標
⑴實現學校教育管理的人文、科學,並依法辦校。
⑵健全規範的學校教育管理保障系統,形成教職工參與管理,參與決策,實施監督的民主化管理體系。加強學校廉政建設,依法辦校,做到校務公開。
⑶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廉政建設好,財務管理規範,做到財務公開。
⑷、加強學校建設,二年內完成教工宿舍拆遷、校園擴建項目,創設現代育人環境。全體教職員工能融入校園文化,學校工作不斷出現新的發展局面。
主要措施
⑴、廣泛宣傳先進的教育思想,學校的辦學理念。注重校園文化環境的布置,洋溢濃郁健康的文化氣息。
⑵、廣泛徵求教職員工意見,形成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通道。學校的重大決策都要以黨支部為監督保證基礎,通過教代會審議表決,集中民眾智慧,使之變成全體教職工的意願和要求。通過學校網路,對內設定校長信箱等多種形式,使全體教職工和熱心的學生家長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參與學校管理。
⑶、繼續積極穩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貫徹落實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
⑷、完善《環城國小獎懲條例和規章制度》,學校各項條例、崗位職責、部門規章、教育教學規程更趨合理,使學校各項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實現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教學目標
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要求,堅定不移地貫徹“使每一個學生大有進步,使每一個老師盡展才華”的辦學理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學力為主旨,努力探求具有環小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善於合作、樂於學習、勇於創新、結構最佳化、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使環小成為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公認的現代化、國際型、示範性的名校。
具體目標
⑴建立一支省一流的師資隊伍。
⑵教學質量保持市、區先進水平。
⑶打造1—2個省、市優秀教研組。
⑷創建三個金華市有權威影響力的強勢學科。
⑸開發四門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校本教材。
⑹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和業務檔案資料。
實施措施
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學校發展的核心因素是學校的人力資源即師資隊伍。教師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具有研究型的教師隊伍是我校成功發展的關鍵。學校採取自主培養與人才引進雙管齊下的策略,五年內在職特級教師達到2--3人,省、市、區級名師15—20人。
⑴業務培訓:要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基本功訓練,從備課、板書、作業批改、語言,個案分析等基本功抓起,定期舉辦“中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以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
⑵分層培養:制定《環小青年教師培養計畫》,確定要求青年教師一年二年站穩講台,三年四年走向成熟,五年六年成為骨幹,七年八年形成風格,九年十年樹立品牌。學校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評優課、教學比武,使他們能脫穎而出,成為骨幹力量。制定《環小中年教師培養計畫》,要注重教法探索與創新,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制定《環小壯年教師培養計畫》,要注重教法的總結與研究,培養名師。總之在五年之內,要使不同層次的教師都有不同的程度的發展。
⑶自我反思:每位教師要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把自己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通過反思、研究,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
⑷互助合作:在強調自我反思的同時,教師還要開放自己,積極與同伴進行切磋,協商和合作。互助學習,分享經驗,共同成長。
⑸專業引領:就是通過聘請專家,專業教師參與,加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實現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有效對話。主要有學術專題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講座、教學現場指導以及教學專業諮詢等。
⑹任務驅動:根據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階段要求——提要求,激發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結對子,架設成長的橋樑;交任務,在實踐中鍛鍊成長;定目標,進行分層培養。可以讓他們在非常強烈的完成任務動機中實現專業的成長。
⑺人才引進:要積極引進符合人才引進標準的教師,給予晉升、評優、職稱、住房等優惠待遇。每年爭取引進5人以上。
積極開展優秀教研組建設:
⑴強強協作:一方面教研組內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提倡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每個老師的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另一方面整個教研組要互通有無、互幫互學。
⑵推陳出新:教研活動要突破傳統教研活動中內容缺乏新意、形式呆板老套的弊端,使教研活動從形式到內容走進實際教學生活,走進教師的關注視野,走進教師提高的需求領域。通過創設濃厚的教研學術氛圍,給教研活動注入新的活力。
⑶師徒結隊:為了幫助青年教師儘快成長、開展師徒結隊活動。師徒共同備課,研究重點、難點,手把手地修改問題的設計,督促寫教學反思。師徒間互相聽課,讓青年教師模仿、學習,以提高教學水平,達到最佳化教研組建設的目的。
⑷溝通交流:堅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每次教研組活動都要精心組織,重視教學理論學習和結合教學實際的討論交流,做到:學習有專題,主講有專人,討論有深度。
努力最佳化強勢學科建設
⑴開展課題研究,占據學科教學前沿。學科組內的每個教師必須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可親自主持,也可與他人合作。每年每個學科組必須有一個市級或市級以上的課題。邀請學科專家指導,通過課題研究把握學科教改脈搏,占據學科教學前沿。
⑵評比學科帶頭人,引領教師成長,培養一批學科名師。學校出台學科帶頭人評比辦法,規定其職責是引領學科教師成長,學校給予津貼。開展學科名師評比活動,激發學科教師勤修業務,快速成長。
⑶開發學科校本教材,豐富學科教學資源。開發校本教材是衡量學科建設的槓桿,我校的英語學科已開發出自己的校本教材,積累了豐富的開發經驗,為其他學科開發校本教材打下基礎。
⑷開展特色教研活動,提升學科教研水平。能否開展有特色有創新的教研活動是衡量強勢學科的一個標誌。各學科組每學期都必須舉辦一至二次有特色的有影響力的教研活動,提升本學科的教研水平。
科學合理地開發校本教材
⑴學校提供專項經費,保證校本教材開發順利進行。
⑵邀請專家指導,開展理論培訓,為開發校本教材指點迷津。
⑶減輕開發人員的課時,保證開發時間。
⑷科學地開發教材,注重實效性,基於實踐性,體現時代性。
⑸有計畫有組織的實施開發工作。兩年內拿出文字稿,並邀請學科專家審定。審定後邊實踐邊修改,一年後拿出修改稿,上交省相關學科教材審定委員會。
科研目標
在今後五年內著眼於學校的未來發展,緊緊圍繞省、市教育科研重點開展立項研究,與新課程同步進行,與課堂教學為本,促進教育科研成果向實際套用的轉化,實現教研與科研的有效融合,營造濃郁的學術研究氛圍,打造浙中科研名校。以學校的整體發展思路為指針,樹立“以科研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以科研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骨幹教師,以科研提高育人質量、辦學效率和學校聲望”的思想。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抓住機遇,注重發展,實施科研興教,深入開展教育教學領域的改革研究與實驗,大力推出在全省有積極影響的精品課題,爭創省級大獎,形成人人“講改革、講研究、講創新”的教育科研新局面。
具體目標
⑴適應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的需要,建設一支團結協作,素質優良的教育科研隊伍,推進研究型教師隊伍和管理人才的建設。
⑵在今後5年內,再爭取省級立項課題1-2個,市級課題立項4-6個,區級課題立項6-8個。每年課題的數量保持在15個左右,占教師數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⑶結合省重點課題《培養小學生準確數學語言的實踐研究》,做好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工作,爭取把我校的一批優秀成果向全區、全市推廣。在課題研究中形成一定成果,每年編輯成果集一冊。
⑷形成一個局面。
全面提升和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增強科研意識,形成“人人重視,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做到人人參與課題研究。以“科研促發展”,開展合作性群體研究。
⑸建設一支隊伍。
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教藝精湛、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通過5年規劃,培養出一批市名師,市區兩級教學能手和教改之星、教壇新秀。
⑹顯現一種特色。
通過教育科研製度,規範教育科研運作,通過科研製度提升學校科研能力,5年規劃期間,學校將教育科研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培養小學生準確數學語言的實踐研究》研究充分利用教育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滿足不同教師的成長需要,促進課程與生活、課程與社會的聯繫,並在探索和實踐中,尋找到突破口,最終走出一條城市國小學生準確數學語言學習能力培養的科學途徑,構建學校自身的特色,更好地詮釋學校的辦學思想,打造我校的辦學品牌。
⑺培育一批成果。
通過5年規劃,學校將現有課題高質量完成鑑定。在綜合性成果評比中努力達到
以下目標:主課題《培養小學生準確數學語言的實踐研究》獲省政府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校本網路教研的行動研究》獲省基礎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課題研究論文省級以上超10篇,市級以上20篇。發揮省科研百強學校的引領作用,打造浙中科研精品名校。
具體措施
⑴搭建舞台,指導、支持教師參加各類競賽活動,鼓勵教師發表論文,鼓勵教師參加各類繼續教育及學歷超達標培訓,力爭在2009年35周歲以下教師均達到本科學歷。
⑵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在新上崗的青年教師中開展大練基本功和“拜師學藝”活動,30周歲以下青年教師每學期要上一節匯報課,每學年進行一次基本功競賽,年終學校評選優秀師徒。
德育工作
以養成教育的構建為抓手,塑造和諧的班隊文化,通過開放的德育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全員育人格局。
具體目標
⑴努力成為省、市行為規範學校
⑵繼續完善家長學校,形成積極開放、家---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氛圍,創省級先進家長學校。
⑶形成樂學、愉悅、和諧的班級文化。
⑷加強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措施
⑴堅持德育為核心,樹立全員育人,全面育人的意識。以弘揚民族精神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根基,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
⑵堅持德育的開放性,吸納時代精神。從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角度出發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人生,體驗精神。
⑶堅持學科的德育功能,挖掘德育教育的內涵,塑造學生健康和諧的人格,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⑷在校園主文化的引導下,學生教師共同塑造有特色的樂學、愉悅、和諧的班級文化,學生成為創建和諧班隊的主體。
藝術工作
以校本課程的建設,拓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空間,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具體目標
⑴音樂合唱教學擴大規模,努力在省級獲更多獎項。
⑵保持科技在區內的領先地位
⑶運動會重奪冠軍寶座。
⑷完善藝術校本課程。
主要措施
⑴以課程建設研修為引領,形成課程開發和諧團隊,拓展學生髮展的空間。
⑵培養興趣,突顯音、體美、科技特色,將特色融入課程,開設有利學生個性特長培養的課程。
⑶貫徹體、衛、科、藝法規條例,落實有關精神,抓好常規過程管理及制度管理。
⑷組織豐富多彩的、能吸引學生參加的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競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後勤管理
以和諧、勤業的服務保障,最佳化環境建設綠色校園。
具體目標
⑴做好學校擴建工程的基建工作,使各專用教室設備完好,充分運用於教學工作。
⑵辦好學校食堂、餐廳,為全體師生提供高質量的營養食品。
主要措施
⑴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形成一定的規模,珍惜愛護學校里的一切設施。
⑵進一步落實後勤崗位職責,後勤組人員愛崗勤業,增強主動為教育教學一線服務意識。
⑶合理布局,校園環境建設滲透健康教育理念,營造奮發向上的健康教育氛圍。
⑷接受師生評價,樹立愛校護校的思想觀念。
學校重點
今後五年學校西擴是重中之重,集團化辦學是學校今後發展的方向。
擴建過程難度大、任務重、要求高。
⒈學校計畫07年底前完成規劃紅線,力爭學校西擴的土地不做停車場
規劃,提高學校的土地使用效益。完成學校的規劃設計、論證等工作。
⒉08年力爭完成區府用房搬遷,學校教工宿舍的拆遷工作;學校科技
樓、學生食堂開工的各項審批工作,爭取在08年7月開工建設。09年9月建成使用。
⒊學校爭取在08年開展集團化辦學,充分利用學校師資、管理資源,創辦環小分校,服務社會,服務婺城教育事業。
榮譽獎項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道德教育實驗學校
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學校
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
全國現代國小數學教學實驗示範學校
全國“注意識字、提前讀寫”先進單位
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健康教育課題實驗學校
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嘗試教學理論研究會實驗基地
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實驗基地
浙江省文明單位
浙江省先進中國小校
浙江省先進基層黨支部
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浙江省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浙江省科研興校2000強
浙江省業餘訓練先進集體
浙江省電化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浙江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浙江省中國小德育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