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腰草
- 拉丁學名: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 in Ledeb
- 別名:雅吉瑪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科:虎耳草科
- 種:裸莖金腰
- 分布區域: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材炮製,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藥材基源,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5-10厘米。莖疏生褐色柔毛或乳頭突起,通常無葉。基生葉具長柄,葉片革質,腎形,長約9毫米,寬約13毫米,邊緣具(7-)11-15淺齒(齒扁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凹陷且具1疣點,通常相互疊結,兩面無毛,齒間彎缺處具褐色柔毛或乳頭突起;葉柄長1-7.5厘米,下部疏生褐色柔毛。聚傘花序密集呈半球形,長約1.1厘米;苞葉革質,闊卵形至扇形,長3-6.8毫米,寬2.8-8.1毫米,具3-9淺齒(齒扁圓形,先端通常具1疣點,多少疊接),腹面具極少褐色柔毛,背面無毛,齒間彎缺處具褐色柔毛,柄長1-3毫米,疏生褐色柔毛;托杯外面疏生褐色柔毛;萼片在花期直立,相互多少疊接,扁圓形,長1.8-2毫米,寬3-3.5毫米,先端鈍圓,彎缺處具褐色柔毛和乳頭突起;雄蕊8,長約1.1毫米;兩心皮近等大,子房半下位,花柱長0.6-0.8毫米,斜上。蒴果先端凹缺,長約3.4毫米,2果瓣近等大,喙長約0.7毫米;種子黑褐色,卵球形,長1.3-1.6毫米,光滑無毛,有光澤。花果期6-8月。![金腰草 金腰草](/img/5/1a8/lljZkRDNxEWOlhTY2E2N4cDZyETO3Qj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金腰草 金腰草](/img/5/1a8/lljZkRDNxEWOlhTY2E2N4cDZyETO3Qj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原植物-金腰草(圖1)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4800米的石隙。
分布範圍
產甘肅、青海、新疆、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尼泊爾、蘇聯和蒙古也有。
主要價值
藥材炮製
除去雜質。
性味
性寒,味苦。
功效主治
清熱利膽,緩瀉下。用於膽熱症,發燒,頭痛,膽囊炎,膽結石。為瀉膽熱症常用藥物。
用法用量
12~15g。
藥材基源
為虎耳草科植物裸莖金腰子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ge.及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全草。
採集貯藏
秋季採集,除去枯葉,洗淨,曬乾。置通風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