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

金磚國家設立外匯儲備庫,意在織就一張金磚國家自身的金融安全網,共同應對資本運作的風險和金融領域的動盪。

備受關注的第五屆金磚國家峰會在南非開幕。建立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是此次峰會的一項重要議題,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
就中國而言,外匯儲備庫並非新鮮概念。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日本、韓國與東協共同推進清邁協定多邊化機制,設立了亞洲的外匯儲備庫,並初具一定規模。
金磚國家範圍內設立外匯儲備庫的動向也由來已久,去年外界就曾傳出金磚國家將設立共同基金以應對國際金融風險,中國外交部有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金磚國家正在就建立外匯儲備庫的細節進行具體研究。
在國際資本流動加劇、已開發國家頻頻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大背景下,金磚國家共同設立外匯儲備庫來應對外部衝擊,自在情理之中。金磚國家都是區域乃至全球層面具備系統重要性的開放經濟體,正面臨越來越劇烈的外部資本流動衝擊;而已開發國家寬鬆貨幣政策正造成全球流動性泛濫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過度波動的風險,加劇了未來價格及經濟波動的不確定性。
如果建立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可減輕美元、歐元、日元等儲備貨幣國家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五國的外部溢出效應,同時還能對美元波動、大宗商品定價產生影響,促使五國貨幣的外匯和衍生品市場快速發展。
發達經濟體貨幣寬鬆導致的外溢效果,目前正在全球商品市場價格、跨境資金流動、幣值穩定等方面初步顯現出來,引發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擔憂。其負面效果大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所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增加新興經濟體和開發中國家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其次,金磚國家及新興經濟體貨幣將被迫升值,出口競爭力將明顯受制;另外,外部資金大舉湧入的可能性,也將給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埋下隱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