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牛山洞穴堆積
- 外文名:Jinniushan cave deposits
- 地點:遼寧營口金牛山系一孤立山丘
- 組成:白雲質大理岩
簡介,命名:,特徵:,堆積作用,
簡介
下段屬更新世中期,大致可分三層,其岩性為棕黃色亞粘土含碎石、灰綠色粗砂層、棕紅色角礫層,厚5~8.5米,含哺乳動物Hystrix lagrelii、Lepus wongi、Trogontherium sp.、Canis lupus mercki、Megaloceros pachyosteus、Macaca robustus、Felis tigris、Nyctereutes sinensis、Accipiter sp.等化石,1984年從一個洞穴堆積中發現了頗為完整的人類頭骨及體骨;上段屬更新世晚期,由黃褐、淡橘黃色亞粘土及碎石層組成,含Accipiter sp?, Moschus moschiferus, Crocidura lasiura、Myospalax psilurus、Cricetulus varians、Coelodonta antiquitatis、Scaptachirus moschatus、Moschus moschiferus var. pekinensis、Mustela sibirica、Tuidus namimanni等哺乳動物化石,厚1.9~6.5米。此外還含有大量石器及數件骨器。動物群的種屬與周口店第1地點相當。第6層的人類化石鈾系測年為28萬年,5~6層之間的鈣板為27萬年,比周口店第1地點稍晚,與陝西大荔的早期智人頭骨更為接近。
命名:
遼寧省博物館、中科院古脊椎所,1974年。
特徵:
層型:正層型 遼寧營口縣金牛剖面。
特徵:洞穴發育在金牛地區前第四系白雲大理岩內。下部為棕黃色亞粘土、碎石及灰綠色粗砂層和紅色角礫層,含哺乳動物化石及古人類化石;上部由黃褐、淡桔黃色亞粘土及碎石層,含哺乳動物。另外還發現有大量石器及骨器。
分布:遼寧營口。
特徵:洞穴發育在金牛地區前第四系白雲大理岩內。下部為棕黃色亞粘土、碎石及灰綠色粗砂層和紅色角礫層,含哺乳動物化石及古人類化石;上部由黃褐、淡桔黃色亞粘土及碎石層,含哺乳動物。另外還發現有大量石器及骨器。
分布:遼寧營口。
堆積作用
她身材較矮,體格強健,頭部與猿人相似。上肢和手比現代人原始,不能像現代人那樣靈活地從事各種活動。下肢雖然具備現代人的形狀,能直立行走,但仍有些屈膝。
時空穿梭,金牛山美女愛吃燒烤。金牛山人處於人類發展的童年期。這位金牛山美女過著穴居生活,會用火。在考古中發現洞穴堆積自上而下分為8層,人骨化石就處在第8層,第8層下含豐富的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其中包括用火遺蹟,說明當時已經能夠控制火源。但是這位金牛山美女還不會人工取火,只懂得使用自然火。
那么,她是怎樣保存火種,使之長時間不滅的呢?在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裡面發現了豐富的用火痕跡,包括為數不少的燒骨和灰堆。最能說明問題的是灰堆,在洞穴里共發現了11個灰堆,灰堆的平面和剖面都比較規整,顯然是為了控制火而精心準備的。
金牛山人在生火之前先在地面用石頭壘起一個圓形的石頭圈,以控制篝火的範圍,類似後來的“灶”,然後在“灶”里燒烤食物。從遺蹟可看出,灰燼分布於石圈內,灰燼層在剖面上首尾相連,說明當時的火種基本沒有熄滅過。灰燼層的頂部、中部和底部分布許多石塊,表面由於長時間燒烤而層層剝落呈粉末狀。這種保存火種的方法叫“土石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