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金淘鎮區規劃面積5.3平方公里,建有
影劇院、衛星有線電視站等文化設施,擁有完中校1所、國中校3所、文技校1所、國小26所。
僑光中學是一級達標完全中學、省文明學校。全鎮1993年普及
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全國
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示範鎮。
南音、戲曲、
琴棋書畫、裝閣踩街盛行,民眾性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一是南金公路金淘路段建設工作,征地、撤遷、安置等工作如期完成。目前,金淘路基建設工程已全部完成。
二是建設好東門行動電話基站,做好水閣、亭川行動電話基站前其工作。
三是投資近1000萬元建設完成溫成中學二期工程,建好溫成中學校路、
南光中學校路、
衛生院路、重修朵橋通南安市區三岔路口和晨光、亭川、毓南、深垵、南豐、東門、石林、深輝等10條村級水泥路。
四是規劃新鎮區,把鎮區擴建到朵橋、錢山村,建設好擁有全省最大的高速樞紐-亭川樞紐。
五是工業區,投資時潮工業區,規劃好後坑鋪丶亭川、毓南工業區。
行政區劃
金淘鎮 代碼350583105
鎮政府駐下墟街,轄22個行政村:金淘村、玉園村、毓南村、亭川村、晨光村、朵橋村、錢山村、藝林村、時潮村、南豐村、中心村、文山村、蓋溪村、經濟發展東溪村、東門村、蓮坑村、杏山村、
石林村、水閣村、深輝村、深垵村、占石村。
經濟概況
2010全年完成工業生產總值10.35億元,比增30.51%;完成規模工業產值9.319億元,比增56.4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31億元,比增31.84%;完成工商稅收入庫3331.3萬元,比增3.1%。
農業生產
一加大農業田基礎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建設金淘、朵橋千畝糧食自給工程,興修水利,1998年開挖金淘、朵橋、玉園、中心等四處引、排水渠,大大改善了
農業生產條件。1998年糧食總產值17680噸,比增0.75%。二是積極發展沿省道305線和沿淘溪兩側一重山的山地開發,在鞏固發展各村黨支部“綠色銀行”300畝集體龍眼基礎的基礎上,採取集體、個體、股份制、聯合體等多種開發形式和層層包乾、限期開發的措施,掀起山地開發熱潮。同時發揮
僑鄉優勢,有意識引進外資創辦高起點的農業綜合開發企業。1998年全鎮開發山區6200畝,新種果樹3000畝,改造舊果園3000畝,大力發展了
鳳梨4000多畝及橄欖等優質水果。三是加強草蓆基地建設,有計畫採用統一育苗、無償為民眾提供種苗、制定生草收購保護價,著手建設草蓆市場等措施,建設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體系,促進
草蓆生產由原來的蕭條向復甦轉化,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草蓆基地。四是積極發展禽畜養殖業,建設毓南、晨光、中心三個養殖業專業村和10多戶養殖大戶,在占石等山區村鼓勵發展庭院經濟養殖業。
工業企業
加大企業技改力度,著力扶持龍頭企業,著重扶持天泉樹脂有限公司、僑豐福利蓄電池廠、蓮坑塑膠色母廠、朵橋焊絲廠等有代表性的廠家,引導他們投入技改資金,擴大生產規模,培植特色產品,實施名牌戰略。1998年,全鎮新辦工業企業5家,總投資650多萬元;增資企業2家,總投資1000萬元;在建企業2家,總投資5588萬元。企業產品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不斷改善。全鎮現有工業企業66家,形成建材、毛織、鞋帽、雨傘、化工、五金、包裝等五大行業,成為金淘鎮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社會事業
從各方面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增加教育投入,1998年鎮財撥出100多萬元支持學校建設,並組織華僑捐資1000多萬元,民眾集資100多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新建金淘中學(現已和僑光中學合併),建設溫成中學二期工程,完成蓮峰國小教學樓建設,全鎮三所中學、26所國小36個幼稚園建設基本達標。同時以鎮文化技術學校、農函大金淘函授站、鎮電教辦等為依託辦好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教育“兩基”工作作為南安市示範單位接受省、泉州市“兩基”跟蹤檢查,並獲得
泉州市教育“兩基”先進單位,其中,掃盲、學校管理、學校綠化、師資隊伍建設、義務教育等五個方面受到省檢查組高度讚揚。金淘鎮現有省示範國小一所(斗南),省級文明學校、省級達標學校中學一所(僑光)被評為南安市文明學校8所,泉州市文明學校2所。加強科技工作,建設鎮村兩級科技推廣網路,加大科技興企、科技興農力度。我鎮送科技下鄉活動參加泉州市經驗交流會作典型發言,受到好評。
衛生建設
集中力量進行鎮區秩序、衛生整治、創建“三優示範街”,加強
文化站、影劇院建設,創建文化站辦公場所,投資60萬元建文化中心大樓,建設全鎮有線電視網路,並在年底實現村村通有線電視,開播金淘新聞,集資40多萬元修復
葉飛將軍故居,建設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基地。
鄉鎮建設
金淘(舊稱千金廟),1988年改鄉為鎮。鎮政府駐地下墟街。1984年新建石木結構四層鎮政府辦公樓。
住房建設:住房多系土木結構和少部分磚石木結構漢式大厝。民國時期,華僑黃奕住興建的三落、兩護厝宮殿式大厝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遠近聞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的住房形式,以傳統的漢式大厝為主。80年代大部分建築是鋼筋水泥結構。2012年以後,鎮區的住房建築達10萬平方米。把鎮區擴大到朵橋、錢山,規劃亭川新村。
公用建築:50年代後,新建牡丹山僑光中學和東門南光中學以及國小26所。新建民眾醫院、金淘敬老院、金淘僑聯、金淘糧站、金淘供銷社、金淘農行營業所、金淘公安派出所等。80年代,新建公用建築達1.8萬平方米。
經濟建設:境內有縣屬金淘糖廠。新開闢鄉村公路65公里。利用當地儲藏的豐富礦藏,大量開發紫砂土礦。編織草蓆為金淘農戶的主要職業,年收入300多萬元。1986年新建2個農貿市場,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擴建下墟街道900米。1988年創辦塑膠、雨傘、膠鞋、手套等廠,是年全鎮的工農業總產值達217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