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洲塔

金洲塔

金洲塔,位於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金洲村象崗頂。建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為平面八角形、七層樓閣式磚石塔,高42米。塔腔內徑2.9米,厚2.5米,樓板無存,塔體因受1989年5月25日零辰3時3號強颱風襲擊而倒塌,尚未修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洲塔
  • 外文名:JinZhouta
  • 地理位置:廣東省高要區金利鎮金洲村象崗頂
  • 開放時間:未開放(保護中)
  • 占地面積:約 50 m
  • 修建時間:1624年(明天啟四年)
  • 塔高:約42米
金洲塔位於高要金利鎮金洲堤外的象崗山上。在明天啟四年(1624年)建,至目前已有300多年歷史。自從建塔之後,當地民眾遂將象崗稱為“番塔崗”。
番塔崗瀕臨西江,屹立於高要、高明、三水三縣(區)交界的西江河岸上,其東北可通航廣州,南可通航江門,是來往西江船隻必經之道。建搭緣起,據說在象崗東面河中有一小土崗,四面環水,常年累月受西江洪流衝擊,每年會浮離一粒米位,所以民眾說它是“蒲崗”(會漂浮的意思)。當地鄉間父老擔心此崗遲早會被“蒲”去。金洲也會成為澤國,於是在象崗建塔以穩之,即猶如在船上插上一竹竿,使船永遠不會被“蒲”去,確保金洲的平安。塔名為“金洲塔”,按塔的類別,屬風水塔。
塔為七層八角仿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磚塔,高約42米。坐西南朝東北,不設須彌座,塔形下大上小,逐層收縮成尖狀,上蓋鐵鑄覆盆,盆上放鐵葫蘆作頂,顯得美觀挺拔秀麗。底層開疊澀青果陡形門四個,門寬0.84米、高2.2米。第二層至第七層對開二門,東北面為上樓門,西南面為下樓門。地面直徑7.9米,內2.9米,牆厚2.5米。從塔內向上為十三層,是明七層暗六層結構。各層不設神龕,但有架設樓板可登頂層的痕跡,因年代久遠,今已蕩然無存。
塔檐是從第一至第七層,都是以稜角牙子磚與線磚出檐,其砌法是一橫一直砌五層磚作平座,座上稍為收縮疊澀三層牙子磚與線磚作登上另一層上落之路。由於伸出較短,故各層都不設欄桿。
塔磚的鋪砌,是用專門燒制火候高的青灰磚,規格長30厘米、寬14厘米,厚7厘米。砌法是一順一丁,夾層為黃泥沙漿,內外表為白灰沙漿。為了防止風雨侵蝕和保持塔體美觀,外表均批盪一厘米厚的白紙筋灰,並在牙子磚批塗紅丹,紅白相間,既美觀又起防護作用。
金洲塔雖經數百年的風雨雷擊,仍雄峙江邊,直指雲天。使航行於西江上的舵手們,熱情讚頌它是“不朽的航標”。
但缺乏保護,終因年久失修,在1989年第三號颱風的襲擊,因山體滑坡,毀於5月25日晨3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