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原金廈街道
金廈街道前身系金砂區南墩村旱地,是1986年起汕頭市政府在這片旱地上興建的繼飛廈住宅區後又一大型住宅區東廈住宅區。
1989年1月,設立金砂區金龍街道辦事處。
1990年1月,增設金砂區東廈街道辦事處。
1991年11月,改稱為金園區金龍街道辦事處、金園區東廈街道辦事處。
2001年12月,金龍街道、東廈街道所轄區域以及龍廈街道所轄東福、龍北2個居民委員會合併為金廈街道辦事處。
2003年3月,金園區與昇平區合併為金平區,改稱為金平區金廈街道辦事處。
原東墩街道
1985年5月,金砂區人民政府設立東墩街道辦事處。成立之初,轄區總面積約6平方千米,是居農混居的“村中街道”,轄區內有浮東、浮西、南墩、北墩四個自然村,與街道是互不隸屬關係,村管理農戶,街道管理非農居民戶。
1997年10月,原浮東、浮西二個村及浮隴居委劃歸廣廈街道管轄。根據農村城市化要求,南墩、北墩二個村民委員會改制為股份經濟聯合社。
2001年3月,農戶均轉為非農居民,由街道管理。
2001年12月,南墩、北墩經聯社的黨群、經濟、行政工作由街道直接領導。
撤併後
2020年5月4日上午,金平區金東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金東街道轄1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汕樟路168號二樓。
地理環境
金東街道地處
金平區東北部,轄區總面積4.2平方千米(原二個街道面積和)。
人口
2011年末,金東街道轄區常住人口10.7萬人(原二個街道人口和)。
經濟
2011年,原金廈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66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0.2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83億元。2011年,原金廈街道商業限額上企業有26家。社會商品批零銷售額和住宿餐飲營業額57.59億元,完成限額以上批零和住宿餐飲營業額25.18億元,出口商貿總額1.50億元。
2011年,原東墩街道有規模上企業16家。有工業企業121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6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3.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5億元。2011年,原東墩街道商業限額上企業17家。完成限額以上批零和住宿餐飲營業額9.31億元,外貿出口1399萬美元。
交通運輸
金東街道轄區梅西片設有收貨碼頭,方便船隻停泊及貨物裝卸。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原東墩街道轄區有圖書室3個、閱覽室3個,建有桃園琵琶培訓部、金墩園書畫培訓部等。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金廈街道轄區有汕頭教育學院、缸頭幼兒師範學校、省一級學校東廈中學、金平區海棠中學、玉蘭中學、金龍國小、百合國小、月季國小、芙蓉國小、市兒童福利會第三幼稚園、石榴幼稚園、百合幼稚園、東興幼稚園。
2011年末,原東墩街道轄區內設有金砂中學、南墩國小、北墩國小、長廈國小匯翠校區、汕頭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汕頭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校及幾所民辦學校。金砂中學、汕職院中專部均培養出了一大批專業大學生和特長生。金砂中學為汕頭市一級學校、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市文明單位。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原金廈街道轄區有金平區東廈運動場、金平區門球場、龍北小遊園均設在街道轄區。
2011年末,原東墩街道籌集資金近120萬元建有金墩、桃園、金譽社區三個“星光老年人之家”,活動室內均桌球室、棋類活動室、健身器材活動室等。而後也建立了適合全民運動的金墩羽毛球培訓場。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金廈街道轄區內有金平區第二人民醫院。
2011年末,原東墩街道轄區有金墩社區和桃園社區兩個衛生服務站。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5%以上。
社會保障
2011年12月,原金廈街道建成的省級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該中心配設休養室、圖書室、康復訓練室、醫務室、文化娛樂室、培訓室、檔案室、餐室等服務場所,為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生活照料、配餐送餐、醫療護理、心理疏導、“親情通”信息服務、康復訓練、文化娛樂、書畫閱覽、體育健身等多項服務。
2011年,原東墩街道轄區內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3戶,人數718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金廈街道有郵政大樓1所,電信大樓1所,街道通訊事業持續發展,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覆蓋全街道的信息通信網路,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
2011年末,原東墩街道轄區內有標誌性建築汕樟郵電大樓、中國郵政東墩郵政局。有直撥國內外的程控電話和移動通信及信息網路,實現了覆蓋全轄區的寬頻接入。
歷史文化
原金廈街道因金龍街道、東廈街道及龍廈街道的東福、龍北居委合併,取金龍街道的“金”字和東廈街道、龍廈街道的“廈”字而得名。原東墩街道因辦事處駐東墩而得名(東墩是北墩與南墩的總稱,其前身隸屬金砂街道管轄的東墩居民委員會),轄區原由韓江下游泥沙沖積而成,故有“浮隴”“東墩”之稱。 2019年11月25日合併設立後,取二個街道名稱的第一個字為新的街道名稱:金東街道。
風景名勝
金東街道轄區有元天上帝廟、三山國王廟、張氏大宗祠及被喻為粵東第一座“樓上祠堂”的黃氏江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