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步甲

金星步甲

中華金星步甲是動物界步甲科的一種昆蟲。其背面銅色,鞘翅星點閃金光或金綠光澤,腹面和足接近黑色。頭和前胸背板密被細刻點,額的兩側靠近眼的邊緣及前胸背板前緣、基部的刻點較粗,刻點間隆起。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陝西、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星步甲
  • 別稱:中華廣肩步甲、地蠶虎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鞘翅目
  • 亞目:肉食亞目
  • :步甲科
  • :步甲屬
  • 分布區域:黑龍江、遼寧、內蒙古自治區等地
  • 總科:步甲總科
簡介,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物學特性,“假死”唬敵,防治方法,

簡介

金星步甲又名中華廣肩步甲、地蠶虎,是鞘翅目步甲科昆蟲的1種。身體背面為古銅色,頭部和前胸背板上密生有細小的刻點;觸角的長度接近身體長度的一半;前胸背板的長度和寬度之比約為2:3,兩側邊緣各生有一根毛須,背板比較平坦,中間生有較細的縱溝。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5-33毫米, 寬9-12.5毫米。體黑色,背面色暗,有銅色光澤,鞘翅上的凹刻星點閃金光或金銅光澤。捕食鱗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幼蟲,在黏蟲、地老虎大量繁殖時,其捕食及殺傷力很大,但危害柞蠶。額的兩側靠近眼的邊緣及前胸背板前緣、基部的刻點較粗,刻點間隆起。觸角長度將近體長的一半,第1、5-11節各長度接近,比第4節稍長,第3節長度為第1、2節之和;下顎須端節較亞端節稍短。前胸背板寬長比約為 3:2,前後緣中部稍向後拱,側緣接近弧形,中部以後較為平直,側緣毛2根,分別位於中部之前及后角之前;盤區較為平坦,中縱溝細,兩側凹較大,約占基部1/3。小盾片光潔。鞘翅近於長方形,兩側近於平行或於肩後稍膨;表面無明顯條溝,有分散的粗顆粒。中、後足脛節彎曲,雄蟲尤甚,後基節有毛穴,雄蟲前跗節基部3節膨大,腹面有毛墊。

地理分布

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蘇聯東部沿海地區,朝鮮,日本。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1-2代,以成蟲在地下土壤26-30cm處越冬。翌年4月上旬地溫上升到13-14℃時成蟲出土活動、交尾。5月下旬至9月上旬產卵,成蟲產卵後死亡。第一代幼蟲期為6月上旬至9月中旬,蛹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蟲在6月下旬至10月羽化。7月下旬前羽化的第一代成蟲於8月上旬至9月中旬產卵。第二代幼蟲期為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9月上旬至10月成蟲羽化。10月底當5-10cm處地溫降到13-14℃時,成蟲入上越冬。成蟲白天多棲息在隱蔽處,夜間活動捕食。捕食時用上顎鉗住昆蟲幼蟲,將體壁弄破,取食體液,僅留一層體壁。受到驚擾時,常排出一種分泌物,以防禦敵害。有趨光性。夏季羽化的成蟲,經15天左右即可交配產卵。產卵於夜間進行,散產在4.5-8cm深的土層中,最深可達13cm。在含水量12%的土壤中著卵量多。單雌產卵量與食量呈正相關,少則幾十粒,多則1000多粒,一般為100-200粒。卵期3-5天。幼蟲共3齡,有假死性,受到驚擾時頭尾上翹,以上顎和尾針突禦敵,同時可分泌一種臭味物質。幼蟲老熟後,在土內築一土室,在內化蛹。

“假死”唬敵

金星步甲因為鞘翅上有著星星點點的金屬光澤,因而得名金星步甲。它們的幼蟲在成長期一旦受驚,會迅速地“假死”落地,然後快速潛入草叢中逃走。同時它還能分泌一種臭味物質,以抵禦侵犯者。

防治方法

1、合理施用化學農藥。農藥的施用對黃寬顎步甲幼蟲影響最大。在5月中、下旬及7月這兩段時期內,停止噴施化學農藥,使幼蟲能安全化,可收到較好的保護效果。
2、適當放寬害蟲防治指標。在不造成經濟損失的前提下,噴施農藥不必強調將害蟲乾淨、徹底的消滅。有意識地保留少部分害蟲,從而保證天敵昆蟲種群的生存與繁殖。
3、隨著人工飼料的普及,大量釋放步甲將具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