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習性環境,生長繁殖,經濟價值,
外形特徵
金星寶螺長33 - 77 mm,貝殼堅固,通常為梨形,兩端較凸出,背部膨圓。殼體金黃色,其上散布著大小不等、如星狀白色斑點;背線弓曲,偏向右側;殼兩端凸出部分上面具有細肋紋,呈紅褐色。貝殼基部兩側具有一條褐色或黑褐色斑。 殼口窄,前部稍寬,兩唇的齒長,延伸到基部,呈深褐色,齒間色淡。軸唇的齒約22枚,外唇的齒約30枚。
金星寶螺的外套膜色雜,具褐色及乳白色斑,長的乳突起呈暗黑色,分枝,並具有密集的瘤狀小乳突起。水管呈暗灰色,末端的櫻須呈珠狀。觸角短(75 mm),足部上面具有濃密的乳頭狀小突起。
貝殼的縱肋與螺紋交叉成格狀,殼口有數個軸唇襞。通常有清楚的縱肋與螺旋肋,兩者交織成格狀花紋,軸唇有數個軸褶。齒舌一列,長而窄,呈刷毛狀。表面鍍有一層琺瑯質,極光滑並富有光澤。體螺層長大,殼口狹長,在殼體背面的中央線上呈縫狀,共長度幾乎等於殼長。兩唇很厚向內卷,唇緣厚,邊緣具齒紋,無厴。成年個體的螺旋部極小,一般埋於體螺層中,吻和水管都比較短。外套膜和足都十分發達,一般具有外觸角。生活時外套膜伸展將貝殼包被起來。寶螺的身體可以全部縮入殼內。
分布範圍
習性環境
生活在深海砂質的海底。貝類學家 Azuma 曾在1969年記錄到在台灣海峽(東經118°、北緯22°05’)水深289米的深海採集到生活的標本。因其常棲深海,對其生活特性尚不很了解。
生長繁殖
雌雄異體,產卵季節多在3-7月,卵一般產在珊瑚洞穴,空貝殼及陰暗的地方。母螺產卵後並不離開卵群,仍臥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護,直到孵化為止。
經濟價值
金星寶螺以其瑰麗的色彩、奪目的光澤及迷人的外形,受到世界各國收藏愛好者的青睞。由於歷年來底拖漁業的發展,致使金星寶螺價格直線下落。但是,超過七厘米的A1級標本仍然是收藏發燒友追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