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特徵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通高83厘米,金質天球外殼直徑30.7厘米,由底座、支架、子午圈、地平圈、赤道圈和球體組成。天球從中腰分為互相嵌合的兩個半球,兩個半球的嵌合處就是天赤道。天球的兩端中心為南北天極,兩極貫以鋼軸,軸固定在球外的子午圈上。鏤刻的十二時辰圈,以北極軸端為中心,也固定在子午圈上。球外的子午圈,直徑36.7厘米,琺瑯質,一面篆書360度,即每隔10度用文字標出。架上平放的是金地平圈,與子午圈十字形嵌合;兩端落在龍形支架的凹槽中。極軸與地平圈的相交角度是京師北極高度39度55分的傾斜度,赤道與黃道約以23度角相交,相交點為春分、秋分兩個節氣。
據乾隆年間的《
儀象考成》記載,天球儀有3垣、28宿、300個星座,3242顆星。採用赤金點翠法,以大小不同的珍珠為星,鑲嵌於球面之上並刻有星座的名稱。
文物歷史
康熙對天文、數學的精確與神奇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除了熟讀《
幾何原本》,還重用精通天文學的西方傳教士南懷仁為欽天監。在康熙的影響下,乾隆也對西方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更熱衷的是繁複華麗的鐘表與靈活奇巧的機械玩具,他還將科學儀器禮制化,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便是一例。
1770年左右,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由清宮造辦處製作完成。
文物鑑賞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上的星星採用了從西方引進的星等法,比例恰當,位置準確,反映出中國清代高超的天文科技水平,體現了當時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的盛況。上有九條基金蟠龍,氣勢磅礴,生動自然,四條升龍共擎球體,雕龍精細,鬚眉俱現,鱗片清晰,四條降龍銜接掐絲琺瑯海水托盤,盤下有獸頭為四足,是宮中絕無僅有的珍品,也是明末清初西方科學技術與中國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的基座為圓形琺瑯盤底座,通體以細絲盤出纏枝花紋,嵌以燒藍和淡藍的琺瑯釉,以豐富多彩的色調改變了純金的單調。景泰藍底座的足又以四個龍首為形,採用高浮雕法,極富裝飾性。
文化寓意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刻意把表示帝王的星加大了一些,以顯示帝王的至高至尊。總的來說,天球儀在星等的製作上,雖然少數幾顆星遵從了皇家的威嚴,但是大多數星等的劃分製作,是按照當時的自然觀察而來的。
文物價值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套用了當時的實測天文觀測成果,將中國古代星座劃分方法與西方星座命名結合在一起,並用不同大小的珍珠來表示不同亮度的恆星,使之成為一件具有實用價值的科學儀器,同時還非常有特色地標示出了一顆“客星”,即
第谷超新星。它不僅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還是一件科學性較強的文物,是東、西方科學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對研究中國古代天文學史,18世紀的中、西方天文學史和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史都有著重要意義。
文物趣聞
北斗七星的亮度本來有著明顯的不同,可是在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上表示它們的珍珠卻大小相等。以上這些星等上的誤差可能是工匠的無意之舉,或者是因為關於這些星星的傳說較多而使工匠誤認為就是亮星。
北斗中的“開陽”,本是雙星,古人並不是把它當作雙星來看,而是將開陽作為主星,另一顆星作為輔星來表示。這種現象早在山東嘉祥武氏墓祠出土的東漢畫像石帝車星象圖上就有表示,以後歷代的星圖均以輔星放在開陽星旁,說明中國古人早就發現了開陽是雙星的現象。但是,在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儀上,卻沒有把那顆輔星標出來,可能是工匠的疏忽,或是故意簡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