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登妙高台》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山登妙高台
- 作者:朱彝尊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曝書亭集》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金山登妙高台》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金山登妙高台》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金山登妙高台高台堪極目,落景一登臨。眾水金陵下,孤城鐵瓮深。平沙依雁宿,橫笛想龍吟。不見安禪叟,寥寥江上心。作者簡介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又...
《滿江紅·登金山妙高台》是沈善寶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破浪揚帆,江心寺、這番才到。又何異、人來弱水,身游蓬島。頓覺胸中天地闊,轉憐眼底江山小。御天風、我欲逐雲飛,情飄渺。追往事,重憑弔。尋勝跡,窮幽窈。想蛾眉偉績,才人麗藻。玉帶鎮山風雅擅,鼓聲振夜煙塵掃。捲秋風、仍是舊波濤,伊人杳。...
《過小金山登妙高台》是詩人龐嵩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自惜馳驅地,遨遊今獨閒。不因筵祖道,已破利名關。適意鳶魚外,忘形天地間。德雲蘇老逝,休更問迴環。作者簡介 龐嵩(1490-1566)明學者。字振卿,學者稱弼唐先生。南海(今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人。湛若水之弟子。幼年即為郡庠生,嘉靖舉人。在羅浮...
妙高台,又稱曬經台。“妙高”是梵語“須彌”之意譯。劉編《金山志》(鎮江金山寺)載:“妙高台在伽藍殿後,宋元祐僧佛印鑿崖為之,高逾十丈,上有閣,一稱曬經台。”又雲,“妙高台江水明如鏡”。妙高台東西南三面均是峭壁,雲霧四合,如置仙境。金山在江中時,可以俯視四面長江,滾滾東流的江水至此,被...
《同朱舜咨王伯循登金山妙高台》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同朱舜咨王伯循登金山妙高台 幾年無此客,同上妙高台。落日地中去,長江天際來。英雄成徃事,歲月付銜杯。無限登臨意,舟人莫重催。作者簡介 薩都剌(約1280一約1345),字天錫,號直齋,西域答失蠻氏,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
《金山寺妙高台》是詩人陳璉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維舟金山下,飛步妙高台。倚闌縱遐矚,豁然懷抱開。誰雲隔一水,我喜絕纖埃。淮南見咫尺,煙樹翠成堆。江山宛猶昨,昔人安在哉。緬懷坡仙輩,賦詠騁雄才。俯仰幾百年,石刻荒蒼苔。不須雍門琴,對景令人哀。作者簡介 陳璉(1370-1454),明初廣東東莞人...
和何似公登小金山妙高台見懷 《和何似公登小金山妙高台見懷》是明代李孫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和何似公登小金山妙高台見懷 問法聞登江上台,長江自度豈浮杯。月臨初地看無色,水落潮音聽轉猜。念我肯停浮白興,憐君猶為踏青來(時似公為掃墓至)。便期出世寧容晚,共覓蓮花大地開。
《金山妙高台和蘇軾韻》是清代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原文 先我問誰登,眉山玉局子。仕朝七品官,辭家六千里。屈信往來間,蓋同遊戲耳。忽愛浮玉峰,嵬㠑江中起。義取華嚴經,名此台如砥。比丘擬德雲,談禪對棐幾。了了契心神,朗朗出口齒。斯誠迥出塵,那更申盟水。獨步妙高間,是是非非是。...
再如楞枷台、妙高台、觀音閣、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龍洞等名勝古蹟,皆依山旁勢鑿岩而建,構思神巧,令人讚嘆建築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藝術。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張船山《十六日雪中渡江》云:“故人折簡近相招,一舸橫江路不遙。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壓海門潮。揚州燈火難為月,吳市笙歌剩此簫。那管風濤...
此外,據傳“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公元1130年南宋名將韓世忠用四千水兵將幾萬入侵的金兵圍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親擂戰鼓,鼓氣助陣,大破金兀朮部眾。這個歷史故事被搬上戲劇舞台,英風千載,流芳百世。夕照閣 夕照閣存有清代乾隆帝南巡駐蹕金山留下的七塊御碑,保存完善。這些石碑引來...
1948年與金山寺大殿、藏經樓等同毀於火,如今僅存台址。當年妙高台,還是賞月佳處,並且流傳著名士蘇東坡曾在此賞月的軼事。此外,據傳“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公元1130年南宋名將韓世忠用四千水兵將幾萬入侵的金兵圍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親擂戰鼓,鼓氣助陣,大破金兀朮部眾。這個歷史...
金山僧院(唐)羅隱 送僧歸金山寺(唐)皇甫冉 晚游金山(北宋)梅堯臣 金山寺(北宋)司馬光 金山(北宋)王安石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北宋)王安石 夜登金山(北宋)沈括 游金山寺(北宋)蘇軾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詩與金山元長老。(北宋)蘇軾 金山妙高台(北宋)蘇軾 和子...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長老》是明代詩人姚廣孝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三度來登多景樓,妙高台上始能游。長江如練山如畫,獨倚闌乾笑白頭。作者簡介 姚廣孝, 明蘇州府長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陰陽術數。洪武中從燕王至北平,住持慶壽寺,而常居府中,時時屏人語。建文時勸...
《重登金山作》是明代詩人王世貞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春山春望郁蔥哉,矯首扶桑黛色開。滄海潮吞丹鷲去,大江天捲白龍來。憑陵不盡千秋語,遼落長悲六代才。為喜摩尼施珠在,振衣還上妙高台。作者簡介 王世貞,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
觀音閣南與妙高台、楞伽台,北與慈壽塔、法海洞椽接棟連,碧映丹輝。由楞伽台循級北登,可至金山的頂峰留雲亭,亭內有康熙帝御筆“江天一覽”石碑,故此亭亦稱江天一覽亭。留雲亭西北,有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七峰亭,在此亭之北的金鰲山下有一個古仙人洞,這是道教的遺蹟。由觀音閣往北,可登慈壽塔,此塔...
落日燒紅如燭。北去雲帆,西飛月鏡,怪底人生速。翛然青氣,白鷗才是吾屬。欲寫轉眼南朝,盪胸東海,恨山中無竹。更為坡翁詩在上,漫教輕續。三兩漁蹤,一雙僧影,占斷江天綠。妙高台頂,破空聊弄青玉。作者簡介 易順鼎,字實甫,一字中實,龍陽人。光緒乙亥舉人,歷官廣東欽廉道。有《琴志樓集》。
《登小金山有感用蘇東坡韻》是詩人湛若水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輪迴莫是窺天窄,蘇子德雲之再來。二老只隨歸大化,空留渣滓妙高台。作者簡介 湛若水(1466—1560),明哲學家,字元明,號甘泉,增城(今屬廣東)人。早年從學於陳獻章。弘治十八年(1505)舉進士,授編修,歷官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卒諡文...
《登小金山用東坡韻》是明代詩人陶益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流水桃花笑客來,步虛重上妙高台。尋僧傍柳纜方系,打鼓鳴榔潮又回。遠近坡山渾入望,蕭條庾賦莫興哀。春風擬寄江南信,定折梅關積翠梅。作者簡介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為鬱林人,附籍...
《登金山同君佐》是明代鐘惺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兩度游皆略,猶賢於未看。見聞江四面,行坐石更端。薄晚風煙亂,深冬水府寒。妙高台上月,共待亦非難 。作者簡介 鐘惺(1574—1624),明湖廣竟陵人,字伯敬,號退谷。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行人,歷官南京禮部主事。租秦淮水閣讀史,記其心得為《史懷》...
鄭少谷嘗與友人期曰:“明年海上有紫氣東來,是吾觀化至矣。”赴官留省,中道奄殂。好游名山,嘗登金山妙高台,留詩云:“雲海宴冥望不回,鯨波東蹴巨靈開。中天樓閣虛無里,南國風煙江漢來。世短動經多事日,愁長況上望京台。白門金鼓維揚卒,落日空傳黃竹哀。”鄭少谷汶上對月聞笛,作商調哀切,命舡人...
金山登妙高台 三山舟次偶成二絕句 秣陵感懷 牛渚 採石 赭山 繁昌故城 汩羅 馬當山 小孤山 湖口 大孤山 鄱陽湖 舟中望廬山 張睢陽祠 望湖亭對月 南昌道中 章江聞雁 封溪聶侯廟 家君初度日漫成 新淦縣 峽江 吉陽道中 夜泊 灘行口號六首 虔州懷古 南安客舍逢二陸子以滕王閣詩見示漫賦 度大庾嶺 下嶺 寄遠 ...
注 ① 青帝座:春神的星座。青帝即天帝,系東方之神,亦即春神。羅隱《自湘川東下立春夏口阻風登孫權城》:“只見風師長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② 赤松:據劉向《列仙傳》載,赤松子為上古神農時雨師,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不燒。後常指代仙人。蘇軾《金山妙高台》:“我欲乘飛車,東訪赤松子。”清道觀...
釋德清紙本行書詩中堂是明朝的文物。文物特徵 行書詩中堂。“獨上高台眺大荒,飛來空翠灑衣裳。一林寒吹生天籟,無數昏鴉送夕陽。厭俗久應辭濁世,濯纓今已在滄浪,何當長揖風塵外,披眼雲霞坐石床。登小金山妙高台作,僧清”。鈐“釋德清印”、“隱山道人”二方白文印。凡四行66字,所書全用二王筆法,風格...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懷古 念奴嬌 登多景樓 題多景樓 永遇樂 次稼軒北固樓詞韻 京口喜雨樓落成呈史固叔侍郎 春日焦山觀瘞鶴銘 清明游鶴林寺 過京口 多景樓雪後 多景樓 (雙調)折桂令過金山寺 甘露寺 金山寺吉公房小酌 重遊焦山 宿金山寺 春日與喬白岩游金山 焦山 金山妙高台 句曲 京口即事 滿江紅 蒜山感...
《巢林筆談》的作者,此書所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社會民情、都市物價、歲時風俗、遺聞掌故、名勝古蹟等等,就鎮江而言,不僅有“墓前跪像”一文,還有“重過金山”一文。作者談景言情,描繪了清代初年的鎮江金山:“遙望金山,如蓬壺之浮碧澥;駕小舟泝流而上,遂登妙高台,歷浮屠(寶塔)四五級,俯瞰大江,...
明·王守仁《金山妙高台》 蘇安德 明·陳繼儒《月下登金山》 蘇安德 清·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蘇安德 明·楊繼盛《訪唐子荊川到此》 劉易甄 清·鄭燮《題焦山自然庵墨竹》 劉易甄 佚名《無題》 劉易甄 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趙淑嫵 清·洪舁《多景樓》 盧駿 南宋·陸游《金山...
金山寺有許多歷史典故與動人傳說,如《白蛇傳》水漫金山,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妙高台蘇東坡賞月起舞等都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地理環境 金山位於鎮江市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積41.6公頃。金山風景幽絕,形勝天然,自古為我國遊覽勝地之一。古代金山原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稱譽。唐代...
梁紅玉擊鼓的地點,通常認為在金山妙高台上。關於這件事,在流行於鎮江一帶的民間故事中,有“三通鼓”之說。即以戰鼓為號,梁紅玉在金山妙高台上擂起第一通鼓,韓世忠立即指揮水軍,扯帆迎敵。待到第二通鼓響起,韓世忠指揮戰船變化成“人”字隊形,且戰且退,隱進蘆盪里。待金兀朮中計追來,梁紅玉即擂起第...
觀音閣南與妙高台、楞伽台,北與慈壽塔、法海洞椽接棟連,碧映丹輝。由楞伽台循級北登,可至金山的頂峰留雲亭,亭內有康熙帝御筆"江天一覽"石碑,故此亭亦稱江天一覽亭。留雲亭西北,有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七峰亭,在此亭之北的金鰲山下有一個古仙人洞,這是道教的遺蹟。 由觀音閣往北,可登慈壽塔,此塔初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