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朮率十萬金兵,乘數百艘戰船,朝鎮江殺來, 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將韓世忠,駐防鎮江,他率八千水師,負責阻擊金兵,夫人梁紅玉與韓世忠訂下了,利用有利地勢,將敵誘黃天盪,然後圍而殲之的方略,為了鼓舞士氣,梁紅玉在金山妙高台上,為將士們擊鼓助威,這一仗韓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朮損失慘重,敗北而去,“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的故事家喻戶曉,千古流芳。
[江天寺] 始建於東晉,唐朝起通稱金山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稱江天寺。清代,與四川的寶光寺、文殊院,浙江的高明寺並稱我國東南“四大叢林”。千年古剎,迭經興毀,清鹹豐間,毀壞嚴重,光緒間重建。民國37年(1948年)4月又遭火災,大雄寶殿、藏經樓、妙高台等殿宇房屋三百餘間同時被毀。解放後,人民政府曾幾經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寺廟歸還僧人。現殿宇正陸續恢復和新建。
[山門] 位於天王殿前,坐東朝西。建於民國初年,上懸“康熙御筆之寶 江天禪寺”匾是1982——1985年間偽造的,原懸掛於天王殿外的康熙御筆“江天寺”匾毀於清鹹豐三年(1853年)戰火。山門外有石獅一對。
[天王殿] 位於山門後,明正統年間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居中塑彌勒佛,旁置四大金剛,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被砸毀,現已修復。
[大雄寶殿] 位於天王殿後。明正統年間建。民國37年(1948年)4月,毀於大火。1985年10月開工重建①,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專程前來參加奠基儀式。
[蘄王殿] 位於大雄寶殿左側,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封蘄王)建。
[觀音閣] 又名觀音殿、大士閣。位於大雄寶殿後山崖上。明永樂八年(1410年)太監鄭和創建,清同治年間再建。現為“金山四寶”陳列室。“金山四寶”即周鼎、東漢銅鼓、東坡玉帶和文徵明《金山圖》。周鼎,相傳為2700多年前的西周青銅器,當時的北伐統師遂啟祺受宣王賞賜而作,故全稱“周遂啟祺鼎”。清光緒十年(1884年)湖北漢陽葉志先贈送金山寺收藏。東漢銅鼓,鼓狀銅器,系清代鎮江知府魁元贈予金山寺。民間稱為“諸葛鼓”,傳為諸葛亮創製,正之可作戰鼓,反之能做炊具。東坡玉帶,相傳是宋朝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打賭輸在金山的。綴有20方玉片,形狀各異,有長方形、圓形、心形。雖經歷900年,仍光潔如鑒。清初四方玉片被毀,乾隆帝命玉府補之。金山圖,系“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繪。畫中江水蒼茫,金山中流。左為文徵明題詩,後有歷代名人題跋。另陳列有“雪浪石”。石為長方形,白色,一面石紋奔騰如浪,一面篆書小詩。相傳為原置定州蘇公祠雪浪齋內的蘇東坡故物。清末為兩江總督端方所有,後被廈門林氏買去,又轉歸鎮江於小川,不久湮沒在於宅蔓草亂石之中。解放後,于氏後人贈送金山寺,至今完好無損。 ①1990年10月落成。
[夕照閣] 位於觀音閣西下。記憶體清乾隆帝歷次游金山書題碑刻七塊。
[奎文閣] 又名文魁閣,在觀音閣南。南宋高宗趙構游金山時建,後久廢。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慈壽塔] 位於金山西北角。創自齊梁,宋時為雙塔。至明隆慶三年(1569年)在原北塔址重建一塔,改名慈壽塔。清鹹豐三年(1853年)復毀於戰火。金山住持隱儒自行募修,耗銀29600兩,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建成,仍名慈壽塔。解放初維修時改木製欄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後曾多次修葺整飾。
[江天一覽亭] 又名留雲亭。位於山巔妙高峰。宋朝始建,因亭高留雲故名。清康熙帝游金山時書“江天一覽”四字,勒石亭內。鹹豐三年(1853年)亭毀於戰火。同治十年(1871年)復建,時兩江總督曾國荃臨摹康熙帝題字復刻石置於亭內,改名“江天一覽”亭。解放後曾多次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碑毀,1977年重新勒石亭內。
[楞伽台] 又名蘇經樓,位於金山東南側山腰。宋元豐年間,蘇東坡的老師張安道傳授給他一部《楞伽經》,並要他印送結緣。金山住持佛印說:“印施有盡,若書而刻之則無盡。”因此,東坡就住在金山抄經,後雕版藏於金山。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寺僧寶印創建楞伽台於方丈室右,並於台畔寫經處築“楞伽室”,以紀念東坡書經之事。自宋至清,幾經興廢。清光緒五年(1879年),寺僧六安移建於禪堂樓上。民國時,方丈霜亭又移至東南角上今址,擴建幾層樓台,台外有廊。解放後,廊中建一方亭,1978年闢為接待室。
[七峰亭] 位於金山西北半山腰,原為七峰閣。解放後改建為亭,六角木柱。1979年重修,並懸亭匾。
[法海洞] 原為裴公洞,位於金山北側、慈壽塔下,曾名蟒洞。裴公,唐代高僧,人稱裴頭陀,民間傳說為法海。自幼出家江西廬山,後來金山,其時滿山荒蕪,只得在此洞參禪打坐。曾燃指一節,立志修復古剎,最終果成曉諭海內外的名山大寺,而被尊為”開山祖師”。後人雕法海石像於洞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78年重塑。
[白龍洞] 位於金山西北麓。原名龍洞、珠洞,俗稱蟒洞、龍門。洞深約7米,僅容一人拱身進出。內有白娘子、小青青塑像,高約1米。洞壁篆書”古白龍洞”。洞上有亭一座。
[玉帶橋] 位於白龍洞旁。明萬曆年間建,橋長16米,橋欄為白色大理石砌成,形同東坡玉帶,故名。
[御碼頭] 位於朝陽洞北。有13級台階,作半月式,兩側護有石欄,左右原為鐘鼓樓。清鹹豐年間被毀。傳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遊金山時都由此登岸,故名”御碼頭”。
[朝陽洞] 位於山之東隅日照岩下,因古時洞內有石琢觀音像,故又稱觀音洞。洞額刻“朝陽”二字,洞上崖壁書有“日照岩”三字,洞深5.5米。
[古仙人洞] 位於金鰲嶺下。原為道教遺址。洞深6.6米。傳古有仙人居此,故名。後洞內曾設觀音像,又稱白衣洞。洞口石壁築有半亭一座。
[信磯] 位於朝陽洞北,一名至信磯,或稱戲黿石。相傳古時石下江中有黿群,每僧至磯上敲木魚,呼之應聲而出,故名。
[釣魚台] 在信磯旁,原名盤陀石。相傳為蘇東坡釣魚處故名。
[鶻山] 位於金山寺東北角,又名鶻峰、鶻嶺、鶻石、善財石、舵山等,俗稱猢猻石。原突出於江濤之中,清光緒年間隨金山上陸。相傳古時有雄雌二海鶻棲於上,遂名鶻山。又因其如瞻禮參拜狀,而金山之嶺名妙高峰,引善財童子妙高峰參訪德雲比丘典故,而名之為善財石。若將金山比作舟,鶻山恰似舵,所以又有舵山之名。
[塔影湖]、[雲根島] 位於金山之西。塔影湖,又名人工湖,鑿於1958年,因金山寶塔倒影於湖中故名。湖東北有雲根島,枕湖連岸,原為江中一排奇石,又名石排山、筆架山和三島。島上建有正方形攢尖頂小亭一座,名“雲根風月亭”。島側傳有東晉文學家郭璞衣冠冢,現僅剩一巨石為其標誌。
[天下第一泉] 位於金山之西,瀕臨塔影湖。唐劉伯芻評全國泉水為七等,而以此泉為第一。唐時,泉尚在江中,江水受雲根島阻擋,分為三泠(水曲為泠),而泉在中泠之下,故又名中泠泉,或名南泠泉,宋代名龍井。該泉有名,除水質好外,還因取之不易。傳說要在“子午二辰”,用銅瓶或銅葫蘆,縋下到一定深度取水,否則即非中泠泉真味了。此泉上岸後曾一度迷失,後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被候補道薛書常等發現,遂砌池建亭,由常鎮通海道沈秉成寫記立碑。光緒年間,鎮江知府王仁堪修池周石欄,於池壁親書“天下第一泉”。並拓地2.7公頃,開塘種植荷菱,又築土堤,抵擋江流衝擊。解放後,沿塘植柳,堤與金山河相連處建“紅橋”,與翠柳碧荷相映。主要景區一度被賓館占用。1980年,園林處收復後疏整,淘清池底,然已無泉源,僅有天然氣泡從池底外冒。經專家鑑定,由於50年代中期在距中泠泉數十米處建造賓館,破壞了泉道,致使泉水受阻。目前正在勘察研究,擬定鑽探泉源打通泉道的方案,爭取早日復活泉眼。泉前有古茶樓,又名水陸堂,幾經毀建。解放初築為兩層,因樓久失修,1980年園林處收復後修繕。樓下壁間南側嵌有沈秉成書“中泠泉”石刻,北側為張秉成“中泠泉記”及薛書常、陳兆熊書“中泠泉辨”石刻。泉後有亭,取“以水為鏡”意,名“鑒亭”。此亭後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光緒年修。解放初於池南再建,亭內八角重檐,雙層立柱,直徑7米。後白蟻遍蛀,1980年又重新治理整修。
[百花洲] 位於金山西側,塔影湖畔。1978年建成,占地1.86公頃,為金山公園花圃,建有溫室、盆景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