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金山寺(金山寺(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

鎮江金山寺(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

金山寺(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一般指本詞條

金山寺在江蘇省鎮江市西北長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明帝時。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勢,使山與寺融為一體。金山之巔矗立著慈壽塔、江天一覽亭、留玉閣;大、小觀音閣圍繞山頂。

七峰亭、妙高台、楞閣台等環繞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龍洞等鑲嵌山壁;大雄寶殿舊址、天王殿、藏經樓、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頂:各種建築以曲廊、回檐和石級相連,形成樓上有塔、樓外有閣、閣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金山寺有許多歷史典故與動人傳說,《白蛇傳》水漫金山,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妙高台蘇東坡賞月起舞等都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為重現《白蛇傳》精彩,鎮江市斥巨資打造中國首個神話主題的水景秀,該秀以金山寺為背景,用現代化的手法完美呈現了《白蛇傳》水漫金山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山寺
  • 外文名稱:jinshansi
  • 地理位置: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金山路62號金山公園內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早8:00-晚上17:00
  • 景點級別:旅遊景區國家AAAAA級
  • 門票價格:60
  • 著名景點:雷峰塔
金山寺簡介,金山寺歷史,金山寺相關傳說,水漫金山,梁紅玉擂鼓戰金山,金山寺景觀,一、金山寺古蹟,二、湮沒的古蹟,三、金山公園,

金山寺簡介

金山位於距市中心西北約4公里處,海拔43.7米,占地面積10公頃。
金山原是長江中的一個島嶼,唐杜光庭文曰“萬川東注,一島中立”;宋沈括詩云“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里天”,清冷士嵋則稱“江光浮島嶼,潭影浸樓台”。直至19世紀70年代,金山才逐漸與南岸相連。  金山以綺麗著稱,寺宇金碧輝煌,鱗次櫛比,一塔聳立峰巔,直指雲天,無論近觀遠眺,總見寺而不見山,向有“金山寺裹山”的說法,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承德避暑山莊的“天宇鹹暢”,以及揚州瘦西湖的“小金山“等都借鑑了這種“山被寺裹”、“塔拔山高”的建築藝術。  金山山名甚多。晉代因其孤立江心,名為“澤心”;東晉淝水一戰,囚氐人於此,遂改稱“氐俘”;又因其形若碧玉浮水,南北朝時有“浮玉”美名;唐時相傳法海和尚掘土得金,故稱“金山”;宋初又曾名“紫金山”,真宗時改名“龍游山”,等等。
金山,雄峙在鎮江市區西北的長江南岸,山勢巍峨,風景優美,有“江南諸勝之最”的美譽。金山寺依山而建,從山腳到山頂,殿宇樓堂幢幢相銜,階梯成疊,長廊蜿蜒,台閣相接,把整個山密密地包裹起來。遠望金山寺,只見金碧輝煌的寺廟建築群和高聳入雲的慈壽塔,看不見山,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稱。與焦山定慧寺“焦山山裹寺”形成鮮明的對比。
鎮江金山寺

金山寺歷史

江天寺,又稱金山寺,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始建於東晉。《金山志》載:“山有佛寺,始建於晉明帝時”,即323-325年間,初名澤心寺。南朝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僧寶志、僧祐在金山舉行盛大水陸法會。宋宗鑒《釋門正統》卷四載:“所謂水陸者,因梁武帝夢第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無量,保不作水陸(大齋)普濟群靈?“帝因去公之勸,搜尋貝葉,早夜披覽;及詳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類意,用制儀文,遂於潤州(今鎮江)金山寺修設。帝躬臨地度,命僧祐禪師宣文”。這就是中國佛教舉行水陸法會之始。金山寺也因此而馳名天下。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儀式。宋代以後流行全國,內容是誦經設齋,禮佛拜懺,追薦亡靈。主要活動有結果灑淨、遣使發符、請上堂、供上堂、請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聖等。舉行這些法事活動,最少得7晝夜,多者49天。參加法事的僧人少則48人,多是上百人,十分隆重。
登上慈壽塔,規模宏大的金山寺一覽無遺登上慈壽塔,規模宏大的金山寺一覽無遺
宋朝元豐七、八年間(1084-1085年),名僧佛印住金山寺時,有海賈到寺設水陸法會,佛印親自主持,規模宏大,遂以“金山水陸”馳名天下,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四明人史浩嘗過鎮江金山寺,仰慕這裡水陸道場之盛,乃施田百畝,於四明東湖月波山專建四時水陸。
元朝延祐三年(1316年),朝廷在金山寺舉行盛大的水陸道場,命江南教、禪、律三宗諸師說法,參加僧眾1500人。至治二年(1322年)又舉辦了一次規模宏大的水陸法會。正印《金山大會歸堂》稱:“金山大會,誠非小緣。山僧得與四十一人善知識,一千五百比丘僧,同入如來大光明藏,各說不二法門,共揚第一義諦。”可見,金山寺的水陸道場在歷史上享有盛名。
正由於金山寺在中國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歷代對它都倍加關注。唐代武則天的侄孫靈坦出家後,任金山寺方丈,相國裴休的兒子出家後,也曾任金山寺方丈。宋神宗把高麗金缽賜給金山方丈作佛印。元代皇帝在此舉辦水陸大會,賞賜甚豐。明代釋澈法師任金山方丈時,曾為萬人開堂傳戒,皇帝賜袈裟一件。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游金山寺,題字作詩,贈送藏經珍品。
金山寺主要傳禪宗臨濟宗,與高旻寺、天寧寺、天童寺並稱為禪宗四大叢林。明代周忱在《贈文海禪寺還金山序》中說道:“歷代以來,僧伽攸聚者,常以於計;禪林老宿之欲倡其道者,常在於此,誠四方撣剎之冠。”金山寺歷代高僧輩出,唐代有靈坦、法海;宋代有佛印、寶印;元代有應深、行端;明代有德全、正性、釋澈;清代有起樂、明詮、觀心、隱儒。近代有宗仰、太虛等。
金山寺不僅是著名的佛教寺院,而且珍藏著眾多的珍貴文物。如今,金山寺最為著名的文物是蘇東坡的玉帶、諸葛亮的戰鼓、文徵明繪的金山圖以及周鼎,並稱為“金山四寶”。歷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如王安石、蘇軾等都多次暢遊金山留下許多詩文書畫、碑刻,有些成為千古絕唱。
唐朝詩人張祐的詩曰:
一宿金山寺,微茫水國分;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
樹影中流見,鐘垢兩岸聞;因悲在城市,終是醉醺醺。
宋政治家王安石《題金山寺》一詩也很有氣勢:
天日蒼茫海氣深,一船西去此登臨;
丹樓碧閣皆時事,只有江山到古今。
蘇東坡曾多次遊歷金山,與佛印、寶覺、圓通等法師交往甚密。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中秋,東坡攜友重遊金山,江濤滾滾,月色如畫,命綯歌詠了熙寧九年(1076)在密州寫作的千古名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蘇東坡還給金山寺題了一首回文體詩,描寫了金山寺的迷人風光: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金山寺自東晉至今,歷經滄桑,屢有興廢,曾用名江心寺、澤心寺、龍游寺等。1948年發生火災,大雄寶殿和藏經樓毀於一炬。1949年後,政府幾次撥款修整寺廟,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金山寺重新交給佛教團體管理,對寺廟進行了全面的修繕。在慈舟方丈帶領下,1985年動工重建大雄寶殿,1990年建成並舉行了大殿落成及佛像開光儀式。新建的大雄寶殿既保持了佛教寺廟的建築特色,又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歇山重檐,飛椽斗拱,雕樑畫棟,堅固莊嚴。紅色廊柱,黃色琉璃瓦,內外是精美的彩繪。把殿堂內外裝飾得金碧輝煌。內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大佛,儀態安詳,端坐在正中的蓮花座上。兩邊是十八羅漢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大佛背後是巨大的海島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薩、護法諸天隱現其間。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島觀音獨占鰲頭,兩側侍立善財、龍女,法像莊嚴。大殿正中懸掛著趙朴初先生題寫的“大雄寶殿”金字匾領。 寺內還有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華藏樓、枕江樓、觀瀾堂、永安堂、海岳樓等主要殿堂,還有大徹堂、三禁堂、玉鑒堂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之巔的慈壽塔。
鎮江金山寺大雄寶殿鎮江金山寺大雄寶殿
慈壽塔最早建於南朝齊梁時代,原為兩座寶塔,南北相對而立,後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年)建成一座八角七層塔。明朗隆慶三年(1569年),明了法師重建,清同治、光緒年間加以修葺。現存的塔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磚身木檐,仿樓閣式,七級八面,每級四面開門;在樓梯盤旋而上,每層有走廊和欄桿可憑欄遠眺,面面景色如畫。東面焦出如碧玉浮江,南面長山蔥蔥鬱郁,西面的金山魚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煙波中若隱若現。王安石在《金山》詩中生動描繪了登塔感受:
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
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
金山還有法海洞、白龍洞、朝陽洞和仙人洞“四大名洞”。其中法海洞最為有名,洞中供奉著法海和尚的石像。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遠相裴休之子。他初來金山時,寺廟傾毀,雜草叢生,半山崖有一條白蟒蛇經常出來傷人,百姓不敢上山燒香。法海勇敢地與白蟒鬥法,將白蟒趕入江里。他燃指一節,立志修復古剎。在僧徒和周圍民眾的支持下,法海修廟蓋屋重續香火,被稱為“開山裴祖”。法海圓寂後,弟子們在他坐的石洞裡雕了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
民間有法海和尚自恃神通廣大,干涉青年婚姻的傳說,《白蛇傳》使法海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它的傳奇色彩反而掩蓋了作為金山寺祖師、一代名僧的本來面目。
金山寺與日本佛教界也有較深的源緣。唐代以來,不少日本僧人飄洋過海,來金山寺參禪學經。唐代有空海法師,宋代的榮西、覺心、成尋,元代的古沅、邵元等僧人,都到過金山寺,為中日兩國佛教界的交流作出了貢獻。

金山寺相關傳說

水漫金山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為民間傳說白蛇傳》。說是有一條白蛇修煉成人,即美麗善良的白娘子,嫁給青年許仙,日子過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這事,就遊說許仙出家,並把許仙誆藏寺中。白娘子來尋夫與法海打鬥起來。白娘子施法術,霎時大水滾滾,蝦兵蟹將成群一齊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為長堤攔水,水漲堤也長。白娘子不能獲勝,只得與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煉,等待報仇機會。後許仙逃出寺來,法海又使法術將白娘子鎮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後來,青蛇擊倒雷峰塔,與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進螃蟹腹中。白娘子與許仙又恩愛地生活在一起。  自由和幸福,是人們熱烈的追求,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神奇的傳說總是牽動人們的思緒,人們多同情許仙白娘子,怪法海多事。不過考察起來,金山與蛇的確有些淵源:金山寺開山祖師唐靈坦和尚初到此時一片荒蕪,只得在山後的石洞坐禪。傳說那洞裡有毒氣,人觸即死,但靈坦一到就借佛力將其收伏。這洞就是現在的白龍洞,內有一條石縫深不可測。第二代祖師唐釋法海(裴頭陀)到金山修行時也是寺破屋塌,剛到半山懸崖的石洞參撣,忽然腦後刮來腥風臭雨,只見一條桶粗的大蟒盤在那裡盯著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動,後來大蟒游入長江。訊息傳開,來金山的人也多起來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傳,法海有一天在江邊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黃金,就將黃金獻於皇帝。敕命將黃金返回作修復寺宇之用,並賜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金山寺開山祖師裴頭陀的苦修之處金山寺開山祖師裴頭陀的苦修之處
白蛇傳,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它以豐富的想像力,大膽奇妙的藝術構思,生動曲折的傳奇情節,塑造了娘子、許仙、小青、法海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白娘子水漫金山”是白蛇傳中最精彩的一折可簡述故事內容,從此,便有了“水漫金山”之說,使金山名揚天下,不論是人以物傳世,還是物以人揚名,“白娘子漫金山”故事裡多次描繪了金山寺、白龍洞、法海洞、保和堂等鎮江的名勝古蹟,使鎮江城和金山與“白娘子漫金山”的故事結下了不解之緣。

梁紅玉擂鼓戰金山

提起梁紅玉這位巾幗英雄,人們便會想到她擊鼓戰金山的歷史故事。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朮率十萬金兵,乘數百艘戰船,朝鎮江殺來, 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將韓世忠,駐防鎮江,他率八千水師,負責阻擊金兵,夫人梁紅玉與韓世忠訂下了,利用有利地勢,將敵誘黃天盪,然後圍而殲之的方略,為了鼓舞士氣,梁紅玉在金山妙高台上,為將士們擊鼓助威,這一仗韓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朮損失慘重,敗北而去,“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的故事家喻戶曉,千古流芳。

金山寺景觀

一、金山寺古蹟

[江天寺] 始建於東晉,唐朝起通稱金山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稱江天寺。清代,與四川的寶光寺、文殊院,浙江的高明寺並稱我國東南“四大叢林”。千年古剎,迭經興毀,清鹹豐間,毀壞嚴重,光緒間重建。民國37年(1948年)4月又遭火災,大雄寶殿、藏經樓、妙高台等殿宇房屋三百餘間同時被毀。解放後,人民政府曾幾經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寺廟歸還僧人。現殿宇正陸續恢復和新建。  [山門] 位於天王殿前,坐東朝西。建於民國初年,上懸“康熙御筆之寶 江天禪寺”匾是1982——1985年間偽造的,原懸掛於天王殿外的康熙御筆“江天寺”匾毀於清鹹豐三年(1853年)戰火。山門外有石獅一對。  [天王殿] 位於山門後,明正統年間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居中塑彌勒佛,旁置四大金剛,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被砸毀,現已修復。  [大雄寶殿] 位於天王殿後。明正統年間建。民國37年(1948年)4月,毀於大火。1985年10月開工重建①,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專程前來參加奠基儀式。  [蘄王殿] 位於大雄寶殿左側,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封蘄王)建。  [觀音閣] 又名觀音殿、大士閣。位於大雄寶殿後山崖上。明永樂八年(1410年)太監鄭和創建,清同治年間再建。現為“金山四寶”陳列室。“金山四寶”即周鼎、東漢銅鼓、東坡玉帶和文徵明《金山圖》。周鼎,相傳為2700多年前的西周青銅器,當時的北伐統師遂啟祺受宣王賞賜而作,故全稱“周遂啟祺鼎”。清光緒十年(1884年)湖北漢陽葉志先贈送金山寺收藏。東漢銅鼓,鼓狀銅器,系清代鎮江知府魁元贈予金山寺。民間稱為“諸葛鼓”,傳為諸葛亮創製,正之可作戰鼓,反之能做炊具。東坡玉帶,相傳是宋朝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打賭輸在金山的。綴有20方玉片,形狀各異,有長方形、圓形、心形。雖經歷900年,仍光潔如鑒。清初四方玉片被毀,乾隆帝命玉府補之。金山圖,系“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繪。畫中江水蒼茫,金山中流。左為文徵明題詩,後有歷代名人題跋。另陳列有“雪浪石”。石為長方形,白色,一面石紋奔騰如浪,一面篆書小詩。相傳為原置定州蘇公祠雪浪齋內的蘇東坡故物。清末為兩江總督端方所有,後被廈門林氏買去,又轉歸鎮江於小川,不久湮沒在於宅蔓草亂石之中。解放後,于氏後人贈送金山寺,至今完好無損。 ①1990年10月落成。  [夕照閣] 位於觀音閣西下。記憶體清乾隆帝歷次游金山書題碑刻七塊。  [奎文閣] 又名文魁閣,在觀音閣南。南宋高宗趙構游金山時建,後久廢。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慈壽塔] 位於金山西北角。創自齊梁,宋時為雙塔。至明隆慶三年(1569年)在原北塔址重建一塔,改名慈壽塔。清鹹豐三年(1853年)復毀於戰火。金山住持隱儒自行募修,耗銀29600兩,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建成,仍名慈壽塔。解放初維修時改木製欄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後曾多次修葺整飾。  [江天一覽亭] 又名留雲亭。位於山巔妙高峰。宋朝始建,因亭高留雲故名。清康熙帝游金山時書“江天一覽”四字,勒石亭內。鹹豐三年(1853年)亭毀於戰火。同治十年(1871年)復建,時兩江總督曾國荃臨摹康熙帝題字復刻石置於亭內,改名“江天一覽”亭。解放後曾多次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碑毀,1977年重新勒石亭內。  [楞伽台] 又名蘇經樓,位於金山東南側山腰。宋元豐年間,蘇東坡的老師張安道傳授給他一部《楞伽經》,並要他印送結緣。金山住持佛印說:“印施有盡,若書而刻之則無盡。”因此,東坡就住在金山抄經,後雕版藏於金山。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寺僧寶印創建楞伽台於方丈室右,並於台畔寫經處築“楞伽室”,以紀念東坡書經之事。自宋至清,幾經興廢。清光緒五年(1879年),寺僧六安移建於禪堂樓上。民國時,方丈霜亭又移至東南角上今址,擴建幾層樓台,台外有廊。解放後,廊中建一方亭,1978年闢為接待室。  [七峰亭] 位於金山西北半山腰,原為七峰閣。解放後改建為亭,六角木柱。1979年重修,並懸亭匾。  [法海洞] 原為裴公洞,位於金山北側、慈壽塔下,曾名蟒洞。裴公,唐代高僧,人稱裴頭陀,民間傳說為法海。自幼出家江西廬山,後來金山,其時滿山荒蕪,只得在此洞參禪打坐。曾燃指一節,立志修復古剎,最終果成曉諭海內外的名山大寺,而被尊為”開山祖師”。後人雕法海石像於洞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78年重塑。  [白龍洞] 位於金山西北麓。原名龍洞、珠洞,俗稱蟒洞、龍門。洞深約7米,僅容一人拱身進出。內有白娘子、小青青塑像,高約1米。洞壁篆書”古白龍洞”。洞上有亭一座。  [玉帶橋] 位於白龍洞旁。明萬曆年間建,橋長16米,橋欄為白色大理石砌成,形同東坡玉帶,故名。  [御碼頭] 位於朝陽洞北。有13級台階,作半月式,兩側護有石欄,左右原為鐘鼓樓。清鹹豐年間被毀。傳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遊金山時都由此登岸,故名”御碼頭”。  [朝陽洞] 位於山之東隅日照岩下,因古時洞內有石琢觀音像,故又稱觀音洞。洞額刻“朝陽”二字,洞上崖壁書有“日照岩”三字,洞深5.5米。  [古仙人洞] 位於金鰲嶺下。原為道教遺址。洞深6.6米。傳古有仙人居此,故名。後洞內曾設觀音像,又稱白衣洞。洞口石壁築有半亭一座。  [信磯] 位於朝陽洞北,一名至信磯,或稱戲黿石。相傳古時石下江中有黿群,每僧至磯上敲木魚,呼之應聲而出,故名。  [釣魚台] 在信磯旁,原名盤陀石。相傳為蘇東坡釣魚處故名。  [鶻山] 位於金山寺東北角,又名鶻峰、鶻嶺、鶻石、善財石、舵山等,俗稱猢猻石。原突出於江濤之中,清光緒年間隨金山上陸。相傳古時有雄雌二海鶻棲於上,遂名鶻山。又因其如瞻禮參拜狀,而金山之嶺名妙高峰,引善財童子妙高峰參訪德雲比丘典故,而名之為善財石。若將金山比作舟,鶻山恰似舵,所以又有舵山之名。  [塔影湖]、[雲根島] 位於金山之西。塔影湖,又名人工湖,鑿於1958年,因金山寶塔倒影於湖中故名。湖東北有雲根島,枕湖連岸,原為江中一排奇石,又名石排山、筆架山和三島。島上建有正方形攢尖頂小亭一座,名“雲根風月亭”。島側傳有東晉文學家郭璞衣冠冢,現僅剩一巨石為其標誌。  [天下第一泉] 位於金山之西,瀕臨塔影湖。唐劉伯芻評全國泉水為七等,而以此泉為第一。唐時,泉尚在江中,江水受雲根島阻擋,分為三泠(水曲為泠),而泉在中泠之下,故又名中泠泉,或名南泠泉,宋代名龍井。該泉有名,除水質好外,還因取之不易。傳說要在“子午二辰”,用銅瓶或銅葫蘆,縋下到一定深度取水,否則即非中泠泉真味了。此泉上岸後曾一度迷失,後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被候補道薛書常等發現,遂砌池建亭,由常鎮通海道沈秉成寫記立碑。光緒年間,鎮江知府王仁堪修池周石欄,於池壁親書“天下第一泉”。並拓地2.7公頃,開塘種植荷菱,又築土堤,抵擋江流衝擊。解放後,沿塘植柳,堤與金山河相連處建“紅橋”,與翠柳碧荷相映。主要景區一度被賓館占用。1980年,園林處收復後疏整,淘清池底,然已無泉源,僅有天然氣泡從池底外冒。經專家鑑定,由於50年代中期在距中泠泉數十米處建造賓館,破壞了泉道,致使泉水受阻。目前正在勘察研究,擬定鑽探泉源打通泉道的方案,爭取早日復活泉眼。泉前有古茶樓,又名水陸堂,幾經毀建。解放初築為兩層,因樓久失修,1980年園林處收復後修繕。樓下壁間南側嵌有沈秉成書“中泠泉”石刻,北側為張秉成“中泠泉記”及薛書常、陳兆熊書“中泠泉辨”石刻。泉後有亭,取“以水為鏡”意,名“鑒亭”。此亭後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光緒年修。解放初於池南再建,亭內八角重檐,雙層立柱,直徑7米。後白蟻遍蛀,1980年又重新治理整修。  [百花洲] 位於金山西側,塔影湖畔。1978年建成,占地1.86公頃,為金山公園花圃,建有溫室、盆景園等。
江天禪寺江天禪寺
觀音閣觀音閣

二、湮沒的古蹟

[妙高台] 又稱曬經台,位於大雄寶殿後山腰。宋元祐元年(1086年),寺僧佛印鑿岩創建,原在山巔,幾經興廢,現僅存平台,面積約190平方米。妙高檯曆來為中秋賞月佳處。相傳幾百年前一個中秋節夜晚,天宇四垂,一碧無際,江流洶湧,月色如畫,蘇東坡與寺僧佛印等共登妙高台賞月,東坡請著名歌手袁綯即席吟唱他為懷念弟弟所作的千古絕唱《水調歌頭》。傳說梁紅玉曾在妙高台上擊鼓督戰,抵抗金兵。 [留玉閣] 位於原藏經樓北側。明萬曆年間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築為亭,改名東坡閣,藏東坡玉帶其中。民國37年(1948年)毀於大火。
[文宗閣] 位於妙高台南麓。清乾隆年間建。初藏《欽定古今圖書集成》5020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藏《四庫全書》一部,計36547冊。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藏書被英軍毀大部,鹹豐三年(1853年)書與閣俱毀於戰事。

三、金山公園

金山公園位於金山寺東南,面積21.7公頃。民國25年(1936年),江蘇省政府建設廳曾規劃籌建金山公園,後因日軍入侵而未能實施。解放後,於1953年建金山公園。曾先後修築百花廳、三思橋、扇面亭;相繼建成溜冰場、露天舞台、展覽館、紫竹林飯店、茶社等公共服務設施。1976年後,重新整飭園景園容,擴建金魚館、盆景園。又開闢臘梅嶺、桂花嶺、竹園、枇杷園等景點,使遊覽面積逐年增加。1977年,由市婦聯組織本市幾家工廠及個人捐贈設備,在金山公園內建成市區第一座兒童樂園。公園還利用水面區域,養魚植藕,增設小划船、機動船,提供水面遊覽服務。1983年,建立金山公園工藝廠,製作雕刻、燈彩等工藝美術品。1985年遊客為118萬人次,最高日達2.9萬人次,年接待海外遊客6883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