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地下礦山低品位資源動態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

《金屬地下礦山低品位資源動態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李國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屬地下礦山低品位資源動態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李國清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針對地下金屬礦山的生產過程,從地質資源隨著井下工程的逐步形成而產生了階段性增值這一角度,動態評價處於不同工程控制下的礦產資源價值。項目針對如下內容展開重點研究:①基於礦石流增值理論,構建地質資源價值鏈,建立不同節點的地質資源開採收益與增值評估模型;②針對價值評估模型的關鍵經濟參數-成本問題,建立級差成本分解與核算的投入產出模型;③建立系統動力學仿真模型來模擬品位指標與礦山生產技術經濟指標之間的複雜關聯,為最佳化過程提供關鍵的技術參數模型;④採用不確定性分析的方法總結低品位資源利用過程中的關鍵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⑤從地質資源的時間價值和低品位開採所造成的機會損失角度,建立低品位資源對礦山企業生產影響程度的量化測算模型。課題研究結果可為低品位礦產資源的評價與利用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可靠的模型方法。

結題摘要

對低品位資源價值的精細化評估,並以實現品位指標控制的階段化為目標,本項目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 對目前低品位資源價值評估與綜合利用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與套用現狀進行總結評述,尤其總結分析礦山企業中價值鏈理論實際套用; (2) 全面總結分析黃金礦山的開採與加工環節,分析黃金礦山的礦石流動過程,並界定其中的關鍵環節,構建以礦石流為承載體的主價值鏈,分析價值鏈中的增值環節; (3) 建立黃金礦山的作業成本分析計算模型,實現價值鏈增值過程的量化表示,以及不同生產階段下礦產資源價值的動態評價; (4) 根據礦山實際的生產經營情況,確定邊界品位指標的最佳化準則,建立相應的最佳化數學模型,並對現場收集的礦山實際經營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與數據挖掘處理,確定模型的關鍵指標參數;(5) 分別建立數學模型,量化研究邊界品位指標與儲量、服務年限、入選品位、選礦回收率、成本指標等之間的關係;同時從反向因果關係角度研究礦山生產能力、產量目標、市場條件、成本費用、採選工藝等發生變化的條件下,對於礦山品位指標的量化影響程度;(6) 以品位指標最佳化模型為基礎,研究礦山指標間的動態關聯與反饋關係,運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建立指標間的因果迴路關係圖和系統流圖,建立系統動力學基本方程和輔助方程,並最終建立起完整的黃金礦山技術經濟指標系統動力學量化模型;(7) 運用Vensim系統動力學建模與仿真軟體,根據建立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對礦山技術經濟指標體系中的礦床工業指標、生產指標、和經濟指標進行系統動力學仿真,並以實際的生產經營數據為參數輸入,得出邊界品位最佳化、過程參數以及最終結果的模擬仿真,為礦山的低品位礦石利用提供基礎的技術經濟指標參數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