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金寨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別山腹地,茶葉生產歷史悠久。金寨東晉時期,分屬廬江、弋陽、西陽淮南等郡。東晉時期《桐君錄》中有“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距今約有1700年了。
金寨唐時隸屬於淮南道壽州、光州。陸羽《茶經▪八之出》中有“淮南:以光州上,義陽郡、舒州次,壽州下,蘄州、黃州又下。”唐時淮南道光州茶為上品。
明清時期,金寨隸屬於廬州府六安州、霍山縣與潁州府的霍邱縣地、及河南汝寧府的固始、商城縣地。明代許次紓《茶疏》中有“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物產篇記六安州茶有梅花片、銀針、松蘿等。
黃大茶是黃茶的一種,中國茶葉泰斗陳椽在《安徽茶經》記述:黃茶產地較主闊,浙江的平陽、東陽,霍山、岳西、金寨、六安及湖北英山出產黃茶,台灣也有黃茶生產,其中以金寨縣、霍山縣黃茶為最著名,產量最多。
黃大茶在解放前屬邊銷茶,銷往北方,全手工製作,采一芽三四葉鮮葉,用炒鍋殺青,在簸箕上用手揉捻,用木碳毛火乾燥,堆放燜黃,再用木碳拉老火製作成黃大茶成品茶,用筍葉、箬葉包裹裝在“花箱”或“板簍”中,“花箱”每簍5000克,較“板簍”為優。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黃大茶生產一度中斷。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六安地區茶葉公司派員在蘇口(屬響洪甸淹沒區),利用江家茶行籌建茶廠,恢復生產金寨黃大茶。1952年金寨縣改做紅茶,金寨黃大茶停止生產,1953年國際貿易市場變化,原紅茶區又改做炒青綠茶和金寨黃大茶。1959 年在黃林重建茶葉精製 廠(隸屬縣商業局),生產銷售炒青綠茶和金寨黃大茶,1963年停辦。1982年重新組建金寨縣茶葉精製廠(隸屬縣供銷社),金寨黃大茶全面恢復生產。1987年金寨縣名優茶技術開發公司成立,並大量生產金寨黃大茶,銷往山東、山西等地。2005年11月後,金寨黃大茶的生產量、銷售量有所下降。2010年金寨福駕茶業有限公司、2011年金寨香源茶葉有限公司相繼成立,開始組織縣各炒青茶廠生產金寨黃大茶,產量逐年增加,主要銷售山東。
近年來,金寨縣加大黃大茶生產力度,與安徽農業大學開展校縣合作,聘請安農大茶食品學院專家教授研發黃大茶加工自動生產線,制定了黃大茶“三燜三烘”加工技術規程,新建和改造了黃大茶加工廠10餘個,黃大茶產品質量和生產量在逐年增加,深受山東、山西茶客喜愛,尤其是對高檔金寨黃大茶情有獨鐘。因此,近兩年,高檔金寨黃大茶在金寨產量逐年增加。
自然地理
該地域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平均海拔500米( 1000米以上高山101座,最高峰
天堂寨海拔1729米),森林覆蓋率達75%,生態環境優越,生態系統完整,境內地貌特徵、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域內天堂寨馬鬃嶺自然保護區,是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形成了金寨獨特氣候條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無霜期長,光熱資源豐富,降雨充沛,平均氣溫13.2°C ~ 15.6°C,全年大於10°C的積溫在3140.8°C ~4735.6°C,持續天數173~216天之間,無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00.0mm,平均相對濕度78%。境內高山植被好,濕度高,雲霧漂浮,如濾光篩子,吸收光波較長的紅橙光和紅外光,使光波較短的藍紫光和紫外光通過,利於葉綠素b的生成,同時有利於茶樹更有效的利用光能,提高葉中物質積累, 促進芳香物質形成。特別是淠史杭水利樞紐工程一梅山、響洪甸水庫座落在縣境,總蓄水量50億立方米,庫區面積3402平方公里,為全省之最,兩大水庫高山出平湖,雲蒸霧繞,促成茶園小環境空氣濕度大,鮮葉酶的作用趨向於合成方向,利於有機物質積累,提高茶多糖、咖啡鹼和胺基酸含量,有利滋味形成。土壤多以棕壤和黃棕壤為主,呈酸性和微酸性,PH值為5.5~6.5,土壤中有機質和氮、磷、鉀含量豐富,十分適宜茶樹生長。茶區群山起伏,高低懸殊,排水好,無積水之害,有機質豐富;金寨乃江北茶區,高山上物種豐富,生態優越,病蟲害很少;金寨黃大茶所用茶樹品種為當地群體種,具有抗性強(抗凍寒)、葉厚、持嫩性好、內質好等優點。金寨獨特的氣候條件、優越的生態環境,廣泛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和優良的茶樹品種形成了“金寨黃大茶”特定品質。
品質特徵
金寨黃大茶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濃重的焦香,俗稱“鍋巴香”,香高耐泡。
製作方法
金寨黃大茶品質的獨特性與當地人文因素(即當地獨特的製作方法)有關。金寨黃大茶的製法產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代代相傳。金寨黃大茶鮮葉原料采自春末夏初茶樹生長成熟的一芽三四葉,枝葉相連、粗壯肥大,這樣的鮮葉富含多種物質,特別是茶多酚、兒茶素、咖啡鹼含量高,經獨特的製作工藝,形成了黃大茶獨有的品質特徵。
黃大茶製作過程分為:生鍋(殺青)、二青鍋(初揉)、熟鍋(做細)、初烘、堆積“悶黃”、拉小火、拉老火等工序。其製法有兩個特點:一是用大竹帚滾炒甩條。不但茶葉受熱均勻,炒青程式一致,能提高品質,而且帚炒成條;炒制的技術關鍵要炒散,不能炒成團。生鍋用硬竹帚炒,速度要快,用力要勻,翻炒時不要松把。二青鍋用軟竹帚炒,轉圈要大,要起初揉作用,茶農所謂二鍋“帶把勁”,不可炒得滿天飛。茶坯成團要松把,解散團塊。熟鍋炒至茶坯乾濕均勻出鍋。二是炒後初烘,高溫快烘。翻烘動作輕快均勻,烘到六成乾,悶堆在高深而口小的篾籃內,到一定時間,葉色變黃後,高溫烘焙至十足乾燥而略帶焦糖香味為止。長梗大葉,糖分多些,是產生焦糖香味的原因之一。三是金寨乃江北茶區,飲茶口味較重,茶葉“火功”較足。金寨黃大茶烘焙工藝不同於其他黃大茶。金寨乃名茶“六安瓜片”的發源地,金寨人民將“六安瓜片”拉老火的工藝融入到金寨黃大茶的烘焙工藝中,造就其香高味濃的獨特品質。在最後一道高溫提香(拉老火)工藝中,火堆需上百斤優質栗炭,要求木炭排齊拉緊,形成一個大大的炭火堆,火苗有30多厘米高,火勢猛烈均勻。拉老火的工作場面十分壯觀。兩人抬起一個烘籃,放在炭火上1s左右,馬上抬下進行翻葉,把發燙的茶葉輕輕翻動。隨後再次將烘籃抬上炭火,周而復始,邊烘邊翻,熱浪滾滾。每烘籃的茶葉要被抬上抬下烘翻150-160多次,且要做到抬籃要快,翻茶要勻,腳步要穩,放籃要輕。非生長於此的茶農,無法準確掌握以上製作方法。
產業發展
金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黃大茶生產,把它作為支柱產業來打造,尤其是在黃大茶的夏秋茶開發、產品質量、包裝、品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縣茶園面積達20萬畝,茶葉總 產量8000噸,黃大茶產量1800餘噸,一產產值5.88億元, 綜合產值21億元。茶產業已成為全縣第一大產業,有20萬人從事茶葉生產經營,是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第一引擎,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