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華光希望國小

金寨縣華光希望國小是由李方、程華光夫婦捐助的一所希望國小,位於大別山深處的安徽省金寨縣古碑鎮留坪村。1997年10月3日,奠基動工,學校落成後,在李方夫婦的呼籲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愛心捐助當中來,讓華光希望國小越來越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寨縣華光希望國小
金寨縣華光希望國小坐落於大別山深處的金寨縣古碑鎮留坪村
2009年,南京一對夫婦拿出了自己的多年積蓄12萬元,在安徽省大別山的金寨縣悄悄建起了一所希望國小。到2015年,在他們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愛心行列之中。
年逾6旬的李方,退休前是東南大學交通學院的一名教授,老伴程華光是南京港第一港務公司的貨運科長。走進李方和程華光夫妻的家裡,記者立刻就被眼前一張放大的照片所吸引。照片上,李方夫婦倆站在一所學校的門口,這所學校就是他們夫婦捐資興建的“華光希望國小”。李教授介紹說,1997年8月的一天,他們從電視上看到一則報導,上海靜安區的一個考察團集體捐資12萬元在貴州省援建了一所希望國小。他們夫妻早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一直不知道興建一所希望國小需要多少錢,看到這則新聞,他們立刻決定,自己拿出12萬元到金寨縣興建一所希望國小。
1997年8月26日,一封表示希望捐款12萬元的信飛到了金寨縣希望工程辦公室,信中,李方夫婦表示,將這筆錢興建一所希望國小。金寨縣有關部門當即決定將這所學校命名為“華光希望國小”。談起當年10月3日希望國小奠基時的場景,程華光女士激動地說:“古碑鎮留坪村是金寨縣100個特困村中的一個,10月3日這天是留坪村的大喜日子,鄉親們像過年一樣,歡天喜地,穿上節日的衣裳,小學生們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在人前人後歡呼雀躍。我們夫婦倆捐資助建的‘華光希望國小’將在這裡舉行奠基儀式。路的兩旁整齊排列著100多名小學生,有的揮舞著自己做的小花環,有的打著鼓、吹著號,嘴裡喊著‘爺爺奶奶辛苦啦!’鄉親們也都打著傘,戴著斗笠,抱著孩子,興致勃勃地湧向會場。綿綿秋雨中,當村長宣布‘華光希望國小’奠基儀式開始時,會場上、山坡上頓時鞭炮齊鳴,掌聲、鞭炮聲、歡呼聲匯成一片,震動山谷,場景催人淚下,雨水、淚水濕潤了人們的眼睛和面頰。儀式結束,鄉親們仍不願離開會場,有的人還久久地佇立在雨中。他們飽嘗了沒有文化的苦,把希望寄托在孩子們身上,現在好了,學校就建在了家門口,孩子們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到別的村子去上學了。”
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學校終於建起來了,但是每年400多元的學費,對於那些年均收入只有數百元的家庭來說仍是個沉重的負擔,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李方夫婦並沒有滿足把學校建起來,他們又成立了一個以李方教授命名的“李方之友家庭希望工程獎學金”,調動親戚、朋友、學生等社會關係來資助這些苦孩子。據介紹,2009-2015年期間,金寨縣“華光希望國小”除了獲得募捐的6萬多元捐款外,每年還接受李方夫婦捐助給學生的助學金總計12萬多元。
李方教授告訴記者,當初他把這些想法告訴自己一些有經濟條件的朋友時,他們就再也沒有了回音,有的甚至不與他來往了。挫折並沒有讓李方夫婦放棄這一計畫,他在給國內外親友的募捐信中寫道:“這裡原有一所留坪國小,105名學生,但這所被當地人稱為‘泥房子,泥桌子,裡面坐著泥娃子’的學校早已破爛不堪,30多名學生只能天天翻山越嶺到別的村上學。雖然希望國小建成了,但孩子們的家庭仍是貧困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家庭,根本難以支撐每個孩子年開支400元的學習費用,有些雙子女家庭,就更為困難了。為了能讓孩子們上學,國小里工資微薄的兩名公辦教師和5名民辦教師還一直不斷地給孩子們墊著學雜費。我知道籌集這筆基金並非易事,所以請求鼎力相助,不論多少,都體現了您的一片愛心。”
在他的呼籲下,1998年1月底,“家庭獎學金”收到了德國交通工程專家約翰·博世菲爾德先生的第一筆捐款2000馬克,約翰先生在附信中寫道(原為德文):“你們的舉動真是太偉大了,我對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愛心無國界。”德國朋友諾·基特貝爾格和艾里希·朗格先生各寄來200馬克;美國華僑楊宇和寄來100美元;著名橋樑專家、同濟大學的石洞、李燕生教授夫婦將兩人一個月的工資3000元全部捐了出來,他們的女兒也送來1000元。
李方教授說,在募捐中,感人的故事很多。最讓他感動的是一輩子喜歡幫助別人的老母親也把自己姨侄女孝敬的9000多元錢拿了出來,兩個女兒也分別“一對一”資助了兩名學生上學。李方教授的一位名叫嚴書豐的學生是他們夫妻倆結對資助網的第一名參加者,在她的影響下,她所在的單位、上海市政研究院8名同事也都分別資助這所希望國小中的一些學生上學,南京的一位老闆也捐助了2名學生。李教授說,原來他也不認識這位老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位老闆也是從李教授的一位朋友那裡得知這一情況的。還有一次,程華光女士在大學裡鍛鍊身體的時候,認識了東南大學某系主任全家,當他們了解情況後,這位系主任夫妻倆也每人捐助了1名學生;新加坡某公司駐上海公司的一位經理從電視上看到李教授的做法後,立即與李教授聯繫,並個人捐助了1萬多元;還有一位博士知道後,也通過金寨縣希望工程辦公室給華光希望國小捐助了3.7萬元。李教授說,這樣的故事太多了……
為了讓這些助學金真正用在學生的身上,李教授不僅在自己創辦的“李方廣華軟體開發有限公司”網站上把捐助者的名單公布出來,還專門製作了一份收據,在這個收據上,有捐助者的姓名、地址;被捐助學生的姓名、班級以及地址;捐助金額、學校負責人簽字、學校公章、被捐助學生家長簽名以及被捐助學生簽名。
對於記者的採訪,李教授顯得很謙虛。他說,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他的心愿就是讓山村與城市的孩子同享一片藍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