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啷噹,常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曲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壇啷噹
- 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淵源
金壇啷噹是一種具有本土特色的說唱表演藝術,主要流行在金壇直溪鎮的建昌村、金城鎮白塔村、後陽村及周邊地區。
啷噹何人創始,其說法不一。有一說是嘉慶年間,南京城中的孤老盲人大都集中於瞽目院,清末民初瞽目院解體,盲人分散各奔東西,往東南方向的盲人除少數流往浙江,大部分在金壇、丹陽、丹徒等地落戶,這些盲人從此以說唱維生,延續下來。另一說是太平天國時,金壇後陽南墊村有一名叫潘永福的盲人,為餬口度日,將祖傳小調配上一些吉祥之詞沿鄉賣唱。太平軍首領覺得唱曲動人,便發給其一枚通行牌,允其到各營寨巡迴演唱,很受太平軍的歡迎。從此盲人紛紛效仿,並加以豐富。
金壇啷噹以說唱形式出現,“說”除了交代和鋪敘,還有散白和板白之分。散白象話家常,編排入情入理,生動貼切,常用古語和俗話作為結論;板白則要求上板押韻,形成氣勢,用於說唱的高潮或結尾。道白講究合板與接口,鋪敘夾帶打趣和插科。唱是啷噹藝人的基本功,也是評價藝人水平的基本功。演唱形式及其曲調具有濃郁的民間風味和鄉土氣息,表現多以單口為主,也有對口或群口,有說也有唱。曲調主要是以啷噹調為主,用一個上下句或四句作為基本曲調的反覆,旋律與語言聲韻格律結合很密切,起伏平穩,演唱的速度較快。啷噹調以正板為基礎,有呤板、數板、行板、急板、散板、哭板等10多種板式,吐字重“噴口”,行腔乾脆利落。演唱時使用竹根鼓、竹板、扎板和竹棒等輔助道具,在兩句或四句換氣處擊點渲染氣氛。
金壇啷噹起初多是段子,較有影響的是《白馬馱屍》《十張台子》《三十六個碼頭》等。後來啷噹的唱腔還被運用到地方戲劇中,主要的幾本戲有《素三娘磨房產子》、《林漫天》《陳士美不認前妻》《趙五娘進京》和《包公》等。
1962年,曾由一些社會藝人發起將金壇啷噹改為金沙劇,代表劇目為《借蘭衫》、《劉三姐》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停止了演出。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金壇啷噹的藝人曾有復出,他們以盲人會的形式,組織召集啷噹排練和演出活動。近年,所從事的藝人都已進入高齡,有的已經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