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經/珍本中醫古籍精校叢書

金匱玉函經/珍本中醫古籍精校叢書

《金匱玉函經/珍本中醫古籍精校叢書》是2016年1月1日北京科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 張仲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匱玉函經/珍本中醫古籍精校叢書
  • 作者:[漢] 張仲景
  • 出版社:北京科技
  • ISBN:978753046807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張仲景、柳長華主編陳萌點校的《金匱玉函經( 陳士杰刻本)/珍本中醫古籍精校叢書》與《傷寒論》 同體而別名,是張仲景的傷寒病學專著。“金匱”“ 玉函”,寓有珍藏之意,可能來源於葛洪的著作書名 。後人推重張仲景的著作,遂引而用之。
在《傷寒論》的眾多別本中,《金匱玉函經》是 重要的一部,其學術價值甚至超過《傷寒論》,因 為很多證據表明:它比宋本《傷寒論》 為古老,體 例和內容也 加接近原著的面貌。北宋時期,林億等 校書臣整理張仲景的著作時,在《傷寒論》和《金匱 要略方》之外,還校正了此書,說明他們認為《傷寒 論》並非善本,故並存之。
雖然經過了官方的校訂,但《金匱玉函經》並未 流傳開來。元代以後,知道此書的人少之又少,即便 是一些藏書宏富、學識淵博之士,也誤將其混作《金 匱要略方》。清代初年,一直致力於搜求此書的陳士 傑終於從何焯手中獲得了此書的手抄宋本,又歷經四 年的校勘,於康熙五十五年丙申陽月(1716年lO月)雕 版發行。此書現藏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金匱玉函經》共八卷,總二十九篇,一百一十 五方。全書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卷一的“證治總例” 是後人追加的中醫證治要點;卷二的“辨痙濕喝”是 從鑑別的角度論述了幾種容易和傷寒病相混淆的常見 外感病,“辨脈”是張仲景的脈學參考文獻;從卷二 的“辨太陽病形證治上”到卷四的“辨陰陽易差後勞 復病形證治”,是全書的核心部分,詳細論述了傷寒 病的六經證治,以及由其他角度切人的證治;卷五和 卷六,習慣上被稱為“可與不可諸篇”,是依據治法 宜忌對六經證治原文進行的重編,推斷應為王叔和整 理編次《傷寒論》時所為;卷七和卷八,是全書的方 論部分。從本書前論後方的行文體例上看 接近《傷 寒論》原理,為《傷寒論》早期傳本之一。

作者簡介

柳長華 ,男,1954年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79年7月畢業於山東中醫學院中醫系,1983年獲得醫學碩士學位。2001年調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工作,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 、 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文獻學科帶頭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醫藥管理局中國傳統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中醫古籍整理與數位化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