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大橋

金匱大橋

金匱大橋,簡稱金匱橋。現有金匱橋位於無錫市中心城區南長區,為城市主幹道太湖大道跨越京杭運河的一座橋樑。原金匱橋為鋼筋混凝土剛架拱橋,由於拱趾沉降不均勻,現已限載通行。新建後的金匱橋採用55m+105m+55m鋼桁架鋼箱梁橋,橋寬46m,主跨跨越京杭大運河,邊跨跨越運河東路和運河西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匱大橋
  • 別名:金匱橋
  • 主跨:105米
  • 橋寬:46米
  • 主桁中心距:33米
橋跨布置,結構形式及特點,

橋跨布置

橋位處運河河面寬度約為100m左右,河道順直,橋樑軸線與河道基本垂直,兩側地勢平坦。運河東路寬33.5m,運河西路寬30m。考慮到京杭運河航運繁忙,為避免水中墩對水流以及航運的不利影響,橋樑應一跨過河,不設水中墩。為了讓老橋基礎得到合理的利用,故將主跨跨徑布置為105m。

結構形式及特點

金匱橋地處太湖廣場,景觀要求高,因此需要大橋具有較強的標誌性。大橋橋面較寬,既要滿足通航及運河東路淨空要求,又需儘早落地進入兩端連線的隧道,故梁體高度應儘可能小。
在比選了各種橋型方案後,對於主跨為100m左右,橋寬46m的橋樑,採用下承式鋼桁梁可謂最佳選擇。設計中創新地將懸索橋造型與傳統鋼桁梁有機地結合,利用主桁富於變化的曲線,塑造出風格獨特的鋼桁梁橋。
主梁採用開口式主桁與鋼箱梁相結合,此類結構在國內套用較少。開口式主桁由於沒有橫聯與平聯,橋面視線更開闊,景觀效果更好。但在汽車活載作用下,主桁上弦跨中桿件受壓,容易發生整體失穩,對於跨度不大、桁高不高的鋼桁梁,通過控制主桁上弦跨中桿件應力水平,能有效地解決主桁的整體失穩問題。對主桁桁數的選擇,可採用3片主桁,橋面系採用縱、橫肋加固的正交異性鋼橋板面體系;也可採用2片主桁,橋面系採用正交異性板鋼箱梁體系,這兩種均能滿足通航淨空要求。經多方面比較,採用2片主桁、橋面係為正交異性板鋼箱梁體系。
金匱大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