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轄小甲板村、金剛村、格者村等$村民小組數$}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33戶,有
鄉村人口3378人,其中農業人口3378人,勞動力213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47 人。
全村國土面積53.54平方公里,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氣溫13.70℃,年降水量880.4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雜糧等農作物等農作物。全村
耕地面積1370.00畝,人均耕地0.41畝,林地61000.00畝。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0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21.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12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41戶通自來水,有664戶飲用井水,有66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833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1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23戶,其中擁有
行動電話農戶數423戶。
該村到新街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農用運輸車0輛,拖拉機1輛,機車23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到2012年底,全村建有
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5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0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6.00萬元;畜牧業收入367.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94頭,肉牛178頭,肉羊1772頭,家禽7001隻);漁業收0.00萬元,;林業收入492.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326.00萬元;工資性收入21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2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1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88人,在省內務工125人,到省外務工163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33戶,共鄉村人口3378人,其中男性1761人,女性1617人。其中農業人口3378人,勞動力213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3378人,其中彝族0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41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246人;享受低保150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新街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新街鎮衛生院17.0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否,人畜混居的農戶760戶。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656.0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小學生219人,距離新街一、二中16.00公里。國中在校學生數11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6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7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 1.00萬元,有固定資產16.01萬元,年末集體經營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4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6.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雜交包穀制種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雜交包穀制種、無公害蔬菜、奶牛養殖等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72.00畝(其中:水田195.00畝,旱地3777.00畝),人均耕地0.41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雜糧等農作物農作物;擁有林地610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58.00畝;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1518.40畝,其他面積16421.60畝。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66人,少數民族黨員66人,其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9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專職副書記、副主任組成,下設12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179人。
新農村建設
金剛村委會村廣大幹部民眾強烈要求參與新農村建設,整治村容村貌,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
人文地理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成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金剛村委會。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酒歌、對歌、山歌、民歌,都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具有代表性民歌、山歌有《放羊調》、《趕馬調》、《對歌調》、《踏歌調》等90多種。樂器有笛、三弦、大扁鼓等。酒是彝族生活的重要部分,酒是愛情的紐帶,通往幸福的金橋,在彝鄉,日常生活、婚喪喜事都離不開酒,它是友誼的紐帶、愛情的金橋、生活的伴侶,具有永恆的魅力。彝族舞蹈多姿多彩,很具有代表性的是渾厚古樸的具有民眾自娛性的集體舞蹈“打歌”(也稱踏歌),彝族同胞每逢婚喪事、建房、廟會、節慶都要舉行打歌活動。彝族服飾,婦女較多地保留民族特點,通常頭上裹包頭,有圍腰、腰帶和團裹被。主要飲食是大米、玉米、小麥、豬肉、羊肉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每逢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唱歌跳舞。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起燒起篝火,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