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蒲峪路故城遺址

金代蒲峪路故城遺址

金代蒲峪路故城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克東縣金城鄉古城村,古城瀕臨烏裕爾河南岸,形狀特殊—橢圓形恆臥於東、北、西三面沼澤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代蒲峪路故城遺址
  • 外文名:無
  • 周長:二千八百餘米
  • 基寬:23米
地理位置,考古挖掘,史料記載,文化價值,

地理位置

蒲峪路故城周長二千八百餘米,城牆是夯土築成,基寬23米,頂寬2.1,殘高1.7—3.28米。厚度為8—15厘米。設有南北兩處瓮城,馬面三十八處,曾出土過“蒲峪路印”及大量金代文物。蒲峪路轄境北達外興安嶺,南到松花江,西及嫩江,東至湯旺河。

考古挖掘

1975年黑龍江省博物館考古部對故城南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200平方米。經過發掘清理,了解到城門是過梁式單洞結構的。門洞正中立有檔門石,門洞內的路面系河卵石的沙子鋪成,城樓早已坍塌,漏頂上的瓦當、筒瓦、板瓦散布遍地。瓮城裡堆滿了石彈、鐵鏃、甲片、馬蹬等。門樓上的木板被燒焦。
1979年對故城內東北角的一處建築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500平方米。這次發掘揭露出一處較大的建築址--官司衙址。它由前堂和後殿組成,一座背朝南,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後殿是建築的主體部分,室門有沒經過任何加工的柱礎三排,每排柱礎的間距4米左右。後殿的東、西、南三面牆均砌青磚,均系順磚壓而成。北面牆是土牆。後殿內東側有火炕,西北附有灶址,這應為當時官衙的起居場所。
蒲峪路故城的確定,為我國十二至十三世紀北部疆界找到了重要的地理坐標。發掘出土文物有陶、瓷、銅、鐵、骨器和銅錢等200餘件,對今後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金代蒲峪路故城遺址

史料記載

蒲峪路是12世紀初,女真族完顏部起兵抗遼,在我國北方建立了金朝,定都上京(今阿城市南的白城)後仿照遼制而設。蒲峪路城北側和西側被烏裕爾河及其支流圍繞,位於小興安嶺的西南麓,東北大平原文化帶邊緣交界地,是重要的軍事戰略基地。
相傳1000多年前,大族群勿吉往南,高麗往北,來擊扶餘,使得扶餘部敗逃到呼嫩平原、東北大平原的最北處(大體來說也就是蒲峪路的所在地),東有高山(二克山),又有一條大河,有山有水,進可攻退可守,地勢險要,因此,便在這裡修城作為扶餘的國都。但當時修的不是土城,而是木柵。“多依山谷,聯木為柵”一般向陽背陰。整個“族帳”用木障子圍起來,作為一種防禦性的設施起到圍牆的作用,但“聯木為柵”的圍牆的防禦能力是很有限的,當時為什麼用木障子呢?因為當時東北整個都是森林,後來由於東北森林的不斷砍伐,便逐漸地將城牆修築成了土城,同時也增強了它的軍事防禦能力。

文化價值

這座故城從棄用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金代北方重鎮,毀於金代一場激烈的戰亂之中。蒲峪路故城遺址除具觀賞價值外,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考古研究價值。
金代蒲峪路故城遺址
據《金史.地理志》記載“金之壤地封疆,東極吉里迷兀的改諸野人之境,北自蒲峪路之北三千餘里,火魯火疃謀克地為邊”。證明我國金代疆域確已遠及於黑龍江迤北的外興安嶺的火魯火疃謀克之地。1998年1月13日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