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托尼·凱耶
- 編劇:David McKenna
- 主演:愛德華·諾頓,愛德華·弗朗,比佛莉·德安姬羅
- 發行公司:Argentina Video Home
- 對白語言:英語
- 中文名:美國X檔案
- 外文名:American History X
- 其它譯名:野獸良民;美國歷史檔案
- 出品時間:1998年
- 製片地區:美國
- 製片成本:1000萬美元
- 拍攝日期:1997年3月-1997年5月
- 類型:劇情、犯罪
- 片長:119分鐘
- 上映時間:1998年10月30日
- 分級:USA:R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120586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製作公司,發行公司,上映日期,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主人公德瑞克溫亞(愛德華·諾頓飾)是一個極端的問題青年。他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快樂的童年,但這一切都因為父親的去世而轟然倒塌,他父親在一次外出中被黑人射殺。他的性格發生了扭曲,他開始崇拜納粹黨,仇視全體有色人種。他積極地收編社區裡的白人青少年,組成反對有色人種的勢力群體。在一次與黑人的對峙中,他射殺了兩名黑人,雖然他被判刑關入監獄。
德瑞克溫亞入獄後才發現其實獄中的生活並不好過,他只有親近和他一樣的新納粹白人團體來混的一席之地,但他發現自己所呆白人納粹團體並非善類,黑人也並非他自己所認為的那般低劣,其中一名黑人還成為了他的好朋友。他開始明白仇恨並不是解決一切事情的方法,最終決定退出納粹,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
獄外他的弟弟丹尼(愛德華·弗朗飾)卻開始效法他的行為,在身上刺青納粹圖騰,還變本加厲。為了挽救他,老師要求他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自己的所做所為,以及哥哥的所作所為並編寫成一份報告。出獄後的德瑞克溫亞反省自己的人生觀,他後悔過去所做的一切。他意識到自己創建的組織已經被人所利用,他下定決心要放棄過去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他辭別自己的女友和組織,帶領家人開始搬家。但就在這時弟弟丹尼卻被黑人所殺。德瑞克溫亞驚恐地發現,弟弟的死又源於之前他所造罪孽的復仇,心痛欲絕的他再一次陷入了迷茫。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德瑞克·溫亞 | 愛德華·諾頓 | ---- |
丹尼·溫亞 | 愛德華·弗朗 | ---- |
多麗絲·溫亞 | 比佛莉·德安姬羅 | ---- |
Seth Ryan | 伊桑·蘇普利 | ---- |
卡梅倫·亞歷山大 | 斯泰西·基齊 | ---- |
史黛絲 | 費爾魯扎·鮑克 | ---- |
Murray | 埃利奧特·古爾德 | ---- |
McMahon | 保羅·勒馬特 | ---- |
鮑勃·斯威尼博士 | 艾弗利·布魯克斯 | ---- |
Davina Vinyard | Jennifer Lien | ---- |
Lamont | Guy Torry | ---- |
Dennis Vinyard | 威廉·羅斯 | ---- |
Rasmussen (as Joe Cortese) | Joseph Cortese | ---- |
Little Henry (as Jason Bose-Smith) | Jason Bose Smith | ---- |
Lawrence | Antonio David Lyons | ---- |
Mitch McCormick | Alex Sol | ---- |
Chris (as Keram Malicki-Sanchez) | Keram Malicki-Sánchez | ---- |
Jason | 傑賽普·安德魯斯 | ---- |
Jerome | Jonathan Fowler Jr. | ---- |
Daryl Dawson (as Chris Masterson) | 克里斯托弗·馬斯特森 | ---- |
Huge Aryan | Nicholas R. Oleson | ---- |
Curtis | Jordan Marder | ---- |
Cop #2 (as Tommy L. Bellissimo) | Thomas L. Bellissimo | ---- |
Kammi | Cherish Lee | ---- |
Dr. Aguilar | Sam Vlahos | ---- |
Ally Vinyard | Tara Blanchard | ---- |
Cassandra | Anne Lambton | ---- |
Reporter | Steve Wolford | ---- |
Desk Sergeant | Richard Noyce | ---- |
Buddy #1 | Danso Gordon | ---- |
Guard | David Basulto | ---- |
Young Ally Vinyard | Alexis Rose Coen | ---- |
Lawrence's Partner (as Kiant Elam) | Kiante Elam | ---- |
Student | Paul Hopkins | ---- |
Random Skinhead | Keith Odett | ---- |
Stocky Buddy (as Paul Short) | Paul E. Short | ---- |
Basketball Player | Nigel Miguel | ---- |
Skinhead (uncredited) | Robert 'Duckie' Carpenter;Jeremy Sweet; | ---- |
Prison Gang Leader (uncredited) | Sydney 'Big Dawg' Colston | ---- |
Young Danny Vinyard (uncredited) | Maximillian Kesmodel | ---- |
Skinhead Girlfriend (uncredited) | Allie Moss | ---- |
Arresting Officer (uncredited) | Denney Pierce | ---- |
Deputy Sheriff (uncredited) | Glendon Rich | ---- |
Jail Inmate (uncredited) | Sam Sarpong | ---- |
Skinhead in Store (uncredited) | Mark Swanson | ---- |
High School Student Leaving Bathroom (uncredited) | Selwyn Ward | ---- |
Lizzy (as Michelle Christine White) | Cleo Adell | ---- |
Randy | Jim Norton | ---- |
Student (uncredited) | Barbie Marie | ---- |
Police Chief (uncredited) | Tom Woodruff Jr.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莊·赫斯 Bill Carraro 邁克·德·魯卡 David McKenna Kearie Peak Steve Tisch Lawrence Turman John Martinuzzi | 托尼·凱耶 | Mark Cotone Michael Keller David Larson Rusty Mahmood Scott Harris | David McKenna | 托尼·凱耶 | 安·達德利 | Gerald B. Greenberg Alan Heim | Valerie McCaffrey | Jon Gary Steele | J. Kyler Black Dan Olexiewicz | Jon Gary Steele | Douglas Hall | Tessa Posnansky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德瑞克·溫亞演員:愛德華·諾頓曾是一名成績優秀的青年,家庭幸福,父親被黑人射殺後,將所有的悲傷與憤怒轉成對付有色人種的力量,崇拜新納粹主義,到處惹禍。他因射殺兩名黑人被判刑入獄。在獄中的經歷使他的高貴白人夢想完全破滅,他決定不顧一切痛改前非,要帶著弟弟丹尼離開重新生活,但弟弟卻死於他原來結怨的黑人之手。
- 丹尼·溫亞演員:愛德華·弗朗德瑞克的弟弟,聰明絕頂的學生,視哥哥為白人英雄,效法他的行為,也在自己身上刺上新納粹圖騰。為了挽救他,老師規定他編寫一份報告即美國X檔案。他對於哥哥出獄後的舉動大為不解,哥哥講述了獄中的經歷方才釋懷,兄弟倆一起撕去狂熱標誌,但最終丹尼卻死於黑人槍下。
- 卡梅倫·亞歷山大演員:斯泰西·基齊雅各賓式的人文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在 德瑞克最悲痛最絕望的時候侵入他的大腦,給他灌輸了極端的納粹主義思想,把他變成了自己的傀儡和旗幟。他思想成熟、冷靜克制,利用信仰來牟取利益,是挑起仇恨引發悲劇的始作俑者。
- 艾弗利·布魯克斯演員:鮑勃·斯威尼博士德瑞克和丹尼的黑人老師,一個有責任感的校長。丹尼的歷史老師向他要求開除丹尼,斯威尼想挽救這個漸入歧途的孩子,要求丹尼寫一份名為“美國X檔案”的報告,報告內容就是有關他哥哥的一切。德瑞克在獄中遭遇白人攻擊後徹底迷失了,面對斯威尼老師的時候發出了發自內心悔過的哭泣,西尼老師的幫助讓他找回了自己。
- 多麗絲·溫亞演員:比佛莉·德安姬羅德瑞克和丹尼的母親,他們的父親被殺後,她帶著孩子和再婚丈夫一起生活,但家庭關係並不和諧。德瑞克不服繼父,性格越來越暴虐直至殺人入獄。
- 史黛絲演員:費爾魯扎·鮑克德瑞克的女友。瘋狂崇拜德瑞克的新納粹主義行為,她並不了解德瑞克出獄後的轉變,只顧瘋狂喝酒慶祝。德瑞克覺得組織已經被有心人利用,告訴史黛絲要離開他們。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信息 | |
---|---|---|
American History X | Complications | |
The Assignment | Starting to Remind Me of You | |
Venice Beach | The Right Questions | |
Playing to Win | The Patch to Redemption | |
People Look at Me and See MyBrother | We Are Not Enemies | |
I Had Testified | Two Brothers | |
A Stranger at My Table | Storm Clouds Gathering | |
Putting up a Flag | Benedictus | |
Raiders | 藝人: Anne Dudley |
幕後花絮
- 導演托尼·凱耶在影片上映前要求撤銷自己的名字。因為該片涉及非常敏感的種族歧視和納粹題材,而他認為片商將他的本意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扭曲,所以感到不滿。
- 該片是愛德華·諾頓躋身一流演員的敲門磚,他演技卻受到了影評界的一致好評,為他日後的《搏擊俱樂部》等影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該片導演托尼-凱耶因為愛德華·諾頓在片場意見太多,還試圖在不告知導演的情況下自己剪片,屢屢公開向他開炮。
- 導演最初的人選並非愛德華.諾頓,但諾頓堅持要出演這個角色。他表示看到過不少被納粹思想毒害、誤入歧途的青少年,他想通過這部影片讓一些青少年重新回歸。為了塑造這個強悍的角色,他進行了高強度的身體訓練,並最終獲得了導演的青睞。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提名 | 獲獎/提名方 |
---|---|---|---|
1999年 |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愛德華·諾頓 |
第25屆土星獎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愛德華·諾頓 | |
參考資料: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
美國 | |
The Turman-Morrissey Company | 美國 |
Savoy Pictures |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 法國 |
Herald Film Company | 日本 |
Kinowelt Filmverleih | 德國 |
Roadshow Entertainment Video | 澳大利亞 |
Roadshow Entertainment | 澳大利亞 |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 中國香港 |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 阿根廷 |
RCV Film Distribution | 荷蘭 |
Líder Films S.A. | 西班牙 |
Vitória Filmes | 葡萄牙 |
日本 | |
Amuse Video Inc. | 日本 |
Entertainment in Video | 英國 |
H.O.M. Vision | 荷蘭 |
美國 | |
RCV Home Entertainment | 荷蘭 |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Sverige AB | 瑞典 |
Sandrews | 瑞典 |
阿根廷 |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
1998年10月30日 | 美國 | 1999年4月9日 | 土耳其 |
1999年2月12日 | 挪威 | 1999年4月15日 | 匈牙利 |
1999年2月12日 | 丹麥 | 1999年4月16日 | 芬蘭 |
1999年2月25日 | 德國 | 1999年4月16日 | 巴西 |
1999年2月26日 | 瑞典 | 1999年4月17日 | 韓國 |
1999年3月3日 | 法國 | 1999年4月23日 | 泰國 |
1999年3月3日 | 比利時 | 1999年4月28日 | 菲律賓 |
1999年3月11日 | 以色列 | 1999年4月29日 | 克羅地亞 |
1999年3月11日 | 阿根廷 | 1999年5月6日 | 澳大利亞 |
1999年3月18日 | 新加坡 | 1999年5月12日 | 荷蘭 |
1999年3月19日 | 西班牙 | 1999年8月12日 | 紐西蘭 |
1999年3月25日 | 捷克 | 1999年8月27日 | 葡萄牙 |
1999年3月26日 | 英國 | 1999年8月27日 | 義大利 |
1999年3月26日 | 冰島 | 1999年9月2日 | 斯洛伐克 |
1999年4月2日 | 瑞士 | 2000年2月19日 | 日本 |
影片評價
該片參雜了太多的命題,種族問題、復仇、輪迴......而這些任意一個單拿出來都可以排成一部電影的命題混雜在一起的時候,觀眾們只能感覺到芸芸眾生面對命運的無奈。通過影片可以發現,種族問題不是文字遊戲可以解決的,也不是自由女神雕像那樣實體化的精神象徵可以解決的。這樣的問題需要發自靈魂深處的思考,以及發自內心最深處的溝通和理解(新浪網評)。
該片中運用了高超的攝影技術,還擁有強大的演出陣容(鳳凰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