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洋漆(學名:Rhus succedanea L.)是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落葉喬木,高達15米,胸徑可達30餘厘米;樹皮暗褐色或灰黑色,平行淺縱裂,條片狀剝落;小枝粗壯,無毛;頂芽鮮褐色,有疏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多聚生於枝頂,長15-25厘米;小葉7-15,對生,革質,披針狀橢圓形,長5-10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鈍形,全緣,不具象毛,兩面平滑,側脈16-24對。圓錐花序腋生,長5-11厘米,無毛;花小,雜性,黃綠色;花萼5;花瓣5;雄蕊5,子房1室;花柱1,三裂。核果扁平,斜菱狀圓形,淡黃色,直徑6-8毫米,中果皮有蠟質,內果皮堅硬,乾時有皺紋。花期5一6月。10月果熟。
分布於中國河北、華東、華南、西南各省、區;江西省各地有分布,江西東北多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坡、溝谷和溪流兩岸;常與甜櫧、青梮、石櫟、楊桐、木蓮、馬尾松等混生。
育苗在15年生以上的鍵壯母樹上採種。當外果皮轉現灰褐色時,連同果穗摘下;採回後,攤置於通風處,至 3-5天,摘下果實,投入石臼中輕輕搗碎種核表面的蠟層, 篩去蠟粉及除淨其他雜物,再浸泡於混有草木灰的溫水中,搓洗幾次,晾乾後可隨行播種。如行春播,置放於高燥之處即育苗,通常採用條播,條距30厘米左右,播種前以溫湯水浸種,並持續數日,然後播下,每畝播種量7-10千克,一年生苗高可達70-100厘米,供出圃造林。
栽植:野洋漆為陽性樹種,並適應性較強,但以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之處,生長更為良好。造林區劃,可不甚嚴格,山區、丘陵均可栽培。具體選擇,以半陽坡,陽坡土層較深厚的坡地為好,亦可作為針、闊或常綠、落葉的混交樹種栽植,株行距,由於該樹種樹體不大,樹冠亦不甚寬廣,可適當密植,1.5米×2米或2米×2米即可,但還須視經營目的而定,如行材、漆兩用,栽植的株行距即須放寬,2米×2.5米或2.5米×3米。
撫育:造林後的頭三、五年內,做好撫育管理工作,促進幼林的速生成長。作為用材培育者,鬱閉後,當林木出現分化時,陸續分次進行疏伐。作為材、漆兼用者,本著“去弱留強”精神,每畝保留壯健植株60株左右。野洋漆具有萌芽力,伐後可萌芽更新。
野洋漆是一種生長速度偏慢的用材樹種。木材橫斷面,生長輪可見。心邊材區別略明或不甚明,心材寬,深黃色,美麗悅目,邊材狹,色略淺,亦很美觀。紋理偏斜,結構細緻,質地略輕,比較耐腐;加工容易,刨削麵光滑,並具光澤。其木材,適用於鑲嵌與美術工藝製品等。植物體含樹脂(漆),用途同生漆,除家漆外,它是漆樹屬中產漆最多最好的一種,一般稱做“大木漆”。種子油可制肥皂或摻合其他幹性油做油漆。果皮含蠟質,稱為白蠟或漆蠟,可制蠟燭、髮蠟等。果肉含油率40-65%,種殼含油56.36%,種仁含油25-40%油為半幹性油,淺黃色,常溫下為半固體;油的鹼化值183.35,碘值125.28,酸值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