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魚,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曲苞芋Gonatanthuspumilus的塊莖。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具有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癰瘡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野木魚
- 別稱:野芋、岩芋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天南星目
- 科:天南星科
- 屬:曲苞芋屬
- 種:曲苞芋
- 分布區域:雲南、西藏等地
- 採集時間:秋後
- 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塊莖。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解毒消腫,活血止痛。
主治
用於癰瘡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秋後採挖塊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形態特性
塊莖小,球形,直徑1-2厘米,外皮黃棕色;芽條細長,分枝,芽鱗線形,先端下彎。鱗葉多數,長披針形,長2-3厘米,常纖維狀撕裂,宿存。葉柄圓柱形,綠色,長25-40厘米,下部1/3具鞘;葉片革質,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或青紫色,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長8-20厘米,寬7-12厘米,前裂片長為寬的2倍;I級側脈3-4對,稍彎拱;後裂片半卵形,渾圓,長3-5厘米,3/4聯合;後基脈相交成30度-40度的銳角。花序柄圓柱形,長6-10厘米,淡綠色。佛焰苞管部綠色,長圓卵形,長1.2-1.5厘米,粗1厘米;檐部二面淡黃色或黃綠色,先直立,花時後傾,最下部1-2厘米腫脹成球形,花時半展開,向上縊縮,膝曲過渡為扁舟狀的長檐,長13-19厘米,平展寬1.8-2.5厘米,長圓披針形,向先端長漸尖。肉穗花序:雌花序淺綠色,短,長6-8毫米,為佛焰苞下部管長的1/2;不育雄花序黃色,細,長4-5毫米;能育雄花序短棒狀,鈍,青紫色,長1厘米,粗4毫米,花粉黃色。不育雄花菱形或長方形,扁平。雌花:子房綠色,無花柱,柱頭扁球形;胚珠多數,卵狀長圓形,珠柄細長,基生。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2800m的密林或灌叢中的石灰岩上。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
藥理作用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2、對氣管的作用。
3、毒性,有毒。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消腫,止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