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因過常少仙

野望因過常少仙

《野望因過常少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律古詩。該詩時作者寫給好友常少仙的,主要描寫了四野之景色和常少仙對作者的盛情款待,表達了作者對於常少仙的感激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野望因過常少仙》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律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野橋齊度馬,秋望轉悠哉。竹覆青城合,江從灌口來。
入村樵徑引,嘗果栗皺開。落盡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注釋譯文

上四野望之景,下四過常情事。青城、灌口,野望所見。入村,訪常也。嘗果,留公也。日盡未遣,見其欸洽多情。方云:野外之橋,可連騎青少,齊渡馬三字,寫景特佳。《杜臆》:少府稱幽人,知非在任者。

作品鑑賞

草堂本編在上元二年青城詩內。洪容齋《隨筆》:杜詩《過常少仙》,蜀本注云:應是言縣尉也。縣尉謂之少府。昔梅福為尉,有神仙之稱。少仙者,猶今俗呼為仙尉。【朱注】詩末幽人,指常少仙也。黃鶴云:少仙,當是常征君。公後有《寄常征君》詩:“征君晚節傍風塵。”
野橋齊渡馬①,秋望轉悠哉。竹覆青城合②,江從灌口來。入村樵徑引,嘗果栗皺開③。落盡高天日,幽人未遣回④。
①沈佺期詩:“野橋疑望日。”②鶴曰:“蜀州青城縣有青城山,州內又有灌口。《元和郡縣誌》:灌口山,在彭州導江縣西北二十六里,蜀州東北至彭州一百二十里,漢文翁穿湔江灌溉,故以灌口名。洙曰:秦守李冰疏鑿離堆,以灌蜀土,因得名。范成大《吳船錄》:將至青城,當再渡繩橋,橋長百二十丈,分為五架,橋之廣,十二繩排連之。《元和郡縣誌》:大江經青城縣北,去縣二里。③宋祁《益部方物贊》:“天師栗,生青城山中,他處無有,似栗,味美,以獨房為貴,久食已風攣。”《西溪叢語》:《集韻》:“皺,側尤切,革文蹙也。”《漢上題襟》:周繇詩:“聞栗弋之紫皺。”貫休云:“新蟬避栗皺。又云:“栗不和皺落。”即栗蓬也。蔡曰:皺當作皴,皮裂也。④《易》:“利幽人之貞。”
-----------仇兆鰲 《杜詩詳註》-----------

作者簡介

杜甫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