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大豆藤,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sojaSieb. et Zucc.的莖、葉及根。分布於東北及河北、陝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斂汗,舒筋止痛之功效。用於盜汗,勞傷筋痛,胃脘痛,小兒食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野大豆藤
- 別稱:鹿藿,餓馬黃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豆科
- 屬:大豆屬
- 種:野大豆
- 採集時間:秋季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莖、葉及根。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清熱斂汗,舒筋止痛。
主治
用於盜汗,勞傷筋痛,胃脘痛,小兒食積。
相關配伍
1、治盜汗:野大豆藤或莢果30-120g,紅棗30-60g,連汁全部吃下。
2、治傷筋:野大豆鮮根加山天蘿根皮,酒糟或酒搗爛,烘熱包敷患處。(1-2方出自《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3、治胃痛,跌扭腰痛:野大豆根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120g。外用:適量,搗敷患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性
一年生纏繞草本,長1-4米。莖、小枝纖細,全體疏被褐色長硬毛。葉具3小葉,長可達14厘米;托葉卵狀披針形,急尖,被黃色柔毛。頂生小葉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6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銳尖至鈍圓,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均被絹狀的糙伏毛,側生小葉斜卵狀披針形。總狀花序通常短,稀長可達13厘米;花小,長約5毫米;花梗密生黃色長硬毛;苞片披針形;花萼鐘狀,密生長毛,裂片5,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銳尖;花冠淡紅紫色或白色,旗瓣近圓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斜倒卵形,有明顯的耳,龍骨瓣比旗瓣及翼瓣短小,密被長毛;花柱短而向一側彎曲。莢果長圓形,稍彎,兩側稍扁,長17-23毫米,寬4-5毫米,密被長硬毛,種子間稍縊縮,乾時易裂;種子2-3顆,橢圓形,稍扁,長2.5-4毫米,寬1.8-2.5毫米,褐色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800m的山野、路旁或灌叢中。分布於東北及河北、陝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相關論述
《上海常用中草藥》:“滋養,強壯,斂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