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洞風景區

野人洞風景區

野人洞風景區,指的是湖北省十堰市房縣野人洞,該景區與神農架緊鄰,位於房縣橋上鄉209國道旁,距縣城45公里,這裡山雄水美、谷幽峽險、古老的原始森林,成為自然博物館。峽谷內有換彩峽、野浴灘、躲軍洞、龍膽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繩攀崖、龍門頓開、絕壁城堡多處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野人洞風景區
  • 地理位置:湖北省十堰市房縣
  • 氣候類型: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8: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景區
  • 門票價格:80元/人
  • 著名景點:龍頭岩、龍層峰、五行山、玉帶山、登天梯
  • 類型:風景區
  • 建議遊玩:半天
自然景觀,名字來歷,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自然景觀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野人洞與神農架緊鄰。洞外有壽桃峰、五行山龍頭岩、玉帶山,峰峰相連,險峻雄奇,新建的聽雨山莊,飛檐翹角,古樸典雅。這裡是陽春賞花,盛夏避暑,深秋觀景,嚴冬詠雪的旅遊勝地
野人洞是一個多徑洞口,洞內藏山,山中有洞,變化多端的巨大溶洞洞外百怪,似飛鳥、走獸或單獨成景,或組合成趣,天工巧作,惟妙惟肖,形成數百處鐘乳奇觀;洞中泉水潺潺,四季長流,奇石映水,色彩各異,掛瀑、水簾、龍潭、水滴金盆等,無不使人稱奇贊絕。現已探明洞深1200多米,面積為15400平方米,尚待繼續探險考察。洞分上下兩層、內有三廳四宮、天公造就的鐘乳石群、似人似鳥、似花似錦、觀音蓮台、果老獻壽、天河流水、仙女曬衣、太白醉酒、犀牛望月、桃園結義、神龜戲水、仙洞石林、銀河沙灘、造型逼真、世人稱絕、進洞一游、奇妙無比。

名字來歷

野人洞,在房縣老人稱古洞。後來發現洞內有蝙蝠,又叫蝙蝠洞。1995年5月,時任十堰市委副書記的馮友仁同志在房縣視察工作時,聽說發現了溶洞,也親自前往橋上鄉視察,並撥款2萬元作工程開發之用。在談到蝙蝠洞名字時,馮說:“‘蝙蝠洞’的名字不好,橋上鄉東邊有個黑龍洞,這個就叫它‘白龍洞’吧。”因此,“白龍洞”的名字沿用了3年。
1998年11月21日,北京旅遊專家王興斌和市旅遊局副局長李發平等人來房縣視察,認為房縣是野人的故鄉,發現野人的次數最多,流傳最廣,流傳的歷史最久,一直是世界之謎,取名“野人洞”好。至此,定名為“野人洞”。

歷史沿革

1972年全國掀起農業學大寨高潮,時任橋上區委書記的劉國龍在杜川村蹲點,因缺肥料,他聽老農說蝙蝠屎肥效高,就安排會計廖新貴、副隊長李文兵等8人去挖蝙蝠屎。每人帶1隻麻袋,兩人1個手電筒和5斤柴油,做“高照燈”照路(高照燈是用1根竹桿,將中間竹節打通,只留一端不打通,灌上柴油,塞進棉絨點燃的火把、火炬,因其長,裝的油多,所以照的遠,照的時間長,亮度也大)。在洞內怕迷失方向,還砍了一捆樹枝和粉筆做標記。
他們進洞一看,洞內像迷宮一樣。因此,他們每走一二十丈放1根樹枝,用粉筆在石壁上做一記號。走了約六七十丈,發現有8個卡子,最小的只能容一人爬行,他們叫它“狗爬洞”。過了“狗爬洞”,便是“二道堂”,這個堂很大且高,周圍有金山、銀山、石佛等景觀,同時也發現了數以萬計的蝙蝠繡成坨,大的有笸籮大小的臉盆大,地面上蝙蝠屎有—二尺厚。他們裝好蝙蝠屎,吃罷乾糧,好奇心決定他們繼續往前探。過了“二道堂”,便是“仙人殿”、“佛爺嶺”、“蓮花盆”、“觀音硯”、“仙人磨”等等,一直探到無底天坑才迴轉。
1994年5月召開了全縣首次旅遊工作會。會上,橋上鄉副鄉長付家寶談了以上’情況。當年9月我們組織了4人探險隊去橋上鄉,因未找到洞口而無果。
1995年3月31日,我們又專程去橋上鄉杜川村,找村長廖新貴,廖說要用手電筒等照明用具,需資金200元,我當即付給廖200元。在廖新貴的努力下,終於找到了洞口。
鄒暇平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在房縣任科技副縣長3年,對全縣各方面比較了解。聽我談了橋上鄉發現溶洞後,非常高興,決定同我介卜起去探險,考察有無開發價值。於是,我們準備了3個停電寶、3個手電筒和1根30多米長的繩子,於4月3日驅車前往橋上鄉。由橋上鄉副鄉長付家寶、杜川村村長廖新貴、村民廖新元、趙大前帶路,探察了野人洞。
來到廖新貴等發現溶洞的地方,過河往山上爬300多米,在半山腰滿是雜灌荊棘的岩壁上,我們發現了一個A字形洞口,高約六七米,寬三四米,站在洞口涼氣襲人。我們牽著繩子,廖新貴在前,我第二,廖新元第三,鄒副縣長第四,付家寶第五,趙大前最後。沿洞口走三四米便是大廳,大廳約有30多平方米。走過大廳,向上爬約3米便是第一道卡子,左邊是8米多高的鐘乳石,狀若擎天柱,右邊是岩石,只能爬行通過。往前走約10來米是第二個卡子,這個卡子最長,約有7米,往上爬4米,不能轉身,又往下爬4米。其他幾個卡手只是低著頭,彎著腰就可通過,唯有第八個卡子最難通過。從第七個卡子往下走‘兩米;是一個只有30公分寬,高約70公分的洞,上邊是堅硬的岩石,下邊是黃泥,爬行時只能一隻手在前,—只手在後,側身爬過,雙手雙腳都用不上力,像蛇一樣遊動。
過了卡子,緊接著又爬兩三米的黃泥坡,前後邊的人都幫不上忙,這便是村民們叫的“狗爬洞”。柳暗花明又一村,過了8個卡子,就是溶洞奇觀。我們在洞內探了3個多小時,發現大小溶洞共7個,盡頭是一個黑咕隆咚,深不見底的天坑。整個洞子約有二二里長,真是令人大飽眼福。
1995年4月5日,我們向縣委、縣政府寫出了要求開發野人洞的書面報告,引起了縣領導的重視,要求我們組織有關人員進一步考察論證。6月19日,我們又邀請了縣直和橋上鄉有關人員對野人洞等景點進行了多方面的考察,於6月23日寫出並向縣委提交了開發野人洞的可行性論證報告。
1995年4月9日,橋上鄉領導組織鄉幹部10多人進洞探察,進洞看後無不拍手叫好。鄉企管會主任、礦產開發公司經理岳相均主動請戰,向鄉人民政府遞交了將野人洞旅遊景點劃歸礦產開發公司經營的申請報告。,橋上鄉政府於1995年4月15日批覆,同意礦產開發公司開發經營。同年4月16日,岳相均安排了一個6人的旅遊開發施工隊,租用20匹馬力的柴油發電機組發電,給洞內照明,清除淤泥,擴寬洞內的8個卡子,歷時1年,使8個卡子能彎著腰通過。後來因資 金極度困難,被迫停工。
1995年8月,縣委縣政府組織有關領導再次考察了野人洞。大家一致認為有開發價值和開發前景,決定縣鄉聯合開發野人洞,並成立了以彭承志為組長,王治安、杜德軒為副組長,孫希偉、袁超、張延貴等為開發領導小組,下設野人洞開發公司,同時協調開發資金31萬元。由於種種原因,沒能落實資金而擱淺。
1997年10月,以岳相均為首,聯合12人組成股份合作開發公司,籌集資金3萬多元,僱請1 5人的施工隊,從1997年11月至1998年元月,共開挖土石方1500多方,使洞口至第八個卡子共長67米的通道達到高1.8米,寬1.2米標準。1998年6月,台胞李鴻儒先生支持資金1.6萬元人民幣,架通了溶洞內外的高低壓線路。然而—兩萬元錢對於開發一個旅遊景點如同杯水車薪,萬般無奈中嶽相均向十堰市政府發出了求援信。市政府批示市旅遊局長李華山設法予以支持。
1998年8月1 2日,市旅遊局局長李華山一行對野人洞進行了實地考察,同時,安排市旅遊局副局長李發平找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經理協商,多方努力,爭取了2萬元的無償資金,修通了洞外的道路。
1998年7月26日,護林員兼導遊劉清艷,隻身一人用手電筒、蠟燭和1根草繩下洞中天坑探險。發現天坑下邊有暗河和潛魚洞相連,並有5處景觀,其中有兩處溶洞比上邊的洞還大,景觀還奇。至此,野人洞才形成有上下兩層概念。經過開發,野人洞共六廳五宮五十四景。

地圖信息

地址:湖北十堰市房縣野人谷鎮特29號野人洞景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