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餞李九時毅賦得南樓月》是元代詩人揭傒斯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的前八句寫月出及月色,一開始便緊緊捕捉月亮以切題,以寫了月亮之嫵媚、光明,然後寫月亮照著武昌城外的景象,將近景與遠景相連,引出離愁別緒;後四句寫離別,以月為關合,將月與情相結;表達了詩人對摯友的難捨之情。
整首詩和諧地構成整幅月夜圖景,把靜態的世界以動態出之,有很強的感染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重餞李九時毅賦得南樓月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揭傒斯
- 作品出處:《揭傒斯全集》
- 作品題材:送別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重餞李九時毅賦得南樓月
娟娟臨古戍①,晃晃辭煙樹②。
寒同雲夢深③,白映蒼梧暮④。
胡床看逾近⑤,楚酒愁難駐⑥。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⑦。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處?
且照東湖歸⑧,行送歸州去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娟娟:明媚美好的樣子。
②晃晃:光明閃爍的樣子。
③雲夢:古澤名,在今洞庭湖北岸一帶。
④蒼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南部,傳說霧葬於此。
⑤胡床:一種可摺疊的輕便坐具,因由胡地傳入,故名。
⑥楚酒:楚地產的酒。武昌地處楚地,故云楚酒。
⑦泫(xuàn)露:露珠下滴。
⑧東湖:在江西南昌。
⑨歸州:今湖北秭歸。
白話譯文
一輪明月辭別如煙的樹叢,輕輕跳到天上,娟娟的月光,灑滿古時的戰場。
月色的寒涼搖盪雲夢的波光,古祠蒼莽,夜色中點點白亮。
獨坐胡床望月,明月走近身旁,一杯楚酒澆愁,愁卻更長。
大雁被寒月抹上一身白霜,遠處的樹梢也似有白露滴淌。
故人的小舟載著一帆月光,遙遙相望在什麼地方呢?
我願化作明月把前方歸路照亮,伴著故人走向遠方。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大德七年(1303年),當時揭傒斯客居武昌,與李時毅(揭俱斯好友)夜宴南樓餞別,為表達心對友人難捨之情而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一開始便緊緊捕捉住月亮以切題,用“娟娟”、“晃晃”兩個詞,一以形容月亮的明媚娟秀,一以形容月亮的光明閃爍,把月亮的形態包含殆盡。然後,詩扣緊觀月的場地,依時序先後、即目所見而展開。月亮升起來了,照耀著武昌城外的古代戰場堡壘,在成片如煙似霧般的樹林上空緩緩而上,一派清澄透亮。這兩句寫近景,以下便把視野竭力放開,加人想像。月光如水,寒氣逼人,仿佛與廣闊無垠的雲夢澤水相連,又與南方蒼梧等名山巨嶺相接。在這樣的境地中,詩人與朋友坐在南樓上,眼見月亮越升越高,仿佛正向南樓逼近,但因心中充滿了離愁別緒,對此大好河山卻無心觀賞,飲著酒卻無法銷愁。時間悄悄逝去,不知不覺,已經是夜深了。露宿野外的大雁,已入睡鄉,一動也不動,寒霜凝結在它們的背上,泛出一層銀色。樹梢的水汽在慢慢團聚,從枝葉上一滴滴往下掉著,顯得格外淒清幽靜。詩人由此而想到,如此良夜,留人不住,沒過多久,好朋友就要離開了,明晚的月色中,他又不知泊舟何處,默默地對著月亮想念我。那時候,月亮雖然還是同一個,但人已經不在一起了。想到這些,怎么能不令人悲傷。
末兩句與題餞別呼應,說李時毅是同南昌去,不久又要赴歸州任所,不知何時才能再見。詩仍用“照”字貫聯,使全詩無處無月,將月與情、與景密切關合糅雜在一起,並把歸程的“歸”與地名歸州之“歸”參差句中,相映成趣。
全詩寄託了一片誠摯的友情與依依惜別的惆悵,全用冷色調,以月始終貫之,把月與情、景緊密結合,融化無痕,顯得格外深沉。
名家點評
原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總編輯李夢生:這首詩善於刻繪自然景物的變化而大加讚賞,以為可以上追詩風俊逸著稱的南朝詩人鮑照。(《元明清詩鑑賞辭典 遼·金·元·明》)
作者簡介
揭傒斯(1274—1344年),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元代書法家,字曼碩。延祐初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元統初官升至侍講學士,贈護軍,追封豫章郡公,諡文安。故世稱“揭文安”。總修遼、金、元三史,著有《文安集》十四卷。擅長詩文和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