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形態

重金屬形態

重金屬形態是指重金屬元素在環境中的某種離子、分子或其它結合方式存在的物理-化學形式。如銅在水溶液中可能以7種溶解的形態存在:Cu2+、CuCO30、Cu(OH)20、CuOH+、Cu(OH)22+、CuHCO30、Cu(CO)22-等;大氣中的汞可有元素汞、無機汞(如氯化汞)和有機汞(如甲基汞)等不同化學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金屬形態
  • 外文名:physical state
  • 包括:元素具體存在的物理的聚集狀態
  • 狀態:氣態、液態、固態
  • 角度:從分析化學的角度
分類,研究方法,重金屬危害,

分類

重金屬形態包括元素具體存在的物理的聚集狀態(physical state)(氣態、液態、固態)和化學的(原子、分子的)結合方式(chemical species)。金屬的形態與其來源和進入水體後與水中其它物質可能發生的相互作用有關,不同的形態表現出不同的生物毒性和環境行為。

研究方法

從狹義上講,水、土中重金屬形態研究,指的是從分析化學的角度出發,去研究如何區別和測定在水、土壤環境中重金屬的不同形式,並利用這種形態分析去研究環境問題。重金屬形態的研究與分析方法尚無統一的劃分標準和分析程式,常根據研究的具體要求和實驗條件而定。通常使用陽極溶出法,0.45μm濾膜分離,Chelex-100樹脂柱和紫外光照一系列處理技術,可將重金屬區分為溶解態與顆粒態兩大類(用0.45μm孔徑濾膜)。在溶解態重金屬中再區分為不穩定態和穩定態、離子態和膠體態、有機態和無機態;把顆粒態重金屬再區分為可換態、碳酸鹽結合態、鐵錳氧化物態、成硫化合物和有機質結合態以及殘渣態等。國外有人將水體中Cu、Pb、Zn、Cd溶解態分離出9種形態。我國松花江和湘江等河流進行了重金屬的形態研究,弄清了上游與下遊河段的Cu有不同存在形態。

重金屬危害

水體中重金屬的污染的程度與對生物危害的作用,與其存在形態的不同有直接關係;重金屬污染對生物活性及毒性的影響大小,決定於其中影響最大的某種形態的含量(或濃度),所以重金屬形態研究與分析水體中重金屬的遷移轉化、生物效應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近年來,正發展一種用電腦程式,根據熱力學平衡,計算重金屬在天然水體中存在的各種形態及其占總濃度的百分比;還考慮了吸附、沉澱及揮發等多相平衡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