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菲律賓》 詳細記錄了菲律賓的兩次重大戰役。一是1941年12月開始,日軍以7萬人的兵力獲得了菲律賓和馬來半島的控制權。二是1944年7月,美軍最終以1.5萬人代價擊斃日軍7萬人。菲律賓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大規模登入戰的典型戰事。
基本介紹
- 外文名:The Pacific War the Biggest Aircraft Carrier Battle in the History
- 書名:重返菲律賓/印記圖說太平洋戰爭
- 作者:劉慶 鐘慶安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7112949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260頁
- 開本:16
- 品牌:珞珈圖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太平洋戰爭全系列,由頂級軍事專家耗時5年傾力合著。原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院長李致中將軍作序推薦並題詞,原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研究員鐘慶安主編。這是一段血雨腥風的歷史,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生在海洋上的最慘烈的戰鬥,交戰雙方投入的人力、物力,絕無僅有,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同時也由此奠定了美國六十年來海上軍事霸主的地位。自此美國的軍事力量滲透到全球每一個角落。本書致力於全面忠實地記錄六十年前那段歷史,並以此紀念在那次戰爭中所有為了人類的正義與和平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勇士。
《太平洋戰爭》 系列圖書歷時五載,集頂級軍事專家之合力創作而成。此系列圖書全景式地描述了太平洋戰爭之源起、發展、結束的全過程,堪稱一部空前絕後的歷史巨著。
《太平洋戰爭》系列圖書由11分冊構成。 各分冊結構獨立,情節完整,在時間、地點、人物、主要事件等方面均經過詳細考證。按戰爭的實際進程和主要事件,各分冊又相互聯繫,在敘述和展開情節時注意銜接、避免重複、保持風格,力求反映太平洋戰爭的全貌,使該系列叢書具有史實價值、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太平洋戰爭》 系列圖書歷時五載,集頂級軍事專家之合力創作而成。此系列圖書全景式地描述了太平洋戰爭之源起、發展、結束的全過程,堪稱一部空前絕後的歷史巨著。
《太平洋戰爭》系列圖書由11分冊構成。 各分冊結構獨立,情節完整,在時間、地點、人物、主要事件等方面均經過詳細考證。按戰爭的實際進程和主要事件,各分冊又相互聯繫,在敘述和展開情節時注意銜接、避免重複、保持風格,力求反映太平洋戰爭的全貌,使該系列叢書具有史實價值、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
劉慶: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外軍事文化,軍事思想研究,參與編撰《中國軍事百科全書》。
鐘慶安:(1942年—2002年),洛陽外國語學院,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軍事科學院外軍事研究員啊《太平洋戰爭史話》系列叢書主編及作者。
鐘慶安:(1942年—2002年),洛陽外國語學院,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軍事科學院外軍事研究員啊《太平洋戰爭史話》系列叢書主編及作者。
圖書目錄
總 序
作者的話
一、“我還要回去!”
二、“捷”號作戰計畫
三、激戰萊特島
四、孤注一擲
五、臨門一腳
六、神風,颱風
七、登入,登入
八、浴血馬尼拉
九、掃蕩呂宋島
作者的話
一、“我還要回去!”
二、“捷”號作戰計畫
三、激戰萊特島
四、孤注一擲
五、臨門一腳
六、神風,颱風
七、登入,登入
八、浴血馬尼拉
九、掃蕩呂宋島
序言
人們總是處在回顧、思考、展望和進取之中。歷史與往事是經驗,是教訓,總給人以啟示,是為“師”也。今日之世界,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均未解決,五洲狼煙不斷,尚無寧日可言。戰爭依然是人們不得不面對,不能不正視的一大威脅。誠然正義終會戰勝邪惡,戰爭本身也終有消亡之日。而回眸戰爭的足跡,有助於人們探求其發生、發展及變化的規律,以為正義之勝利而謀,為人類最終之和平而計。《太平洋戰爭》系列叢書是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而做,這正是其寶貴价值之所在。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聯盟國家反抗法西斯日本的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正義戰勝邪惡的一場大較量。1941年12月7日(日本時間12月8日)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為太平洋戰爭拉開了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戰從而全面爆發。美、英、中、蘇等同盟國與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展開了歷經數年的殊死搏鬥。太平洋地區和中國大地作為“二戰”的東方主戰場,與西方歐洲戰場的戰事息息相關,影響著整個大戰的走向與結局。研究太平洋戰場的重要戰事,對於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龍去脈,研究近代戰爭及其戰法很有參考價值。
《太平洋戰爭》系列叢書作為全景軍事讀物,可謂風格特異,另有洞天。本書的策劃者在總體設計、圖文搭配與內容定位等方面,經過了長時間的縝密思考和慎重取捨,眾多作者同仁經過了多方尋求挖掘,反覆查閱、核實中外資料,比較客觀地再現了史實。可以說,全書雖不如拍照一樣原原本本,但對於歷史事件的主體乃至重要枝節的記述都稱得上忠實無誤。如此翔實生動的史料,足以供人們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幾十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揭示其廬山真面目。
作者們在著述中,不是對歷史事件做長篇累牘的論述,而是運用大量文筆對特定的重要歷史人物及主要事件進行生動鮮活、膾炙人口的描寫與刻畫,因而使這部由11分冊組成的系列叢書既有史料樸質的原味,又有文學表述的魅力,著實令人拾卷難釋。尤其是作者筆下對某些歷史事件鮮活細節的描寫,半個多世紀以來尚鮮為人知,更使人一睹為快。
本書的編輯手法別具一格,自有迷人之處。書中穿插了大量的原始照片、圖片、地圖,並輔以畫龍點晴的文字說明,圖文並茂,相映生輝。那些重現在讀者眼前的一幕幕硝煙滾滾、慘烈悲鳴的昔日戰爭景象,著實讓人少了幾分研讀史料的枯燥,增加了幾分對野蠻戰爭的感知及對戰爭與和平的領悟。
總之,本書既有濃厚的軍事論述色彩,又有賞心悅目的文學品位,稱得上是一部少見的多元性作品。
更有,本書雖以太平洋戰爭為主題,卻又以簡潔的文筆反映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始末及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闡明了中國戰場、遠東戰事與太平洋戰爭的關係。這也是本書編輯上的又一特色。眾所周知,日本軍國主義欲稱霸世界的狼子野心由來已久。早在1927年7月,日本前首相田中義一就在其給天皇的秘密奏摺中提出“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爾後,日本軍國主義者就將這個“田中奏摺”視為其策劃和發動侵略戰爭的金科玉律。換句話說,其野心的實現,必須以中國為其進攻亞太乃至全世界的後方基地。而恰恰是中國人民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抗日鬥爭,使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打亂了它的全盤計畫,使其失去了實現野心的前提,從而也有力地支持了太平洋戰場上美、英等聯軍從被動轉向主動的作戰,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最後言及,參與本書編寫的各位同仁都是從事軍事研究和文學創作的行家裡手,各個著作頗豐。策劃人鐘慶安於1965年畢業於解放軍外國語文學院。後作為軍事科學院的高級研究員從事軍事研究和雜誌編輯工作三十餘年,對日本軍事及其戰史有其獨到的見解。系列叢書《太平洋戰爭》就是他和他的戰友們辛勤耕耘、集體合作的結晶。
本書將以其問世之應時、史料之豐實、學術內涵之博大及其別具一格的編寫手法,為歷史的紀念增輝。
謹以此為序。
李致中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聯盟國家反抗法西斯日本的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正義戰勝邪惡的一場大較量。1941年12月7日(日本時間12月8日)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為太平洋戰爭拉開了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戰從而全面爆發。美、英、中、蘇等同盟國與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展開了歷經數年的殊死搏鬥。太平洋地區和中國大地作為“二戰”的東方主戰場,與西方歐洲戰場的戰事息息相關,影響著整個大戰的走向與結局。研究太平洋戰場的重要戰事,對於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龍去脈,研究近代戰爭及其戰法很有參考價值。
《太平洋戰爭》系列叢書作為全景軍事讀物,可謂風格特異,另有洞天。本書的策劃者在總體設計、圖文搭配與內容定位等方面,經過了長時間的縝密思考和慎重取捨,眾多作者同仁經過了多方尋求挖掘,反覆查閱、核實中外資料,比較客觀地再現了史實。可以說,全書雖不如拍照一樣原原本本,但對於歷史事件的主體乃至重要枝節的記述都稱得上忠實無誤。如此翔實生動的史料,足以供人們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幾十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揭示其廬山真面目。
作者們在著述中,不是對歷史事件做長篇累牘的論述,而是運用大量文筆對特定的重要歷史人物及主要事件進行生動鮮活、膾炙人口的描寫與刻畫,因而使這部由11分冊組成的系列叢書既有史料樸質的原味,又有文學表述的魅力,著實令人拾卷難釋。尤其是作者筆下對某些歷史事件鮮活細節的描寫,半個多世紀以來尚鮮為人知,更使人一睹為快。
本書的編輯手法別具一格,自有迷人之處。書中穿插了大量的原始照片、圖片、地圖,並輔以畫龍點晴的文字說明,圖文並茂,相映生輝。那些重現在讀者眼前的一幕幕硝煙滾滾、慘烈悲鳴的昔日戰爭景象,著實讓人少了幾分研讀史料的枯燥,增加了幾分對野蠻戰爭的感知及對戰爭與和平的領悟。
總之,本書既有濃厚的軍事論述色彩,又有賞心悅目的文學品位,稱得上是一部少見的多元性作品。
更有,本書雖以太平洋戰爭為主題,卻又以簡潔的文筆反映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始末及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闡明了中國戰場、遠東戰事與太平洋戰爭的關係。這也是本書編輯上的又一特色。眾所周知,日本軍國主義欲稱霸世界的狼子野心由來已久。早在1927年7月,日本前首相田中義一就在其給天皇的秘密奏摺中提出“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爾後,日本軍國主義者就將這個“田中奏摺”視為其策劃和發動侵略戰爭的金科玉律。換句話說,其野心的實現,必須以中國為其進攻亞太乃至全世界的後方基地。而恰恰是中國人民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抗日鬥爭,使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打亂了它的全盤計畫,使其失去了實現野心的前提,從而也有力地支持了太平洋戰場上美、英等聯軍從被動轉向主動的作戰,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最後言及,參與本書編寫的各位同仁都是從事軍事研究和文學創作的行家裡手,各個著作頗豐。策劃人鐘慶安於1965年畢業於解放軍外國語文學院。後作為軍事科學院的高級研究員從事軍事研究和雜誌編輯工作三十餘年,對日本軍事及其戰史有其獨到的見解。系列叢書《太平洋戰爭》就是他和他的戰友們辛勤耕耘、集體合作的結晶。
本書將以其問世之應時、史料之豐實、學術內涵之博大及其別具一格的編寫手法,為歷史的紀念增輝。
謹以此為序。
李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