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上映信息,製作信息,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824年,音樂大師貝多芬正在趕製自己的新作《第九交響曲》,在樂章完成的最後階段,他的御用抄譜員施萊默突然病入膏肓,將要不久於人世。為了讓貝多芬的傑作如期上演,施萊默向維也納音樂學院求助,希望能有位高才生來接替自己的位置。不久,23歲的才女安娜出現在施萊默的面前,施萊默告誡安娜,貝多芬是個暴君,和他一起工組需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耐心,並將沒抄寫完的樂譜交給了安娜。
安娜樂於為這位脾氣暴躁的狂人抄寫樂譜,而作為音樂天才,安娜也不安於抄譜員的工作,她要讓貝多芬品評自己的作品。當安娜將完成的《第九交響曲》交給貝多芬時,還告訴他替他修改了錯誤。在日復一日的接觸中,貝多芬對安娜的態度由最初的懷疑逐漸轉變成信任和依賴。
雖然貝多芬在人前風光無限,但生活中也有難言之隱。他非常寵愛侄子卡爾,期望他能出落成優秀的鋼琴家,但卡爾偏偏好逸惡勞、嗜賭成性,甚至竊取叔叔的錢財。儘管《第九交響曲》的首演非常成功,但貝多芬卻因侄子倒賣掉門票而沮喪不已。關鍵時刻,安娜總能在貝多芬的身邊給予撫慰和幫助,貝多芬開始離不開安娜,甚至與安娜的男友馬丁爭風吃醋。分分合合之間,貝多芬與安娜之間微妙的關係開始讓兩人的生活天翻地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貝多芬 | 艾德·哈里斯 | ---- |
安娜 | 黛安·克魯格 | ---- |
馬丁 | 馬修·古迪 | ---- |
卡爾 | 喬·安德森 | ---- |
Archduke Rudolph | 尼古拉斯·瓊斯 | ---- |
Mother Canisius | 菲麗達·勞 | ---- |
Wenzel Schlemmer | Ralph Riach | ---- |
Old Woman | Matyelok Gibbs | ---- |
Rudy | Bill Stewart | ---- |
Krenski | Angus Barnett | ---- |
Magda | Viktoria Dihen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布景師 |
---|---|---|---|---|---|---|---|---|---|---|---|
史蒂芬·里維爾 布魯斯·威伯 克里斯托弗·威爾金森 | 阿格涅絲卡·霍蘭 | 艾力克斯·奧克雷 | 史蒂芬·里維爾 克里斯托弗·威爾金森 | Ashley Rowe | Alex Mackie | Priscilla John | Caroline Amies | Lorand Javor | 簡尼·特米梅 | Howard Watkins | Zoltán Horváth |
角色演員介紹
- 貝多芬演員:艾德·哈里斯音樂大師,他的聽力逐漸喪失,身心承受著莫大痛苦而且倍感孤獨,卻仍堅持音樂創作。貝多芬正在趕製自己的新作《第九交響曲》,在樂章完成的最後階段,他的御用抄譜員卻突然病入膏肓,讓貝多芬的創作陷入了困境。
- 安娜演員:黛安·克魯格天才少女,代替重病的施萊默成為了貝多芬的抄譜員,她樂於為這位脾氣暴躁的狂人抄寫樂譜。作為音樂天才,安娜並不安於抄譜員的工作,她要讓貝多芬品評自己的作品,在日復一日的接觸中,貝多芬對安娜的態度由最初的懷疑逐漸轉變成信任和依賴。
- 馬丁演員:馬修·古迪安娜的男友,他是一個英俊而紳士的男人,得到許多女人的青睞,然而在馬丁的心裡只有安娜一人。自從安娜成為貝多芬的抄譜員後,他和女友相處的時間就越來越少,而貝多芬與安娜之間微妙的關係也讓他感到非常不安。
- 卡爾演員:喬·安德森貝多芬的侄子,從小就深得叔叔貝多芬的寵愛,貝多芬期望他能成為優秀的鋼琴家,但卡爾偏偏好逸惡勞、嗜賭成性,甚至竊取叔叔的錢財,還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首演的門票拿來大肆倒賣。
音樂原聲
序列 | 曲目 | 歌手 |
---|---|---|
01 | Overtura (Allegro) - Meno mosso e moderato - Allegro - Fuga | Takács Quartet |
02 |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 London Symphony Chorus |
03 | 3. Finale (Prestissimo) | Vladimir Ashkenazy |
04 | Presto |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05 |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 Robert Holl |
06 | Allegro assai | Lucia Popp |
07 | Alla marcia (Allegro vivace assai) | Peter Schreier |
08 | Andante maestoso - Adagio non troppo, ma divoto | Netherlands Radio Chorus |
09 | Allegro energico, sempre ben marcato | Netherlands Radio Chorus |
10 | Allegro ma non tanto | Lucia Popp |
11 | Anna's Etude and Variations | Waldemar Malicki |
12 | Variation XXIX (Adagio ma non troppo) | Stephen Kovacevich |
13 | 2. Arietta (Adagio molto semplice e cantabile) | Vladimir Ashkenazy |
14 | 2. Andante con moto quasi allegretto | Takács Quartet |
幕後花絮
花絮
- 該片在布達佩斯人類學博物館和多瑙河邊的一座古老城堡中實地取景。
- 為了搭建起施萊默的印刷商店,美工設計師卡羅琳·艾米斯掌握了銅板印刷的全部工序。
- 拍攝片中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首演場面時,劇院內擺放了600支蠟燭,需要8名“蠟燭管理員”在每個鏡頭間快速點燃或熄滅蠟燭。
- 雖然拍攝現場是實際演奏,但片中音樂其實是使用了1996年伯納德·海廷克指揮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Decca錄音版本。
- 服裝設計師傑妮·特敏為該片設計和製作了650套服裝,服裝的款式是從法國繪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的作品中獲得靈感,而包括100件晚裝在內的所有服裝和織物都產自倫敦。
- 為了扮演好貝多芬,艾德·哈里斯籌備數月,學習鋼琴、小提琴和指揮,並閱讀了大量有關貝多芬的書籍。
穿幫鏡頭
- 片中貝多芬提到《月光奏鳴曲》,但這段樂曲其實是在貝多芬死後的1832年才被冠名的。
- 該片的背景設定在1824年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期間,片中貝多芬深受耳疾之苦,但只要聲音大一點他就會聽見。但事實上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失去聽力,創作《第九交響曲》時他已經全聾。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類型 | 獎項名稱 | 提名者 |
---|---|---|---|
2007年 | 第21屆西班牙戈雅獎 | 最佳歐洲電影 | 阿格涅絲卡·霍蘭 |
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2006年7月30日 | 土耳其 | 2007年4月6日 |
加拿大 | 2006年9月10日 | 奧地利 | 2007年4月13日 |
西班牙 | 2006年9月23日 | 保加利亞 | |
以色列 | 2006年10月19日 | 澳大利亞 | 2007年4月19日 |
西班牙 | 2006年10月20日 | 土耳其 | 2007年4月27日 |
巴西 | 2006年11月17日 | 捷克 | 2007年5月3日 |
波蘭 | 2006年12月1日 | 比利時 | 2007年5月16日 |
日本 | 2006年12月9日 | 冰島 | 2007年6月14日 |
希臘 | 2006年12月28日 | 義大利 | 2007年6月15日 |
中國香港 | 2007年1月25日 | 荷蘭 | 2007年6月28日 |
匈牙利 | 2007年3月8日 | 英國 | 2007年7月14日 |
中國台灣 | 2007年3月16日 | 比利時 | 2007年8月15日 |
墨西哥 | 2007年3月23日 | 英國 | 2007年8月17日 |
泰國 | 2007年3月29日 | 阿根廷 | 2007年8月23日 |
德國 | 2007年4月5日 | 丹麥 | 2007年9月21日 |
製作信息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米高梅公司 [美國]Copying Beethoven Eurofilm Stúdió Sidney Kimmel Entertainment VIP 2 Medienfonds [德國] Anomaly Entertainment | 米高梅公司 [美國] (2006) Benelux 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2007) Concorde (2006) (德國) Gussi Artecinema [墨西哥] (2006) Myriad Pictures Inc. [美國] (2006) Notro Films [西班牙] (2006) Tohokushinsha Film Corp. [日本] (2006) |
影片評價
《複製貝多芬》情節多為虛構,但在貝多芬音樂的烘托下,很好的表現出了一個音樂天才的神經質和孤獨(新浪娛樂評)。
《複製貝多芬》上映後獲得的媒體綜評不高,克隆了許多似曾相識情節、難以引人共鳴的四平八穩調度,使這部曾被寄予厚望的戲說電影淪為與時代節奏脫節的冗餘滑稽戲。唯一達到奧斯卡級水準的便是艾德·哈里斯“鬼氣森森、寒意逼人”的怪味演技,他將自負、孤傲、反覆無常的“老小孩”式的失聰音樂家,塑造得可敬、可憎、可憐,表演層次分明,可惜陳腐的劇本、中庸的導演將這難得的魅力給扼殺了(新浪娛樂評)。